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擴大管制 陸晶片廠 三招突圍
美國對中國大陸晶片管制日益嚴格,半導體業界透露,陸企也不是省油的燈,雖然部份大陸IC廠會順應美方規範,調降至符合規定的規格,但也有不少陸廠想盡辦法繞道,儼然已經成爲「官兵捉強盜」的戲碼。至於臺廠則一定會遵照美方規範,不會貿然踩到紅線。
對於陸廠如何應對美國規範,業界人士透露,目前所知有三個發展方向,部分大陸IC廠就乖乖調降晶片規格至美國的規定以下,以求順利生產。另一種是前進東南亞與美國等地設立公司,並透過特殊應用IC(ASIC)設計服務業者投片,掩人耳目,試圖規避繞過美國政府的防線。第三條路是改用現場可程式化門陣列(FPGA)晶片。
業者指出,美國出手壓制大陸半導體業,尤其針對先進製程投片,依照現在的規定,除了算力有限制,連裸晶面積也有規定,換算後大約是一片12吋晶圓若切割不足200顆裸晶就會超標,而很先進的AI晶片生產,一片12吋晶圓大約是切割100顆以下數量。
因此,有些陸廠爲求順利投片生產,在規畫的裸晶面積可能僅稍微超標的情況下,就毅然決然修改設計,縮小到符合美方標準,再交給ASIC廠商代爲投片。部分陸企則是因爲實在怎麼樣修改都無法符合美方規定,只好取消合作專案。
另有些陸廠則是想辦法變通,改到東南亞或美國登記公司,再透過ASIC業者投片,隔這兩層的關係,也是求能在晶圓代工廠生產。
業界人士指出,現在當然都要執行「認識你的客戶(KYC)」政策,業務人員也會去拜訪客戶,不過生意也還是要顧,就看晶圓代工廠的把關嚴格程度。
另外,業者透露,除了購買市場上的AI晶片,以及自行開案ASIC晶片之外,陸企規避美方禁令其實還有第三條路,就是採用FPGA晶片。因爲FPGA晶片具備修改調整的彈性,是可能突破美方限制的選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