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出海,爲何選了沙特?

近日,美團外賣在沙特阿拉伯的阿爾卡吉上線。

據報道,自今年4月以來,美團在當地開放了多個崗位,並迅速完成了團隊組建。團隊成員包括本國及多國人才,他們精通阿拉伯語且熟悉當地市場。

另有報道稱,美團已與多家國際餐飲運營商和本土餐廳洽談合作,並與當地騎手公司達成合作協議。

但是沙特當地並非外賣市場的藍海,多個巨頭已經掌握了七成以上的市場份額,美團作爲"後來人"能否順利複製其在香港的"傳奇"?

試水香港一年,順利登頂

在決定奔赴沙特阿拉伯之前,美團先以"KeeTa"的名義在中國香港進行了"出海"試水。

初到香港,KeeTa延續美團"砸錢開路"的思路。

一方面,KeeTa從用戶端下手,新用戶在KeeTa上註冊後可以享受"十億激賞"優惠,包括合計300港元的下單和運費減免;

另一方面,KeeTa在配送端開刀,推出特別迎新獎賞來吸引外賣小哥加入,14日內完成目標單量即可獲額外2500港元,同時推出準時達,提高配送效率,優化用戶體驗。

於是在去年5月22日上線當天,KeeTa就衝上AppStore香港區免費榜第一位。晚上8點,僅旺角地區的訂單就接近2000單,合作的麥當勞、吉野家等商家紛紛傳來"爆單"消息。

今年5月,Measurable AI發佈了一組數據,按2024年一季度食品配送訂單數量(不包括雜貨和取貨服務)來看,美團香港業務KeeTa的市佔份額已達到44%,Foodpanda爲35%,Deliveroo爲21%。

換句話說,KeeTa用了不到一年時間,成功躍升爲香港第一大外賣平臺。

在KeeTa到來之前,香港的外賣市場是"雙寡頭"格局,Foodpanda、Deliveroo兩大平臺市佔率分別爲63%、37%。

爲了打破這種格局,針對價格高昂、履約時長不穩定等問題,KeeTa多端發力實現快速擴張。

地區擴展上,KeeTa採取逐步擴區策略,2023年5月在九龍地區人口密集的旺角及大角咀地區展開試點,8-9月逐步擴張至九龍、港島的多數地區,2023年底覆蓋全香港。

在用戶端,KeeTa分別從Foodpanda和Deliveroo存在的客單價高、配送費高、履約時長不穩定等問題入手逐一解決。

針對過高的客單價(現有平均訂單價值約170-180港幣),KeeTa在首頁推出了"一人飯堂"以滿足一人食需求,最低消費金額爲50-60港幣,顯著低於其他平臺;

在配送費方面(現有平均每單配送費約45港幣),KeeTa相繼推出了十億激賞、每週四五六免運費、日日搶半價、全民免運費等多項減免措施;

配送時長方面,KeeTa憑藉美團成熟的精細化運營經驗和算法、騎手端準時獎勵和特殊天氣補貼,以及"準時保"履約保障服務,迅速建起高效的履約隊伍。根據EqualOcean,KeeTa將香港外賣的平均配送時長從超過30分鐘壓縮至27分鐘左右。

在多端發力下,KeeTa實現單量和GMV快速增長,但Foodpanda GMV仍領先。由於香港的生活習慣和堂食便利性,香港外賣總體滲透率較低,但近年實現了穩健增長,Measurable AI數據顯示2023Q1-2024Q1香港外賣總GMV增長約22%。其中KeeTa在2023年下半年實現了高速增長,2024Q1KeeTa的外賣配送單量和GMV市佔率分別爲43%、32%,單量排名第一,GMV仍低於Foodpanda。

相比於收入,KeeTa在香港擴張的經驗纔是美團更加看重的。

今年2月2日,美團調整組織結構,由CEO王興直接管理企業的出海業務,可以看出美團出海的決心。此外,在3月22日的電話會議中,美團管理層提到,美團正在評估進入更多海外市場,而KeeTa在技術和運營方面積累的專業知識將有助於全球擴張。

此前,王興曾在財報會議上明確表示,香港是一個很好的實驗場,試驗他們基於全球的基礎設施和實踐路徑。因此,KeeTa在香港的嘗試都將成爲美團進軍新市場的樣板,而三足鼎立的狀態會持續多久、將來又會走向何方,值得我們進一步觀察和期待。

去中東複製一個KeeTa

對美團來說,選擇香港作爲外賣出海的首站,具有獨特的借鑑意義。

首先香港盤子小,香港的陸地面積爲1106.34平方公里,與北京市大興區的面積相當,風險相對可控。其次,香港的網絡基礎設施相對成熟,消費者的口味習慣與大陸幾乎無異,這極大的方便了外賣"落地"。但同時,香港的監管政策、競爭環境以及商戶意願又與大陸存在不同,這可以幫美團提前感知到不同地區的風格並作出適應性對策。

而關於美團想把"香港經驗"複製到中東的野心,也早有顯露。36氪此前報道,2022年10月到2023年年中,美團戰略投資海外部負責人朱文倩曾多次到訪中東地區,除了瞭解當地的營商政策外,"最核心的就是調研當地外賣業務的競爭現狀"。期間王興、王莆中等多位核心高層也到訪過中東,美團也曾嘗試組建中東團隊,考慮將首個試點城市落在利雅得,但隨後這一項目又被擱置。2023年10月,美團無人機系統正式在阿聯酋完成首次海外公開測試。

據界面新聞報道,美團把香港KeeTa團隊的部分人員抽調到中東項目。今年4月以來,更是傳出開始招募BD、市場營銷、騎手增長、用戶運營等崗位,App開發和上線的工作也正在籌備。

對比下來,中東的外賣市場格局和香港市場有一些相似之處。沙特外賣聚合平臺集中度較高,根據Jahez招股書和Redseer數據,沙特外賣聚合平臺市場份額最高的頭部玩家是HungerStation、Jahez,2023年兩個平臺合計佔70%的市場份額。

但HungerStation和Jahez二者的側重有略有不同,例如在工薪白領和外籍人士更多的中央區,消費者更加註重履約體驗,Jahez在高端客戶羣體中更受歡迎;而HungerStation有更多的低價餐飲供給,因此在價格敏感度更高的西部地區更有優勢。

除此之外,中東地區的外賣玩家還有來自德國的DeliverHero、來自英國的Deliveroo。DeliveryHero自2015年起在中東地區佈局,先後收購了Talabat、Carriage、印度外賣平臺Zomato的阿聯酋業務以及HungerStation,構建了其在中東地區的外賣版圖,成爲中東地區外賣市場的領軍者。來自英國的全球性外賣平臺Deliveroo也在2015年進入迪拜市場,並逐漸將業務版圖拓展至科威特、巴林等國,是中東外賣市場的重要參與者。

和香港不同的是,中東用戶ARPU(人均付費)值較高,且市場空間很大。據Statista的估算,2024年沙特外賣市場的總收入預計將達到117.4億美元,外賣市場的用戶滲透率將達到44.2%。

對比來看,中東市場擁有較高的想象空間,而美團外賣在中東落地纔是其出海戰役真正的開始。

爲何盯上中東?

據廣發證券研報,疫情發酵帶動了全球外賣快速發展。2021-2023年全球外賣市場規模增速分別爲27%、9%、13%,2022-2023年全球外賣用戶數增速爲12%和11%,可見無論是規模還是用戶增速幾乎都保持着兩位數以上增長。

橫向對比來看,全球主要區域外賣市場規模增長出現分化,中東地區具有高增速、高ARPU特點。

從市場規模增速來看,非洲外賣市場由於低用戶基數原因而增長最快,2023年同比增速達30.4%;亞洲和北美洲整體增速均已低於15%。而中東地區在已有較高用戶滲透率的情況下,外賣市場規模仍維持20%以上的同比增速。

從ARPU水平來看,得益於較高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中東地區以475.2美元的外賣ARPU顯著領先於全球其他地區。

可見中東的外賣市場仍有較大增長潛力。

以美團進軍的沙特爲例,根據數據平臺Statista的估算,2024年沙特外賣市場的總收入預計將達到117.4億美元,外賣市場的用戶滲透率將達到44.2%。2023年沙特0-14歲、15-64歲及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分別爲24%、72%、4%,而30歲以下的年輕人口占比高達45%,人口結構呈現出明顯的擴張態勢。

進一步觀察發現,沙特餐廳數量領先,整體連鎖化率和有限服務佔比高,餐飲消費模式向追求方便快捷轉變。根據xmap.ai,2023年沙特有超過13萬家餐廳、咖啡館和麪包店等,其中首都利雅得的數量最多,爲33399家,其次是麥加省,爲31872家。

加之在數字化基建方面,海灣國家中最具活力的經濟體沙特的互聯網滲透率超過99%,位居全球第三。

根據沙特本土外賣平臺Jahez招股說明書引用的Redseer數據,沙特2018年外賣聚合平臺的市場規模爲28億里亞爾;2019年爲39億里亞爾,同比增長39%;2020年爲68億里亞爾,同比增長74%,2018-2020年CAGR增速爲53%。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沙特成爲美團眼中"流淌着奶與蜜"的富庶之地,也成了放眼全球市場爲數不多的"肥肉"。畢竟在東南亞市場Grab市佔處於絕對領先地位,歐洲被Delivery Hero、Just Eat、Doordash"三巨頭"佔領,北美地區Doordash、Uber Eats"兩強爭霸",這些平臺"盤踞"本地市場,美團想要從虎口奪食並不容易。

如前文所說,雖然HungerStation、Jahez在沙特合計佔70%的市場份額,但在這個區域相對集中的市場裡,集合了"盤子小、基礎設施成熟、消費力旺盛"等諸多特點,使得美團有可能複製KeeTa在香港的故事。

但難點也顯而易見,資料顯示,沙特以熱帶沙漠氣候爲主,冬季溫和,夏季極端炎熱,且水資源極度匱乏,在這樣的環境下送外賣,不僅是對外賣員身體的挑戰,也是對意志力的考驗。

當然,如果美團能夠獲得當地批准,試點展開無人機、無人車送外賣的業務,再結合上自身多年積累的算法優勢,則有可能克服上述困難並提高配送效率。

參考資料:

《外賣出海研究:中東及香港地區競爭格局與市 場空間》,廣發證券

聲明:本文僅作爲知識分享,只爲傳遞更多信息!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任何人據此做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