老車主被背刺,新車主早晚被背刺,車企少賺錢,價格戰沒有贏家?
進入2024年,國內汽車市場的價格戰早早開打,比亞迪通過春節假期後一波“榮耀版”,將整個國內車市帶入了新的降價時代,作爲新能源汽車行業銷量最好的品牌,比亞迪通過增配、降價的方式,推動了新車性價比提升,降低了購買門檻,相當於給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價格定了調。而和新能源汽車存在明顯零和博弈關係的燃油車,也就不可避免受到衝擊,很多合資品牌的中低端車型,都呈現出比較大的優惠幅度。
根據騰訊汽車和乘聯會的統計數據,截止今年3月15日,參與降價的車型數量達到了51款,相當於2023年全年降價車型數量的一半,馬上就要趕上2022年和2023年的全年數量了。而這僅僅是今年一季度的數據,如果某些品牌降價促銷的目標沒有達成,市場競爭依然激烈,後續有可能還有很多車型將降價,今年參與降價的車型數量刷新紀錄的同時,大概率會有一個令很多看後瞠目結舌的結果。
新車大面積降價,都有誰受害呢?
過去一段時間,或者過去一兩年價格戰打下來,很多小夥伴都知道了,價格一開打,首先遭遇背刺的就是老車主,因爲很多新車價格一降,二手車市場會以最新的新車價格爲參考,老車主手中的車輛貶值率會大大提升。
同時很多車型在降價的同時,還在增加配置,尤其是新能源車型。這些車型通過增加智駕、空懸等配置,和老款車型形成明顯的配置“鴻溝”,再一次壓低老款車型的保值率,降價、增配,老車主只能默默承受。
二手車行業也是一樣,行業價格動盪,這就導致二手車商收購舊車時,價格很可能就給高了,然後新車降價,新車價格和很多車商收購的二手車差不多,二手車商只能眼睜睜虧損。因爲他們收車之後,未必當時就能賣掉,一旦出現庫存,這種虧損風險就會大大提升。
那麼老車主和二手車商承受新車降價的後果,降價後買車的車主就高枕無憂了,顯然也不是,因爲市場競爭過於激烈,尤其是像比亞迪各種榮耀版車型,將價格壓得很低,那麼只要價格戰不停止,現在的新車車主,早晚被背刺。
大家可以想想,去年購買比亞迪那些冠軍版車型的用戶,看到今年榮耀版新車的配置和價格,心裡是什麼滋味呢?那麼明年再出個什麼版車型,價格更低,配置更高,今年買車的用戶,算不算也是被背刺了呢?
那麼加入價格戰,廠商是不是爽透了?
事實上,價格戰雖然是一些巨頭髮起的,但是遭殃的,往往是那些二三流車企,原因很簡單,這些巨頭降價的結果是銷量大幅度增長,降價損失掉的利潤,用數量給彌補回來了,還可能掙得更多!但是對於一些小廠商,或者銷量一直不算高的車企來說,價格戰開打了,不跟不行,但是一旦跟進,實際上銷量未必能增長多少,但是利潤卻紮紮實實被攤薄了,有些甚至跌破了成本價,原因很簡單,銷量少的車企,單車成本很高,而且短時間難以攤薄。
既然各方都受損,價格戰打了個寂寞?
很顯然,價格戰開打,最終受益的是那些家大業大,也就是產銷量巨大的車企和品牌,比如比亞迪。比亞迪3月份銷量又一次超過30萬輛,“榮耀版”立竿見影!在這麼大的產銷量之下,比亞迪的單車利潤即使在降價之後,還是得到了保證,因爲體量巨大,所以很多成本被迅速攤薄。而且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基本上都能自己供給,因此單車成本可以壓得很低,所以這一次降價潮,比亞迪銷量上來了,整體利潤也上來了,都贏麻了!
當然了,對於一些準備購買高端車型的用戶來說,儘管未來有可能繼續被“背刺”,但是在價格戰的衝擊之下,價格下降的確明顯,不管是新能源車型還是燃油車,很多30萬以上級別的高端車型,近期都出現了明顯的降價趨勢,購買門檻降低了不少,這對於整個國內高端車市場的價格抑制來說,還是很有效果的,因爲一直以來,國內30萬以上的合資車產品,品牌溢價都很高,的確需要擠一擠水分了。
所以其實從過去一段時間,市場的整體表現來看,價格戰只是強者之間的遊戲,很多二三流車企屬於被迫捲入,並且未必能收穫好的結果,而隨着價格戰越演愈烈,很多車企只能短暫放棄老車主,開拓新市場。從當前來看,可能不是什麼問題,但是早晚會被反噬,因爲最樸素的消費者心理,那就是我在這個品牌買了車,然後被“背刺”,損失慘重,下一輛車還會買這個品牌的車麼?大概率是不會的!哪怕換一個品牌的車型,被接着“背刺”呢!這就是品牌忠誠度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