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絡能源」完成PreA輪融資,持續推動鈣鈦礦電池規模化量產 | 36氪首發

文 | 王方玉

編輯 | 蘇建勳

36氪獲悉,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企業廣東脈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脈絡能源”)近日完成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華金資本領投,招商啓航和涌鏵投資跟投。

脈絡能源是36氪持續關注的企業,曾於2022年11月完成天使輪融資。據悉,本輪融資的資金將主要用於100MW量產線建設。

脈絡能源創立於2022年8月3日,是一家鈣鈦礦光伏組件研發、生產與製造企業,由暨南大學新能源技術研究院孵化,首屆院長麥耀華帶隊組建,公司曾五次獲得鈣鈦礦組件認證最高效率,投資的百MW鈣鈦礦光伏組件產線項目已於今年4月在珠海市開工建設,預計今年下半年正式投產。

鈣鈦礦電池是目前業界公認的第三代太陽能光伏電池。傳統晶硅電池理論上的轉化率極限爲29.4%,而單結鈣鈦礦電池轉化率最高能達到33%,多結疊層鈣鈦礦電池則能超過50%。隨着晶硅電池轉換效率逐漸逼近理論極限,鈣鈦礦是光伏電池清晰明確的迭代方向。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製備成本更低、理論效率上限更高的鈣鈦礦電池承載着進一步降低光伏度電成本、實現雙碳目標的重任。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CPIA預測,到2030年我國鈣鈦礦光伏組件滲透率有望達到30%。

脈絡能源已在2023年2月實現了鈣鈦礦光伏組件中試生產線的工藝貫通,並正式下線了首片30cm*30cm大面鈣鈦礦光伏組件。2023年12月,脈絡能源在30cm*30cm大面積鈣鈦礦光伏組件上實現了22.86%的認證轉換效率,爲當前已報道的世界最高值。

在此基礎上,脈絡能源於2024年4月開啓了百MW鈣鈦礦光伏組件產線項目的建設,預計今年6月底完成工程建設。百兆瓦級的新建工廠,意味着公司鈣鈦礦電池的規模化量產邁出了重要一步。

“高效鈣鈦礦電池的製備,背後有兩項關鍵的技術,一是大面積均勻成膜技術,二是缺陷鈍化技術。” 脈絡能源創始人、首席科學家麥耀華教授告訴36氪,在對結晶過程的控制,對薄膜表面和晶界的鈍化等關鍵工藝上,脈絡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技術優勢。

據悉,目前脈絡能源已發表鈣鈦礦相關論文100+篇,獨立擁有鈣鈦礦電池授權專利16項,這些專利技術形成了企業的護城河。

團隊方面,脈絡能源的團隊兼具研發能力與產業化經驗,其中麥耀華曾任國內知名薄膜光伏公司天威薄膜聯合創始人兼CTO,從零開始主導了天威薄膜75MW的產線建設;同時也擔任暨南大學新能源技術研究院院長,對於產品研發、工藝導入、質量保證、性能/產能提升和成本降低有着豐富的經驗。

“2024年公司的主要任務就是實現100MW產線的投產和疊層電池的中試線的建設。” 麥耀華表示,公司會在保證技術領先的同時,穩步擴建產能,持續推動鈣鈦礦電池的技術創新和規模化量產,爲國家雙碳戰略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