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區域乳企業績預減,大乳企加速搶佔B端市場
乳製品市場競爭仍處白熱化。近日,兩家區域乳企天潤乳業和麥趣爾發佈2024年業績預告,預計淨利潤將出現50%以上的下降。
在業內看來,隨着乳製品市場競爭加劇和奶價低迷,北方區域乳企受到的影響更爲明顯。同時,零售渠道外,伊利、蒙牛、君樂寶等頭部乳企也在搶佔B端市場的機會。
1月15日晚,西北區域乳企麥趣爾(002719.SZ)發佈業績預告,稱全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將虧損1.5億元到2.2億元,比2023年虧損9709.9萬元多虧54.5%到126.6%。2024年前三季度,麥趣爾虧損8697萬元,虧損有擴大的趨勢。
同期天潤乳業(600419.SH)也發佈業績預減公告,預計2024年度淨利潤約爲3500萬元到5000萬元,同比減少64.8%到75.4%。
在業績減少的原因上,麥趣爾稱,主要是受到乳製品行業競爭加劇影響,導致公司乳製品營業收入下降,爲應對市場激烈競爭公司乳製品業務持續加大產品促銷力度,使營業利潤進一步下降,最終導致銷售額和毛利率同比下滑。同時,兩家乳企業績下滑也有加大對生物資產的淘汰,以及奶價下跌帶來的生物資產減值等因素影響。
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由於2024年奶價低迷,對於部分擁有自有奶源的北方區域乳企而言,不得不調整牧業結構而面臨着生物資產減值等問題,這也拖累了業績。預計2025年隨着國內原奶供給壓力的緩解,奶價會逐步好轉,上游牧業對業績的影響也會逐步好轉,但下游的市場競爭依然激烈,最終區域乳企的業績能否改善還很難判斷。
睿農諮詢創始人侯軍偉也表示,近年來,乳品行業的集中度顯著提升,區域乳企若未能找到獨特的品牌定位,特別是在產品結構上與大型企業高度重合,將面臨被市場邊緣化甚至淘汰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剛剛開始,頭部乳企依然在抓緊時間爭奪B端市場的地盤。1月6日,伊利集團宣佈與海底撈集團戰略合作,稱將聯合開發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餐飲產品和服務,並推動乳製品在餐飲行業中的創新應用。2024年12月底,君樂寶乳業則宣佈與蜜雪冰城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合資建設牧場,並在市場拓展、產品開發、供應鏈等方面展開合作。
近年來,隨着乳製品零售市場銷售增長放緩,大乳企也希望在餐飲、茶飲、咖啡等餐飲原料B端市場上找到新增量。
在此前的業績會上,伊利稱加快了在餐飲、烘焙、茶飲、西餐等市場的佈局,奶酪B2B業務實現雙位數增長,並探討建立單獨的B端業務體系,來擴大B端業務。蒙牛在業績會上也透露,已經在B端專業乳品覆蓋餐飲、咖啡、茶飲、烘焙等多個領域,並認爲“兩油一酪”將成爲液奶之後的新增長點。
在宋亮看來,乳企爭奪B端業務也是爲了迎合新的消費場景和方式,獲取新的業務增量,在這一方面大企業的品牌、規模、供應鏈優勢都更爲明顯,在市場端也會更有優勢。對於區域乳企而言,未來還需要發揮自身區域特色優勢,機制也需要更加靈活才能應對新的競爭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