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業配、更接地氣!兩廳院表演藝術雜誌大改版「要走到外面」

國家兩廳院發行的《PAR表演藝術雜誌,2021年將大改版,企圖走入大衆。(圖/記者林育綾攝)

記者林育綾/臺北報導

由國家兩廳院發行的《PAR表演藝術》雜誌大改版!2021年起將由月刊改爲雙月刊,在內容美學設計上也會大幅調整,希望觸及更多族羣、擺在書店也能吸引大衆購買,也會加強經營網站內容。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說,其實表演藝術一直都跟「社會議題有關,不該鎖起來,同時雜誌堅持「零業配」,「不會硬塞給讀者難看的廣編稿」。

▲《PAR表演藝術》雜誌舊版,發行至今近30年。(圖/兩廳院提供)

《PAR表演藝術》雜誌(以下簡稱《PAR》)發行至今近30年,引領讀者走入臺前幕後,看見表演重要的紀實報導,也挖掘藝術家生活故事創刊以來榮獲8座金鼎獎、連年蟬聯國家出版獎。不過從前雜誌讀者多半是兩廳院會員,加上網路改變了閱讀習慣,即時與深度的報導都在網路上蓬勃發展,帶動了雜誌轉型的需求。

▲《PAR表演藝術》雜誌2021年大改版,內容、美學設計上都會大幅調整,希望觸及更多族羣、擺在書店也能吸引大衆購買。(圖/記者林育綾攝)

劉怡汝透露,《PAR》雜誌過往在書店「銷量真的很慘」,這次大改版原本也思考「未來是否只提供給會員?」但後來認爲,這些觀點「鎖起來太可惜」,表演藝術一直都不只是「表演藝術」,其實跟社會議題息息相關,像是今年10月推出的節目《真,她媽的!》,就在探討有關「親密關係暴力」的議題,當時行銷團隊還發現在Google搜尋引擎打上「女人該⋯」就會出現「女人該打」等熱門搜尋結果,相當驚人,也引發網友激烈討論,谷歌後來甚至變更了搜尋結果。

▲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認爲,其實表演藝術一直都跟「社會議題」有關。(圖/國家兩廳院提供)

《PAR》雜誌從2021年起,將從月刊改爲雙月刊,每逢單月出版,歲末另有回顧特別專刊,除了提供產業動態生態現象等深度議題,也更生動有趣;而網站部分,將逐步提供「全站閱讀」的服務,同時也有即時的演出報導、評論文章,加強即時互動性,開展媒體多元性,以符合時代轉變及更多讀者的需求。

雖然會加強網路新媒體部分,但《PAR》目前仍堅持保留紙本發行,「20年後的發展不知道,至少現在仍會保存紙本」;而在內容上還會堅持「零業配」,不會以一般商業雜誌營收考量去接廣告,更不會硬塞給讀者難看的廣編稿。

劉怡汝有自信期許,「不看錶演節目的人,也會來看這本雜誌,未來它只會更大衆,不會更小衆」。尤其特別邀請曾獲金鼎獎的江家華擔任客座總編輯來統籌,就是希望能更明白「外面的人怎麼看」,兩廳院纔會曉得「如何迴應外面、走到外面去」。

▲國家兩廳院發行的《PAR表演藝術》雜誌,邀請曾獲金鼎獎的江家華擔任客座總編輯。(圖/國家兩廳院提供)

►我們的美麗就用白紙黑字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