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週報(第171期)丨綠色金融服務美麗中國建設工作推進會簽約130億;天津、廈門落地鋼鐵行業轉型金融貸款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郭曉潔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德尚玉 實習生劉曦柯 廣州報道

隨着綠色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相關的資訊和數據變得越來越豐富。綠色金融週報從宏觀視角和機構綠色金融實踐等角度,關注綠色金融領域的最新前沿動態,追蹤綠色金融市場的最新趨勢,爲綠色金融相關參與方提供決策依據和參考。

1、綠色金融服務美麗中國建設工作推進會簽約130億

1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生態環境部聯合召開綠色金融服務美麗中國建設工作推進會,並舉行美麗中國建設重點項目簽約儀式。會議指出,生態環境部門要主動與金融部門一道,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以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支撐美麗中國建設。

此次會議上,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等6家銀行分別與山東省環保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北投生態環境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簽署了融資對接協議,首批簽約的標誌性項目累計意向合作金額達到130億元。這些項目包括中山翠亨新區橫門西水道生態環境治理與產業融合發展EOD項目、北京市通州區減河北綜合資源利用項目、雷波縣唐家山鄉村振興農文旅建設項目等6個標誌性項目,涵蓋了框架協議和現場授信等多種形式。此外,推進會還對《關於發揮綠色金融作用服務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作了政策解讀,介紹了美麗中國重點領域融資需求。

21碳中和課題組快評:此次會議明確了下一階段我國綠色金融工作的重點方向,且首批簽約金額可觀,爲推進綠色金融工作部署起到了一定示範作用。首批簽約項目以中長期生態治理項目爲主,有利於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長週期項目的耐心資本投資。

2、深圳發佈銀行保險業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行動方案

1月8日,深圳金融監管局聯合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佈《關於深圳銀行業保險業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的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提出6方面32條舉措,以提升金融支持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能力和水平,助力深圳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範城市。

《行動方案》明確未來5年,逐步提高綠色貸款佔各項貸款的比重,穩步增長綠色保險風險保障,實現法人機構綠色投資突破,以及綠色信託、綠色租賃、綠色債券等業務發展成效顯著,最終基本形成多層次、廣覆蓋、多樣化、可持續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

此外,還提出4方面24項重點任務:一完善組織管理體系;二支持重點綠色發展;三創新產品服務;四提升風險管理能力。並針對強化監管引領、加強配套政策支持、深化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合作、加強綠色產融對接和搭建宣傳交流平臺5個方面提出保障舉措。

21碳中和課題組快評:2024年5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關於銀行業保險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以來,全國多地在綠色金融方面有明顯行動。此次深圳市提出的行動方案,聚焦於當地產業綠色化發展特色,這對於其他省市的綠色金融推進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3、上海推進“1+N+X”綠色金融組織體系建設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印發《關於加強上海金融業綠色金融組織體系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金融機構應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開展綠色金融體制機制創新,鼓勵積極推進“1+N+X”綠色金融組織體系建設,明確建設目標、持續管理要求及監管支持舉措。

其中,“1”是指設立綠色金融專職部門,“N”是指培育專業化綠色金融分支機構,“X”是指創建綠色低碳網點。《通知》明確綠色金融組織體系建設目標,即利用5年左右時間,努力在上海培育建設20家綠色分支機構、30家綠色特色分支機構,推進綠色低碳網點建設,綠色信貸餘額佔比逐年增加,綠色保險覆蓋面持續擴大,爲全國綠色金融發展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上海經驗。同時在持續管理方面,提出完善專項管理機制、加大專項扶持、推進專項改造實現運營碳中和的要求。此外,還明確了包括完善考覈評價、後督管理等監管支持舉措。

21碳中和課題組快評:上海市在綠色金融組織體系建設上的推進工作,有利於進一步統籌當地金融等社會組織資源,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在未來的推動過程中,還應細化對落地機構考覈和實質性監督,確保綠色金融分支機構和網點成爲綠色金融工作推動落地的有效抓手。

4、上週碳價最高96.70元/噸

1月10日,上海環交所發佈上週(20250106-20250110)的全國碳市場每週綜合價格行情及成交信息。

上週全國碳市場綜合價格行情爲:最高價96.70元/噸,最低價94.22元/噸,收盤價較上週五下跌2.37%。

上週掛牌協議交易成交量127,695噸,成交額11,979,962.56元;本週無大宗協議交易。

上週全國碳排放配額總成交量127,695噸,總成交額11,979,962.56元。

2025年1月1日至1月10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成交量151,686噸,成交額14,263,098.56元。

截至2025年1月10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630,420,350噸,累計成交額43,046,990,202.07元。

1、天津、廈門落地鋼鐵行業轉型金融貸款

近日,天津市在全國首創“轉型項目+轉型主體”模式,爲天津榮程鋼鐵集團及其關聯企業發放了首批鋼鐵行業轉型金融貸款共1.7億元,預計每年可實現碳減排量14965噸。首批鋼鐵行業轉型金融貸款,既有對轉型項目的固定資產貸款,同時發放了支持經營主體整體層面轉型的流動資金貸款,是全國轉型金融工作推進中的首例。

該轉型金融貸款的落地,提高了企業貸款可得性,金融機構可依轉型金融標準優化准入標準,精準支持服務客羣,對符合條件企業和項目在額度、利率、審批等方面加大支持,滿足轉型需求。同時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創新“碳排放量掛鉤貸”等專項產品,引入碳排放指標掛鉤機制,對碳減排績效好的企業下調利率,首批貸款利率比同類型平均利率低35-70個BP。

今日,廈門銀行成功爲省內某建材科技民營企業發放1000萬元鋼鐵行業轉型金融貸款,這是全省首筆該類貸款。該企業專注工業固體廢物鋼渣、水渣等深加工,其生產的鋼渣微粉符合國家標準,能促進水泥後期強度增長、降低系統能耗與二氧化碳排放。此筆貸款用於鋼渣微粉生產,契合轉型金融支持目錄中“綠色低碳產業鏈建設”範疇,且投放利率低於同期對公貸款利率。

21碳中和課題組快評:自2024年11月天津市獲批試點應用鋼鐵行業轉型金融標準以來,天津市爲鋼鐵行業的低碳轉型工作進行了多方面籌備工作,廈門此次探索是福建省鋼鐵行業轉型的首次成功案例,兩地爲全國各地方的鋼鐵行業轉型金融工作提供了案例參照。基於行業特性,未來鋼鐵行業轉型金融的深入實施也需監督評價機制開展全程審覈,避免出現“假轉型”。

2、江蘇首筆轉型金融技改項目銀團貸款落地

1月8日,江蘇首筆轉型金融銀團貸款正式簽約,貸款金額達5億元,用於支持賽得利(鹽城)纖維技改項目。此次銀團貸款由工商銀行江蘇省分行牽頭,浦發銀行、華夏銀行、江蘇銀行參團。賽得利是全球再生纖維素纖維行業龍頭,其鹽城二期技改項目將採用先進環保工藝,全面升級軟硬件,旨在降低能耗與三廢排放。

項目投產後,產能將提升至37萬噸,不僅滿足市場對超細纖維素纖維的急迫需求,助力紡織產業鏈升級,還可創造超1000個就業崗位。預計綜合能耗下降5%,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0%,每年溫室氣體排放減少3.6萬噸。

2024年江蘇省在綠色金融推進上聚焦多個領域,“碳中和+鄉村振興+高成長產業債”,綠色普惠農業碳匯貸等多個全國“首單”創新產品相繼落地。去年11月,江蘇省根據本省企業特色,發佈《江蘇省石化和化學工業重點領域轉型金融支持目錄》,爲該省化工企業轉型提供了標準支持。

21碳中和課題組快評:江蘇近年來持續加大轉型金融推進力度,繼2024年底落地全省首筆鋼鐵行業轉型貸款以來,轉型金融陸續在重點工業領域落地。

3、國內首單公路工程低碳轉型金融項目落地實施

近日,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下稱三公局)與交通銀行簽署轉型金融貸款合同,標誌着國內首單公路工程低碳轉型金融項目正式落地實施。該項目依據京津冀三地人民銀行金融學會發布、中交集團主編的國內首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低碳轉型金融標準——《公路工程建設領域轉型金融實施指南》開展。

三公局3個項目藉此獲得轉型金融貸款,以5年期計算,融資成本降低超千萬元。接下來,中交集團將以京津冀爲起點,向水運、城市更新、產業園區等多領域推廣,構建綠色低碳轉型評價認證競爭力。

21碳中和課題組快評:交通運輸行業是碳排放的重點領域之一,公路工程低碳轉型是發展綠色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公路工程低碳轉型金融項目作爲國內首單業務,爲後續推動公路綠色低碳轉型工作帶來一定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