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凌馮:寶翰樓刻本《今古奇觀》影印後記
《今古奇觀》是“三言二拍”的選本,初刊於明末崇禎五年至十七年間,編選者爲“姑蘇抱甕老人”,其編選目的,據“姑蘇笑花主人”敘中所說,“(三言二拍)合之共二百種,卷帙繁浩,觀覽難周,且羅輯取盈,安得事事皆奇。……餘擬拔其尤百回重加繡梓以成巨覽。而抱甕老人先得我心,選刻四十種,名爲《今古奇觀》”。
寶翰樓刻本《今古奇觀》
現存最早的版本爲吳郡寶翰樓本刻本,法國國家圖書館藏。其書名頁分三欄,右上“墨憨齋手定”,中間“今古奇觀”四個大字,左下“吳郡寶翰樓”,框外橫題“喻世名言二刻”。次敘,末署“姑蘇笑花主人漫題”。次目錄,下題“抱甕老人訂定”。次圖像,爲月光型圓圖,這是明末小說戲曲流行的版畫圖式,每卷兩幅,第一圖版心下刻卷目,但十八捲圖像版心誤刻成“二十卷”。次正文,半葉十行,行二十字,有眉批,除襲用“三言二拍”原本眉批,又增添許多。
《今古奇觀》問世後,大受世人青睞,其風頭蓋過了“三言二拍”,隨着時間的推移,“三言二拍”中除了《拍案驚奇》一書尚有翻刻外(已不完整,缺失末四卷,僅存三十六卷),其他幾種在國內基本湮沒無聞,而《今古奇觀》卻在有清一代翻刻不斷,僅據日本大冢秀高《增補中國通俗小說書目》著錄,就有五、六十種之多,未著錄的更不知有多少。
從目前存世的版本來看,法國國家圖書館藏的吳郡寶翰樓刊本雖不記刻印年代,但多數學者認爲此書應是明末原刻本,主要依據爲敘中“皇明”二字另行擡頭,其圖像風格也是明末非常流行的月光型圓圖。此書刻印精美,字體也是典型的崇禎年代風格。
寶翰樓刻本《今古奇觀》插圖
除了上述幾點,筆者還從書中找到了《今古奇觀》刊於明末的有力證據。第十三卷《沈小霞相會出師表》,有文“(嚴嵩)供奉青詞,繇此驟致貴顯”,“繇是不肖之人奔走如市”,文中“繇此”、“繇是”在《古今小說》中作“由此”、“由是”,《今古奇觀》明顯是避崇禎諱而改。
如果《今古奇觀》刊於清初,刻工是沒有必要刻意將“由此”、“由是”改成“繇此”、“繇是”的。
另外,此書存有大量的眉批,而之後所有的翻刻本均刪除乾淨,一條不留。
在筆者看來,寶翰樓刊《今古奇觀》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該本是唯一保留眉批的《今古奇觀》版本,其眉批數量遠多於“三言二拍”原本,這不僅爲古代小說批評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還可以通過眉批上透露的蛛絲馬跡探求《今古奇觀》編選者和“三言二拍”作者之間的關係。
二,根據版刻的精緻程度和出版時代分析,我們有理由相信,寶翰樓刊《今古奇觀》是根據“三言二拍”原刻本編選出版的,所以據寶翰樓本我們可以追尋“三言二拍”原刻本的面貌,如《警世通言》,目前流傳最廣的是金陵兼善堂本,但據筆者研究,日本佐伯文庫藏的明刻本應是《警世通言》的原刻後印本,其與兼善堂本不是一個系統,而寶翰樓本《今古奇觀》中所選的《警世通言》中十卷篇目,文字都接近佐伯文庫本而與兼善堂本不同。
寶翰樓刻本《今古奇觀》
三,可以爲“三言二拍”的整理出版提供可靠的文字校訂依據,比如葉敬池本《醒世恆言》第二十九卷《盧太學詩酒傲公侯》有語曰“(盧柟)一連走上幾利,不能勾飛黃騰達”,“走上幾利”不知何意,國內排印本大多改成“走上幾次”,文字是通順了,但表達了什麼意思呢?
查寶翰樓本《今古奇觀》第十五卷,其文作“一連走上幾科”,原來“利”爲“科”的形訛,也就是說盧柟走了幾次科舉的路。類似這種例子還有很多,不一一列舉。
筆者經過多年探求,發現除了法國國家圖書館藏寶翰樓原刻本外,比較接近原刻本的版本尚有以下幾種:
一,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藏原刻後印本。此本殘存兩卷,有目錄及部分圖像,圖爲月光型,正文半葉十行,行二十字。經與寶翰樓本比對,完全是同版,但藝術研究院本系原刻後印本,從殘存第一、第二捲來看,眉批已刪除。
二,潘建國藏殘刊本。存卷十三至卷十八,半葉十行,行二十字。經版刻比對,與寶翰樓本同版。
清維經堂刊本《今古奇觀》
三,首都圖書館藏文德堂本。存書名頁,右欄上“墨憨齋手定”,下鈐“雪槐堂藏書”白文印;中間“繡像今古”,左欄上“奇觀”二字,下小字“文德堂藏板”。敘中“選刻四十種,名爲《今古奇觀》”之句刻成“選刻四十種,名爲《古今奇觀》”,目錄下題“姑蘇抱甕老人輯,笑花主人閱”,圖像八十幅,亦爲月光型圓圖,正文半葉十一行,行二十三字,無眉批。卷十六第二十一至三十葉、卷十八第十九至二十八葉系抄補。
將此書八十幅圖像與寶翰樓本圖像詳細比對,發覺兩者系同版,說明此書圖像利用了寶翰樓本的版刻,其他部分則系翻刻,據此可以說文德堂本的刊刻年代距寶翰樓本的問世時間不會太遠,否則時間長了木刻板片很難完整保存。
四,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本。系齊如山百舍齋原藏,此本完全與首都圖書館藏文德堂本同版,唯書名頁不存。以此推論,亦應是文德堂刊本。
五,上海圖書館藏本。無書名頁,此書版刻一望而知爲文德堂本的覆刻本,字體行款全同,唯有圖像不同,文德堂本爲圓圖,上圖本改成方式圖,並刻成上下兩截版,半葉兩幅,二十葉八十幅圖,這種上下兩截版圖是清初比較流行的版式,如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歡喜冤家》、天德堂刊《武穆精忠傳》等,亦是上下兩截版圖。
清經文堂刊本《今古奇觀》
此後有清一代數十種的翻刻本,均系文德堂本系統的翻刻本,它們或改變行款,或將圓圖改成方式圖,乾隆之後的版本一般都將圖像數量作了減省,每卷僅留一幅,抑或全書僅有十幾幅圖,圖像越到後期刻得越粗劣不堪。
清同治年間,《今古奇觀》被列入禁燬書目,但屬於抽禁。
近年來,國內曾經出版過不少有關禁燬小說賞析研究的書籍,談到《今古奇觀》抽禁的具體內容,均表示因資料缺乏,無法得知抽禁篇目。
2019年5月,筆者到日本東京國立公文書館看書,有一部萃精英閣藏板的《今古奇觀》,目錄中第二十三卷《蔣興哥重會珍珠衫》、第二十八卷《喬太守亂點鴛鴦譜》下刻有“奉憲抽禁”字樣,正文中此兩卷果然不存。
仔細想來,此兩卷抽禁的原因,是違反了封建道德標準,作品對婚內出軌採取了諒解、同情的態度,與當時的社會道德標準發生了嚴重的衝突,從維護封建秩序出發,這種作品被禁也就不感到奇怪了。
清同文堂刻本《今古奇觀》
此外,筆者還曾瀏覽過同治、光緒年刻的同文堂本、善成堂本等多部清末刊本,但目錄第二十三卷、第二十八卷下未見有“奉憲抽禁”字樣,正文也不缺此兩卷,可見清末文網已鬆,禁燬令並未得到嚴格的執行。
另外,關於本書的書名,《中國通俗小說書目》、《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及《中國古代小說百科全書》等書均謂本書原名《古今奇觀》,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劉修業先生早在五十年代就曾說過:“清初翻刻《今古奇觀》之序言,有作《古今奇觀》者。今人因謂是書原名《古今奇觀》,證以此原刻本(寶翰樓本),則知應爲翻刻本之誤。是書不僅在序文中作《今古奇觀》,即每葉書口上,亦均刻《今古奇觀》,則其原名《今古奇觀》,可以斷定”(劉修業《古典小說戲曲叢考》,作家出版社1958年5月第一版)。從上述版本來看,這個錯誤的始作俑者應該就是文德堂本。
姑蘇抱甕老人、笑花主人真實姓名無考,近年曾有學者考證抱甕老人系明遺民詩人顧有孝,但這個結論是建立在《今古奇觀》是清初刊刻的版本之上的,況且其他證據材料也不夠直接,所以抱甕老人系顧有孝一說還沒有獲得認同。
寶翰樓刻本《今古奇觀》
關於《今古奇觀》的藝術價值,從其問世後“三言二拍”不再流行可見一斑,《今古奇觀》大受歡迎不是沒有道理的,可以這樣說,“三言二拍”的精華,基本都收錄到《今古奇觀》中了。
孫楷第先生在《三言二拍源流考》一文中對《今古奇觀》的選編標準,總結出這樣四點:“一曰著果報,二曰明勸懲,三曰情節新奇,四曰故典瑣聞,可資談助”。大體來說,《今古奇觀》中各篇故事,還是符合上述四個標準的。
另外,《今古奇觀》所選故事基本爲明人所作,宋元舊作一概未選,這就保證了全書的語言風格的統一,全是純粹的白話,沒有宋元舊作所夾帶的半文不白的語言,我想,這也是《今古奇觀》能夠風行三百年的原因之一吧。
《今古奇觀》四十卷四十篇,選自《喻世明言》八卷,《警世通言》十卷,《醒世恆言》十一卷,《拍案驚奇》八卷、《二刻拍案驚奇》三卷,在寶翰樓本目錄首葉,有“抱甕老人訂定”字樣,可知抱甕老人在編輯《今古奇觀》時,曾經對“三言二拍”原作做過修訂。
寶翰樓刻本《今古奇觀》正文
筆者將寶翰樓本和天許齋刊《古今小說》、兼善堂本《警世通言》、葉敬池本《醒世恆言》及尚友堂本初、二刻《拍案驚奇》做過詳細比較,發現《今古奇觀》中絕大多數篇目還是保持了“三言二拍”中的原貌,至多在個別文辭上作了一些修飾或改動,但不影響故事情節。但也有個別篇目的改動較大,甚至改變了情節。
如選自《警世通言》的《呂大郎還金完骨肉》,在描寫呂大郎認回丟失多年的兒子的過程、呂二賣嫂結果卻將妻子賣掉的情節等,《今古奇觀》和《警世通言》多有不同;再如選自《醒世恆言》的《盧太學詩酒傲公侯》,汪知縣最後一次失約盧柟賞園飲宴的邀請的原因,是忙於審一個盜案,但這個盜案的故事情節《今古奇觀》與《醒世恆言》完全不同。此後汪知縣用來陷害盧柟的一樁人命案,在故事情節的敘述上,《今古奇觀》對原本的次序上作了調整。
縱觀《今古奇觀》對原本的改動,應該說情節比原本更加合理,故事內容也更加符合人物的性格。故寶翰樓本題“抱甕老人訂定”並非虛妄之言,而後來翻刻本則改題“抱甕老人輯”,抹去了修訂痕跡。
清善成堂刊本《今古奇觀》
《今古奇觀》自明末問世後,長盛不衰,流行了三百餘年,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至今仍是案頭常備之書。
可非常遺憾的是,儘管《今古奇觀》各種版本存世較多,但原刻本在國內卻基本絕跡,偶見拍賣公司上拍幾次近似寶翰樓本的拍品,也僅僅存圖而已。近年所見能夠確認爲寶翰樓本的,僅友人潘酉堂先生收藏之殘刊本。
改革開放至今,國內《今古奇觀》排印本出版有數十種之多,但影印本很少,只有《古本小說集成》影印過上海圖書館藏的清初刻本,中國書店影印過一部清末石印本。
現在廣陵書社將法國國家圖書館珍藏的吳郡寶翰樓刊《今古奇觀》影印出版,這是一件嘉惠學林的大好事。
需要說明的是,寶翰樓本儘管是目前所知唯一比較完善的版本,但已不是初印本,部分版面有漫漶,字跡不清,眉批也有很多模糊之處,更可惜的是,流傳過程造成部分卷次有少量缺葉,整葉缺失的有:卷十八第三十三葉、卷二十三第四十六葉、卷二十八第十三葉反面至十八葉、卷三十八第一至七葉、卷三十九第十一葉反面至十五葉;部分版面有字跡挖損的情況,有的挖損幾乎佔半個葉面,挖損的內容多爲情色文字;卷二十六第七葉 、第十葉,有殘缺抄補。
寶翰樓刻本《今古奇觀》
我們的團隊做了大量的編輯工作,採用“三言二拍”及《今古奇觀》多種版本補配,來彌補這種遺憾。
配補原則,文字行款一致則用“三言二拍”,有出入則採用首圖藏文德堂本。配補的文字及葉面用藍印以示區別。對原書漫漶版面,將文德堂本的對應文字葉面收做附錄。
原書經圖書館重裝後被改成洋裝三冊,原來分冊已不可考,現根據葉數分裝爲二函十四冊。力求爲讀者呈現一部最接近原貌,竭盡完善的《今古奇觀》。
羅凌馮
2021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