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學成:千年非遺 磐安煉火
地處浙中深山的金華市磐安縣,至今仍保留着有千年歷史的民俗活動“煉火”。
煉火起源於遠古時代先民對火神祝融的崇拜,又稱“踩火”,因赤腳在通紅的炭火上表演而得名。煉火的場景與先民狩獵歸來圍着大堆篝火慶祝狂歡的場景極爲相似:表演時,一羣赤膊赤腳圍着獸皮樹葉形狀的腰裙、原始人裝束的彪形大漢,手執響鈴叉、鋼刀,高歌狂舞、大聲吶喊,衝進熊熊烈火……
場面宏大,氣勢壯觀,熱鬧非凡,又極具神秘色彩,在當地,煉火也被稱之爲“火上的舞蹈”。光腳踩在燒紅的炭火上不被燙傷,煉火者除了勇氣和膽量外,還要憑經驗掌握恰當的火候,這也是煉火的神奇和神秘之處。
(磐安煉火場景 攝影/儲伏龍)
通常,在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這一天夜間,磐安會舉行煉火儀式,也就是重陽節晚上煉火。參加的人數少則幾十人,多則數千人,活動有一整套儀式規範。重陽時節正值慶祝豐收之際,舉辦煉火活動不僅爲求平安健康、風調雨順,更兼具慶祝當年的收成,祈盼來年取得更大的豐收。
夜幕降臨,一陣急促的鑼鼓聲響起,幾支長長的號角也同時發出號令,經過一番祭拜儀式後,煉火開始。按照當地的古老傳統,煉火一般分爲五個階段,分別是擇地定方位、燒火、試火、踩火和謝火。踩火表演是整場活動中最驚心動魄的部分。踩火樣式多種多樣,最典型的是“踏火山”和“鬧火海”兩種。
(磐安煉火場景 攝影/儲伏龍)
“踏火山”即把燒紅了的木炭堆成一米高的火山,煉火者手執鋼刀衝上火山,奮力撩撥,將通紅的木炭撥得火星四起,人從火炭中踏過,如此循環往復,直至把火山踏平,稱爲“踏火山煉平安火”;“鬧火海”則需要表演者抖動鋼叉,在穿過火壇時表演“十字插花”“雙龍出水”等高難度動作。
他們有的沉着猶如閒庭信步,有的快步如飛身輕如燕,有的猛踩炭火,讓火光滿天……一個接一個,從炭火上踏上去、衝過去,一路高歌狂舞,場面煞是壯觀。既把人們依靠自身意志和力量去與大自然拼搏而求生存的情景表現的出神入化,也把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赴湯蹈火、勇往直前的人文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
(磐安煉火場景 攝影/儲伏龍)
2005年,磐安煉火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磐安縣被命名爲“浙江省民間藝術(煉火)之鄉”。如今,煉火已經成爲當地最隆重、參與面最廣、場面最壯觀的一種大型民俗活動。(作者/羅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