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銓·古嶺組畫丨在綠色“地圖”上,向曾獨自到達的秘密之處告白
◎泉之源組畫之二|茶 水溶性色
23cmX31cm
2023
鳥多閒暇,花隨四時。——(南北朝)庾信《小園賦》
樑銓家我去過兩次。他家在深圳20世紀90年代興建小區的高層,沿着路盡頭一幢,路邊塞滿泊車。他的家也是他的工作室。他請我喝茶,看畫,也看茶漬浸潤的桌墊,桌墊下藏着花雜的票據。他請我看他家窗外的綠樹林。聊到一個鐘頭,我就找個話頭,起身告辭。兩次都是這樣。他講的東西很多。
第一次拜訪是去年八月。他不太講述自己的畫。他講舊金山留學的經歷,講舊金山肇始的灣區具象畫派,講理查德·迪本科恩,還有他的“海洋公園系列”。二戰後,西海岸的具象畫派與紐約抽象繪畫並行發展;“具象”不同於蘇聯的寫實主義,倒偏向於對東海岸抽象繪畫驕傲、肅穆、宏偉氣質的區分。被認爲隸屬於該畫派的迪本科恩,繪畫了靜物、人與風景。然而,與其說迪本科恩的繪畫輕巧、靈動,帶有西海岸的爵士樂風味,不如說,此時他繪畫中的堅實感別具一格。1964年秋到1965年春,他遊歷歐洲,在蘇聯的美術館看到馬蒂斯的兩張1914年創作的繪畫《科勒爾的法式窗戶》和《聖母院一景》。它們深遠地影響了迪本科恩。
◎泉之源組畫之四|茶 水溶性色
23cm×31cm
2024
◎泉之源組畫之四|茶 水溶性色
31cm×23cm
2024
1966年,迪本科恩開始創作“海洋公園”系列。“海洋公園”是加州城市聖莫妮卡一個小區的名字,迪本科恩的工作室坐落於此。“海洋公園”系列歷時十八年,有一百三十多幅畫作,尺幅很大。他迴歸了抽象領域,雖然有人說,這些畫殘留着風景的影子。線條齊整或逶迤地切開畫面,讓柔和的大塊色域在畫面攤開。顏色在色塊的邊界內緩慢地變幻,在深處淺處,明處暗處,較量着。分野領地的線條也受到了類似的侵擾。一些暗淡的、侷促的線條毫無徵兆地掉落在它們身上,浮現在它們旁邊,一個一個,像逗號,打斷它們悠長的、自戀的詠歎,又好像在爲那詠歎添些華彩。這一切的一切,尤其是他處理畫面結構的圖式,讓人想起馬蒂斯1914年的繪畫。這麼說來,繪畫並非“進步”的、“全新”的。在一個對的時機,舊貌換新顏。但什麼又是“對”的時機?
◎無題|茶、色、墨、宣紙拼貼
30.5cm×30.5cm
2006
第二次拜訪是在今年二月初。樑銓聊起了20世紀70年代的事。那時他生活在浙南的景寧縣。那邊鄉村的名字很美,有大均、標溪、梧桐。兩邊是綠的山,山下是綠的水,半山腰是杳無人跡的羊腸小道,連接這些鄉村。爲了見掛記的人,他常沿着這些路走上個八十里。他登上古嶺,見到仙姑廟,玲瓏漂亮,穿過廟洞,繼續走。沿途過河,他要等船伕撐船過來,一等半天。上了船,水悠悠地漾,竹篙抵住水下的鵝卵石,叮叮噹噹。下船了又走。在無盡的綠色間行走。一個來回要四五天。
◎沙灣(古嶺組畫)|色、墨、宣紙拼貼
160.6cm×122.8cm
2022
◎梧桐(古嶺組畫)|色、墨、宣紙拼貼
120.7cm×90.7cm
2022
一晃半個世紀,樑銓再沒回去景寧。遙遙相望,念茲在茲,比拜訪或許面目全非的故地,更能保住回憶。2021年之後,他畫了十幾張“古嶺組畫”。他喚它們作沿途的地名。“古嶺組畫”由極少的、極單純的元素組成。對樑銓來說,圓形的墨點實驗在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約在2000年之後的“茶漬”系列中形成矩陣。隨後的一些創作中,藝術家也曾減少暈染的偶然性,讓它們趨向幾何化。塊狀的宣紙拼貼亦源於20世紀90年代,隨意的邊緣在三十年的發展中規整起來,果斷起來。“古嶺組畫”中,綠色代替墨色,並同樣富於變化。拼貼的厚度證明了畫家對精確的執着。樑銓對畫面的更動,每次只推進一點點,不冒進,也不停滯。可能,他一直在畫同一幅畫,那張畫緩慢地生長着,掉落下來的蛻皮,讓我們看見他各個階段判斷的變化。他的耐心凝結成他的畫。
◎虛空(古嶺組畫)|色、墨、宣紙拼貼
60.8cm×90.8cm
2022
◎健壯(古嶺組畫)|色、墨、宣紙拼貼
60.8cm×90.8cm
2022
“海洋公園”和“古嶺組畫”以確切的地點命名,不足以說明兩組的繪畫的題材是風景。描畫風景題材,與描畫穿越風景時畫家積攢的意識狀態,兩者有微妙的區別。前者,畫家描畫風景,並將個人的視覺經驗和理解注入風景。換句話說,風景題材具有符號性和象徵性,又指向普遍的日常經驗,它是一個既涵蓋固定能指所指鏈條的綁定、又相對敞開的圖像門類,觀衆有解讀的空間,創作者有貯藏“私貨”的地方,而“海洋公園”和“古嶺”中,我們看見語言本身,即便這種語言暗示了一些特定景色。比如說,樑銓提煉了一套語言的語庫,一套能夠湊到一起表意的“偏旁部首”。這語言已經定型了,很少人聽懂。它們佔據了觀衆觀看的界面。對於不夠了解他的觀衆而言,這語言是陌生的。“海洋公園”裡憾人的直線和斜線指向馬蒂斯描繪建築與窗櫺的詞源,樑銓的詞源更復雜,更加捉摸不定,也更個人化。他傾注了一生的工作時間實驗這套系統的各個部分。
◎標溪(古嶺組畫)|色、墨、宣紙拼貼
120.7cm×90.8cm
2021
“古嶺”是樑銓在2021到2022年在家中繪製的。他家算不上空曠,工作時,他需要和畫面保持親密的距離。想看繪畫全貌時,他就用iPad拍照作品,在屏幕上看大效果。他寫生的對象是他與這世界接觸的過往,以及重讀那段過往的當下心境,是極度個體化的、難以言表的東西。樑銓從畫面接收到信號,發現自己不滿意之處,不符合過往與當下心境之處,補上補丁,就能重來。他用拼貼,是校準時間的手段。這時間是浸染了主觀味道的。
◎甘霖(古嶺組畫)|色、墨、宣紙拼貼
60.8cm×90.8cm
2022
◎惠明(古嶺組畫)|色、墨、宣紙拼貼
122.8cm×160.6cm
2020
他撿起對的語言,對的偏旁部首,召喚一個對的時機!那時機已經過去了,現在又回來了。獵手一般,他拉近自己與他想要在虛空中抓住的表意效果之間的距離。無間地貼近一個時機,多美妙。那片綠色,那些部件,即興的顫動,暗含了一種立體主義的時空穿梭視角,是運動的,且距離拉得很大:極度退遠,再貼近,甚至投身於對象的表面,然後漫無目的地遊走——種種經驗,種種細緻,都被壓縮於一塊畫面。“古嶺”是一張事無鉅細的地圖,告白了他曾獨自達到的秘密之處。他帶領觀衆翻山越嶺,踏沒太多人知道的青。
(文/楊紫)
◎「樑銓:故嶺」展覽現場,2023 ©坪山美術館
漸漸垂老,時常想起年輕時走的一條綿綿山路,九小時八十里,通向家人,通向幸福。
半山腰的紅土羊腸小徑,二岸青山夾着清澈的溪流。順水漂泊的木筏,草蓬飄出炊煙,竹篙敲擊河牀的鵝卵石,清脆的響聲在山谷中迴盪。人跡稀少,偶爾碰上行人,會很親切地點個頭,樵夫、農人、水文站工作人員……最無奈的是,面對無人的渡口,只能坐等會撐船的農人。時間凝固着,唯有山野裡的花開花落。並行的外面世界對這一切一無所知。
(文/樑銓)
◎「樑銓:故嶺」展覽現場,2023 ©坪山美術館
(來源:漫藝術)
畫家簡介
樑銓,1948年出生於上海,祖籍廣東中山,中國抽象繪畫最具代表性藝術家之一。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附中,又赴美國舊金山藝術學院學習,曾任教於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工作於深圳畫院。現退休生活於廣東深圳。代表作地下的火1985-01、無題系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