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幹起招商了

原來,李斌還有這樣一個身份。

在近日的蔚來智造開放日現場上,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現身,他聊起了蔚來與合肥市的合作時透露一個細節:蔚來創始人李斌還有另一個身份

合肥市高級招商專員。

這幾年,在蔚來的幫助下,已有四五十家公司落地投產合肥,堪稱“最牛招商專員”。現場秦力洪開玩笑說:“李斌在合肥市政府的工資甚至要高於在蔚來的工資。”

看着李斌忙起了招商,估計不少投資機構都感同身受。今年以來,不少投資機構都扛起了地方招商任務,而投資人,也彷彿化身成了招商編外人員。

李斌幹招商

拉來了老鄉王傳福

安徽安慶人,李斌與合肥的故事還要從2020年說起。

彼時,剛登陸美股一年多的蔚來市值慘淡,幾乎所有投資方都賠得一塌塗地,李斌一度被稱爲“2019年最慘的人”。隨後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蔚來持續虧損,李斌陷入創業以來最難的境地之中。

關於這段往事,李斌曾在央視採訪中袒露,其實與合肥合作之前,他曾在18個城市進行合作洽談,最後只有合肥伸出了援手。雙方之間的合作過程十分迅速,2020年1月蔚來和合肥開始正式接觸,2月25日就簽了框架協議,緊接着4月29日簽訂股權投資協議。

根據投資協議,蔚來中國獲得了來自合肥國資共計70億元的戰略投資,並將總部落戶合肥市。正是這筆投資,讓蔚來起死回生,隨後形勢扭轉,股價更是飆升數倍,合肥由此被稱爲“最牛風投城市”。

“合肥是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支持了我們。蔚來就像合肥要幫助的一個‘病人’,在那個關鍵時機,我們這個‘病人”只需要‘打一針’立馬就能好,合肥也這樣做了。”本是安徽人的李斌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感慨。

談及當年投資蔚來的過程,合肥市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宏卓曾在央視節目中透露,當時合肥是四條戰線同步在開展:第一組織了專業的團隊,對蔚來的技術、供應鏈和市場等進行全方面的研判;第二,高度關注國家的政策導向,給做決策提供一些支撐;第三,委託了專業的機構,通過法務和財務對企業進行全面的盡職調查;第四,便是具體投資方跟蔚來進行詳細、周密、嚴謹的商務談判。

挺過危機的蔚來,也開始反哺在2021年2月和合肥簽訂了《深化合作協議》,計劃共同打造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在李斌看來,對於一個企業和產業而言,最好的支持就是去打造一個完整的產業集羣,因爲產業集羣會帶來人才聚集,產業鏈、供應鏈聚集和市場聚集。

隨後,李斌也開始頻頻在公開場合爲合肥親自打call ,“我現在見到每一個人,都要跟他說‘你趕緊來合肥’,我是合肥的義務招商顧問。”

這當中,李斌爲比亞迪和合肥牽線的故事爲人津津樂道。人民網一篇報道提及,2020年蔚來安徽生產基地落成後,在一次汽車行業大會上,同是安徽老鄉的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拉住李斌問道:“你在安徽到底怎麼樣?”

李斌對王傳福介紹了合肥的營商環境,又圍繞公司效率提升和經營改善簡要說了幾個數據,王傳福便心裡有數。2021年8月,比亞迪在合肥的園區正式破土動工。從簽約到開工,僅用了42天。短短10個月後,比亞迪合肥項目第一臺整車順利下線。

據《招商引資內參》顯示,自合肥引入新能源汽車業務以來,安徽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佔到了全國的12%,擁有江淮、蔚來、大衆安徽、比亞迪、長安、安凱等一批整車企業,集聚產業鏈企業500餘家。

行至今日,恢復元氣的蔚來在今年第三季度,創下季度交付量歷史新高55432輛;而49歲的李斌也由一名義務招商顧問,變成合肥高級招商專員,成就一段政企合作的佳話。

VC也成了招商編外人員

《安慶日報》曾對合肥招商團隊做過報道,提到合肥市投資促進局有一批數百人的項目招商人員,按照集成電路、軟件人工智能等18個重點產業分類,每個人負責研究特定的產業行業,每年有200多天在全國各地尋找各種值得投資的項目。

這一幕跟投資人的狀態似曾相識。

想起身邊VC朋友調侃,今年彷彿化身成了政府招商編外人員。

當國資LP成爲主力軍,創投生態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即便不少政府引導基金在返投要求鬆了綁,但更加關注GP產業落地的能力。毫不誇張地說,只要募集人民幣基金,就繞不開引導基金,而拿了引導基金,那就要滿足對方的最大訴求返投,或者說招商。

有IR朋友開玩笑說,看到身邊機構準備設立首席返投官,即chief round-trip investment officer(簡稱CRO),用於監督返投和招商任務。而有的投資機構則劃分一個組做招商,內部稱爲“政府資源部”。

“最近我們設立一個新崗位,專門負責招商和返投落地。”Joyce聊起了機構內部最新的一個變化。

她任職於國內一家知名雙幣基金的投後部門,去年見面時她還在籌備募集機構的第一支人民幣基金,當時剛拜訪完華東幾家政府引導基金,對方都表現得很大方,但對於Joyce團隊的招商期望很大。“項目能落多少產能?能帶動多少就業和稅收?”拜訪完一圈人民幣LP,Joyce不斷收到這些提問。

數月前,華南某知名創投機構專門開設了一個新崗位招聘產業賦能高級經理,職位要求很明確:幫助投資機構已投企業產業落地、幫助政府LP招商引資,完成基金返投、產業落地要求。而任職要求則是要有5年以上政府招商、產業落地經驗。

悄然間,招商漸漸成爲投資機構的一項頭等大事。從投資機構到被投公司,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出現在招商的浪潮裡。

招商,今年最火一幕

凡此種種,只是當下全國各地拼招商的一縷縮影。

一個有趣的細節是,當各地政府招商人員開啓出差模式,做推介、訪企業、談合作,主動出擊,大灣區成爲集體打卡地,甚至帶火了各地的駐深辦。

而“基金招商”模式席捲,則讓我們看到了,全國各地產業基金遍地開花。

記得今年4月,上海也設立總規模1000億元的系列產業投資基金,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和智能終端、綠色低碳、數字經濟、元宇宙四個新賽道產業。當中明確提到:重點用於服務招商引資項目落地,暢通產業投融資渠道。

重慶也令人印象深刻。今年5月,重慶產業投資母基金設立,總規模2000億元,分兩期實施,一期認繳出資800億元;隨後10月,西部(重慶)科學城產業發展母基金髮布,總規模300億元,首期100億元,其中明確指出給予產業招商基金認繳最高90%、科技創新基金認繳最高50%的政府配資比例,緩解投資機構募資壓力。

無獨有偶,今年7月,長沙市招商基金正式註冊成立,基金規模100億元。基金的主要目標就是投資對長沙產業發展和區縣園區建設有重大影響的項目,力圖吸引更多優質企業落地長沙。

此外,廣東、安徽、浙江、江西、湖北也推出聚焦新興產業的超級基金羣。告別以往“撒網式”投資,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引導基金開始高度重視“基金招商”的槓桿作用,以更爲主動的方式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

隨之而來便是招商火爆的現象。在返投機制下,政府引導基金成爲招商最有力的樞紐,投資機構和被投企業意外成爲這場招商大潮裡主角之一。

說到底,這是一場新興產業爭奪大戰。

經驗表明,一個產業集羣,可以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供應鏈各環節以及創新鏈相關方企業入駐集聚,從而形成產業集羣效應。而這種強大的產業集羣效應,則能帶來巨大經濟貢獻,甚至顛覆當地產業佈局,滋養出一個個“萬億城市”。

沒有產業難言有未來。這既是一場城市大洗牌,也是一次城市“改命”歷史機遇。當然,沒有人願意成爲出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