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輛特斯拉,躺着也能賺錢?

你的車不僅可以自用,並且閒置時還可以出去當網約車賺外快,特斯拉的Robotaxi計劃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用車模式。

竟然還有這種好事,你們是不是已經瘋狂心動了?

就在10月11日,特斯拉Robotaxi亮相,命名爲Cybercab的車輛在自動駕駛技術操控下載着馬斯克緩緩進入“We, Robot”發佈會現場,引得線下、線上觀衆一片沸騰。

除了馬斯克之外,小鵬CEO何小鵬、曹操出行CEO龔昕都表示正在加快Robotaxi業務步伐。此外,極越也宣佈在2026-2027年與百度Apollo共同打造Robotaxi無人出租車。

包括特斯拉在內,多家廠商對Robotaxi業務的量產時間節點都定在了2026年左右。畫餅多年,Robotaxi終於不再是夢了嗎?

早在2016年,特斯拉在《特斯拉宏圖第二篇章》就表示,要通過自動駕駛技術讓用戶“共享自己閒置的車輛來賺錢”。

馬斯克在2016年下旬詳細闡述了這一商業模式:特斯拉將組建自己的無人駕駛出租車隊,同時用戶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將閒置的車輛加入車隊來賺取額外的收入。

值得關注的是,用戶通過手機APP就可以將車輛進行出租,簡單來看,特斯拉Robotaxi業務基本等於“Airbnb+Uber”。

隨後在2019年,特斯拉宣佈將於2020年實現100萬輛Robotaxi上路計劃,不過直至今日也沒能實現。

2022年,馬斯克又再次表示,特斯拉Robotaxi有望於2024年量產。轉眼來到今年,我們已經能夠確定,馬斯克當年畫了個大“餅”。

今年4月,馬斯克宣佈將於8月8日發佈特斯拉Robotaxi,隨後這一計劃被延期至10月。近期,Cybercab的發佈終於讓特斯拉Robotaxi的商業宏圖露出冰山一角。

特斯拉Robotaxi車型設計十分前衛,爲了強調完全無人駕駛的能力,Cybercab內部甚至沒有方向盤和踏板。同時外觀採用鷗翼門以及兩座佈局,儲物空間相對緊湊,極具辨識度。

特斯拉計劃在2026年開始生產Cybercab,並於2027年實現大規模量產,同時該車的售價將低於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1萬元),和第六代蘿蔔快跑無人出租車價格接近,後者爲20.46萬元。

在發佈會的現場,馬斯克還宣佈推出無人駕駛多功能車——Robovan,該車可以乘坐20人,還可進行貨物運輸,同樣沒有方向盤、踏板,完全依靠自動駕駛。

不管是Cybercab還是Robovan,能否按計劃量產上市,基本取決於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程度。

所以問題來了,離2026年只剩兩年不到的時間,特斯拉FSD(Full Self-Drive,自動駕駛技術)能支持Robotaxi落地嗎?

特斯拉Robotaxi一直未成功上路的原因,基本可以概括爲兩方面,一是自動駕駛技術並未完全成熟,二是還未得到法規的允許。

以上問題不只困擾着特斯拉,還包括國內一衆自動駕駛廠商。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自動駕駛技術相較於幾年前,已有着天翻地覆的改變。

2020年第三季度,特斯拉開始推送FSD Beta(測試版),到2024年,特斯拉FSD已經迭代升級超過十個版本。

截止2024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已向40萬名車主推送了FSD Beta,用戶累計行駛里程超16億英里‌。在北美大量測試數據的“餵養”下,特斯拉FSD的能力有着明顯提升。

今年4月,特斯拉FSD取消了Beta後綴並將其更改爲FSD Supervised(監督版),意味着測試階段宣告結束。

時間來到今年8月26日,基於“端到端”大模型的FSD V12面世,馬斯克親自直播測試。值得關注的是,特斯拉選擇了一條未曾試驗過的全新線路來測試。

其中有沒有水分我們不知道,但是今年6月何小鵬在美國親自體驗FSD V12的上一個版本時就已經表示,其駕駛行爲很像人類司機。

而首秀中,特斯拉FSD V12在某個紅綠燈路口出現了判斷失誤,本應直行的車輛在看到對面左轉綠燈亮起時居然徑直起步。

然而對於此次判斷失誤,馬斯克卻輕鬆地表示,再多進行一些交通信號燈數據訓練,問題就能解決了。

馬斯克之所以這樣認爲,是因爲FSD基於“端到端”大模型算法打造而來,並不依賴高精地圖,未來基本能在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行駛。

同時,行業內自動駕駛路線也基本確定,即爲“端到端”大模型+純視覺方案。

換言之,在足夠多數據的訓練下,未來在Robotaxi領域,自動駕駛技術可能不再是瓶頸。

因此,業內大廠普遍將Robotaxi的量產落地時間定在2026年,這應該是對自動駕駛技術成熟度的預期。

那麼,此時決定Robotaxi落地時間是否會延後的主要因素,落在了監管層面。

在公開場合,馬斯克不止一次希望中國與歐洲的監管機構批准FSD進入當地市場。

並非國內針對特斯拉,就連本土廠商百度Apollo、文遠知行的無人駕駛技術也未能在國內暢通無阻,僅能在小部分地區拿下相關牌照後才能進行測試。

之所以如此,是因爲監管機構對待自動駕駛技術的態度更爲保守。如果有大型事故發生,還將極大延後其啓用時間。

就算在特斯拉的老家,漂亮國也對有可能造成事故的自動駕駛技術十分謹慎。就在今年4月,一輛特斯拉在西雅圖發生了一起撞人致死事故,華盛頓州交通執法部門最終調查確認,肇事車輛事發時正處於“完全自動駕駛”(FSD開啓)狀態。

隨後,漂亮國對與自動駕駛技術相關的200萬輛特斯拉車輛發出召回令,並要求車主謹慎使用該功能,防止濫用。

在此之前,特斯拉FSD已經造成多起事故,不少羣衆呼籲監管機構和立法者爲無人駕駛汽車和無人駕駛技術制定更嚴格的法律法規,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還曾通過了一項法律,禁止特斯拉稱FSD爲“全自動駕駛”。

而在中國市場,監管一直十分嚴格,相較於特斯拉FSD向全美所有付費用戶開放,國內自動駕駛車輛僅在部分大城市有測試點。就測試里程數據而言,國內自動駕駛技術也尚不足以讓監管機構放手。

至於技術何時能發展到讓人放心的程度,又何時能與法規形成閉環,目前還是個未知數,那麼Robotaxi大規模落地也就無從談起。

所以大家所說的2026年,是非常樂觀的預期。

在Cybercab和Robovan發佈後,特斯拉的市值一夜蒸發670億美元,看來資本的擔憂與質疑也不小。

Robotaxi絕對是當前最“燒錢”的領域之一。

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特斯拉今年在FSD的訓練計算、龐大的數據管道和海量視頻存儲方面的累計投資將遠遠超過100億美元。

國內廠商的投入也同樣驚人,自2015年成立L4事業部以來,百度每年的研發投入都不低於100億元,目前已累計投入超1500億元。同時Waymo、文遠知行、小馬智行等多家廠商也已投入大幾十億、上百億美元。

Robotaxi還在源源不斷“燒錢”,而且難以走出商業化困局,爲何特斯拉、百度等廠商還要跑步入場?

因爲Robotaxi確實有利可圖。

多家投資機構已經紛紛預測出,Robotaxi將達到千億規模,其中開源證券表示,到2030年,國內Robotaxi市場規模將有望達到近5000億元。

所以除了特斯拉、Waymo、百度Apollo、文遠知行、小馬智行等深耕Robotaxi市場多年的老炮外,這幾年還有元戎啓行、安滴科技等多位新玩家,背後則分別代表着阿里巴巴、滴滴等一衆互聯網大廠。

另外,小鵬、比亞迪等國內整車廠商也已經開始佈局Robotaxi領域。何小鵬表示,目前技術趨勢明確,計劃於2026年正式推出的Robotaxi;比亞迪未來將與Uber合作開發自動駕駛車輛,計劃在全球範圍內投放10萬輛電動車,並將其部署在Uber平臺上。

從自動駕駛技術落地成果來看,特斯拉和百度Apollo無疑走在前列,FSD已經爲特斯拉帶來了數億美元的收入。

而百度Apollo通過蘿蔔快跑已經在北京、武漢、重慶等國內超十個城市開通運營無人駕駛出租車,2023年乘車服務超500萬次,並且還將於今年在武漢實現收支平衡。

其實接下來,國內Robotaxi領域基本是中美之間的較量,再直白點,應該就是特斯拉和百度Apollo之間的競爭。

雖然特斯拉FSD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更大,但是它此前絕大部分訓練數據都來自北美,在路況更復雜的中國市場,Robotaxi業務可能會產生水土不服的現象。

業內雖然普遍認爲特斯拉FSD會攪動中國自動駕駛市場,但是不容忽視的是,其何時能入華還是個未知數。

雖然馬斯克多次與中方斡旋,但是並沒有實質性進展。特斯拉FSD入華的消息已經從今年下半年傳至明年第一季度,還不能排除新一輪畫餅的可能性。

反觀百度Apollo旗下的蘿蔔快跑,累計自動駕駛訂單超過700萬單,自動駕駛技術成熟度和安全性,已經得到了充分地驗證。對比之下,特斯拉在Robotaxi領域的實際運用層面,還是較爲青澀。

那麼百度要在國內打贏這場“蘿蔔保衛戰”,贏面不小。

而國內廠商在Robotaxi領域快速擴張的真正難度或許在於全球市場,畢竟聲量與特斯拉相比有明顯差距。

但是也不用過於擔心,國內廠商已經在積極出海。

百度蘿蔔近期計劃進軍中國香港、新加坡、中東等地,測試和部署Robotaxi業務。據小道消息顯示,蘿蔔快跑還將發佈適應全球市場的Apollo自動駕駛開放平臺10.0版本。同時,小馬智行、文遠知行也正在加速佈局中東、東亞等市場的Robotaxi業務。

目前全球自動駕駛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中國廠商和特斯拉都有着同樣的窗口期,你們覺得誰會贏到最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