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乾肉、醃製…… 看古人如何冬藏

◎姚秦川

《禮記·月令》記載:“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天地不通,閉塞而成冬。命百官謹蓋藏。命司徒循行積聚,無有不斂。”冬天的別稱爲“安寧”,一到冬天,古人也講究將一切萬物蓋好藏嚴,以禦寒冬,方可內心安寧。

科技的高速發展,使今人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不管嚴寒還是酷暑,根本不用擔心食物無法儲存,特別是一些肉類食品,大可以直接放入冰箱,便可高枕無憂。可是,古人的冬藏條件十分有限,那麼,他們是如何貯藏不易保鮮的肉類食品呢?

據悉,古人最早的冬藏方法爲冷凍法。早在戰國時期,人們便已經發明瞭迄今爲止世界上最早、結構也最完整的原始“冰箱”——冰鑑。冰鑑箱體兩側設提環,頂上有蓋板,上開雙錢孔,既是摳手,又是冷氣散發口。

《周禮·天官·凌人》記載:“凌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凌。春始治鑑,凡外內饔(yōng)之膳羞鑑焉,凡酒漿之酒醴亦如之。”這裡的凌人,指的是當時掌冰的官吏。意思是說,每年十二月,凌人要“斬冰”,儲藏在冰室。待到夏天用冰時,再取出來放在冰鑑裡。鄭玄注“鑑如甀(zhuì),大口以盛冰,置食物於中,以御溫氣”。由此可見,冰鑑除了可以用以冰酒,還可以保存肉類和其他食物。延及明清時期,有了冰桶和冰盆一類的器具,冬藏的手段也多了一些選擇。

除了冷凍法,古人還發明瞭乾肉法。古代的乾肉法分爲兩種:一是生幹,即將生肉通過風乾等方法制成乾肉;二是熟幹,有先煮後晾和用火炙幹兩種。

關於乾肉,禮學家視其在祭祀中的放置和作用,分爲臘、脯和脩(xiū)等。其中,臘是將肉風乾。《四民月令》中說,十月準備十二月臘祭用的肉乾;脯是把肉去骨,切成薄片再製作成乾肉,其做法是熟幹法;脩,則是把姜、桂等調味料加入到薄肉片中,鍛捶讓肉變得更加緊實。《楚辭·離騷》中提到的“脩”,便指的是曬乾的肉,這說明肉乾在當時已經是一種常見的食物。

在古代,肉乾通常被作爲珍貴的禮物或學費,是富裕人家纔有的食物。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在製作肉乾的過程中,不斷改進工藝和手法,同時加入各種香料和調味品,如此一來,使得肉乾的口感更加豐富,逐漸演變成一種美味的食品,並流傳至今。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方法是醃製法。醃製法在宋代以前已經出現。宋代在醃製技術的基礎上,發明了火腿的加工方法。火腿是將豬的後腿肉經過修割、醃製、洗曬、整形等幾十道工序,經過數月製作而成,此法適用於長期保存肉類食品。

蘇東坡在他寫的《格物粗談·飲食》中,明確記載火腿的做法:“火腿用豬胰二個同煮,油盡去。藏火腿於谷,數十年不油,一雲谷糠。”顯然,這樣處理以後,豬肉的保存時間更加長久。據傳,北宋抗金名將宗澤回家鄉浙江義烏探親,返京時,順便帶了幾塊老家的鹹肉給宋高宗趙構品嚐。趙構切開後,見到肉色鮮紅如火,嘗後味道鮮美,大喜,便給它賜名爲“火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