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反戰 不行嗎

(圖/美聯社

兩岸兵兇戰危之際,各方意見不一,有全民皆兵論、有徵兵制論、在家當兵論…,許多民調機構相繼做出民調,是否認爲兩岸終須一戰、美國又是否會出兵相助,言人人殊。

作家龍應臺素來以直言敢言著稱,在相繼得罪新加坡、香港、中國大陸各地的讀者,最近的「反戰說」也惹怒了許多她的臺灣同胞。其實這些批評的聲音可能都希望別人提供一些上戰場理由甚至是勇氣吧。但無論是追求戰爭和平,難道不是道德良知或利益計算的個人選擇嗎?

龍應臺認爲戰爭會摧毀文明之中的雅緻精妙,這種小資情調的反戰言論激怒了很多人,但若說她不理解戰爭,倒也未必。她是難民之後;她曾長住對二戰有深刻反思的德國;她寫作大江大海1949,紀錄動盪的烽火歲月;龍應臺的基金會也推動和平教育

戰前臺灣做爲殖民地被迫捲入戰火,戰後國府遷臺基於反共的需要更不可能有對戰爭的反思,遑論和平教育。對於絕大部分未曾經歷戰爭的臺灣人來說,我們很少有機會思考與理解戰爭的本質、模式與變化。例如康熙攻臺的動機與後來畫歸版圖的思考、中國大陸所謂的「北平模式」、兩岸是內戰抑或代理人戰爭,乃至現代科技的戰爭型態、節奏等等議題,臺灣都未見太多討論。

如果天下太平,歲月靜好,戰事與我何干,但是當雷聲隱隱戰鼓悶悶時,我們可能要被迫做出一些選擇,這也是龍應臺言論如此刺激的背景。德國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反思,並沒有怪罪苛刻的《凡爾賽和約》對德國造成的窒息,也沒有把一切罪過推諉給希特勒的邪惡野心納粹一黨之私,他們回到歷史現場,回到在戰前那一場場的遊行、造勢、閱兵,在一旁高呼口號、搖旗吶喊的德國人幽微內心。

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培曾寫過一本關於反省德國戰爭罪責的書─《罪責問題:關於德國的政治責任》。書中批判德國政治傳統盲目民族主義權威主義傾向。他的學生漢娜鄂蘭也提出「惡的平庸性」或「平庸之惡」的概念,她指出現代國家以民族大義等現代神話取代傳統宗教,用歷史進步的目的代替個人的道德理念。個人在這個錯綜複雜的體系中不需要承擔道德義務和責任,這便是「惡的平庸性」。

這個世界當然有所謂的「義戰」,但是這個正義最好是經過個人的思索與判斷,並對其後果負責。在戰爭未發生之前,龍應臺當然有權利發表甚至臺灣社會也應該要有反戰的聲音。那些所有的義憤填膺都應該回頭去給自己作一篇檄文打氣,給自己找到上戰場殺敵的勇氣與理由。

金庸在「射鵰英雄傳」中藉由樵夫之口唱出:「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踟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有華人處都是金庸的江湖,都有人民的春秋大義。戰爭沒有贏家,只有百姓苦。在某些人看來低聲下氣的降書,或許是來自人民、來自歷史深處對統治者的警告

(作者爲退休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