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靚人物/海霆國際物流集團董座戴治中 看見機會 勇敢投入

海霆國際物流集團董事長戴治中熟悉全球海空鐵路運輸,有豐富的歐美物流經驗。記者林宸誼/攝影

海霆國際物流集團董事長戴治中熟悉全球海空鐵路運輸,因爲豐富的歐美物流經驗,成爲少數打入大陸一帶一路的臺商。談及自己在物流產業超過40年的經驗,他有感而發的說:「現在很多年輕人覺得物流很無聊,但對我來說,物流很好玩的。一個行業如果要做的久,就要從中找到樂趣。」

帶路計劃 唯一臺商

戴治中指出,物流在大家以往的印象裡就叫苦力,「以前擔任公會理事長時,每年3月到6月要到各大專院校,去跟應屆畢業生跟他們說什麼是物流,物流跟你們生活有什麼關係?物流有什麼發展?那個時候只有海洋大學、交通大學畢業生會進入這個行業,而當時臺下同學的表情都興趣缺缺,直到新冠疫情爆發,聽到長榮海運有10個月年終,纔開始受重視。」

戴治中於1984年開始創業,從海運空運開始做起,1989年到上海時,發現當時大陸僅開放美商去開設分公司,於是讓他起了赴美開設公司的想法。

1990年,戴治中將公司版圖擴展到美國舊金山,搭上美國矽谷科技業特快車。

除了歐美市場,戴治中也將事業重心拉回亞洲,接連在越南、柬埔寨等地區開設分公司;2017年,戴治中更帶領海霆國際物流前往大陸,成爲「一帶一路」計劃裡第一家也是至今唯一一家臺商。

戴治中表示,有朋友不明白當初他爲何會選擇在黑龍江齊齊哈爾落腳。「有臺灣朋友跟我說,老戴阿,你跑到齊齊哈爾那麼遠幹什麼?不會去上海或是北京開啊。我說在上海和北京輪不到我。」

歐美經驗 勝出關鍵

戴治中進一步解釋,臺商參與「一帶一路」的優勢在於比陸企更國際化,儘管「一帶一路」發源於大陸,但大陸仍需要在歐洲建立據點,陸企及官員在外語能力和據點設置等經驗不夠,反觀臺商很早就在歐美經營,因此在據點的建立和流程上,比大陸擁有較多優勢。

戴治中表示,先前由長榮、萬海及陽明合資成立的臺北港,是要逐步取代基隆港,然而剛開始碼頭倉庫都蓋好了卻沒有貨進來,公司那時於2017年到臺北港打造臺灣平潭海外公共倉儲,恰巧碰上中美貿易戰,有大量貨品要進入臺北港的自由貿易港區做部分組裝。「本來空空的倉庫,現在已經開始擴建第二期、第三期的倉庫,所以只要看到機會在哪裡,就勇敢投入。」

而福建平潭的項目一開始不受福建廈門和金門重視,戴治中提到,當時金廈小三通太方便了,沒把平潭項目放在心上,沒料到新冠疫情導致金廈小三通整整停了三年,「金門和廈門後悔死了,眼看着平潭的客貨兩用輪,從小船已經開到大船,整個進臺灣的跨境電商裡面大概有六到七成都是海運。」

由於大陸市場龐大,經濟環境愈來愈好,民衆生活已從溫飽到追求精緻品質,對肉品與冷鏈食品的需求更大,然而大陸本土肉品供應鏈不足,也因此大量從歐美進口,包括歐洲前三大肉品商的丹麥皇冠食品集團(Danish Crown)、荷蘭維揚食品集團(Vion Food)、德國滕尼斯食品集團(Tonnies)都已經進入大陸市場。

由於歐洲企業對品質控管與商業習慣,要求同樣在歐洲的物流服務商N&K Spedition,到大陸建立品管嚴格的一站式標準化冷鏈物流服務,避免因大陸本土物流服務商在營運冷鏈物流服務過程,因各地區品管不一的疏漏,導致生鮮品質不佳而造成的損失,於是與20多年業務合作伙伴兼革命感情的海霆合作。

歐洲冷鏈 移植亞洲

雙方在2019年共同出資成立「中丹寶冷鏈物流(上海)有限公司Euro–Asia Cold Chain Logistics」,正式進軍大陸市場,未料到2020年初就遇上新冠疫情,戴治中當機立斷立刻將整套歐洲冷鏈物流系統移植到亞洲來,經過三個多月的時間磨合終於上線。「我們在短短的二年多時間,從一座倉庫變成25個倉庫。」

戴治中表示,源源不斷的訂單,向所有人展現物流產業巨大的發展潛力,系統上線後,大陸、臺灣、歐洲系統全部同步,從倉庫的溫度控管、貨物進出、車隊管理都完全做到線上管理,但由於具備世界最高水平的歐洲冷鏈物流技術搭配物聯網系統,能夠透過線上管理掌管中丹寶整個大陸及亞洲所有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