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銀、巴克萊更新“中國熱潮”策略:茲事體大!全球風險偏好起舞

財聯社9月27日訊(編輯 史正丞)種種跡象顯示,隨着中國資本市場展現火熱漲勢,大洋彼岸的華爾街分析師們正愈發感受到此次刺激政策“茲事體大”。

舉例而言,高盛技術策略分析師斯科特·魯布納(Scott Rubner)在週四的報告中感嘆稱“自己過去48個小時裡舉行的中國投資主題視頻會議,比之前整個2024年都要多” 。魯布納表示,投資者越來越感受到錯過這波中國行情的恐慌情緒。高盛分析師也表示,投資者們也越來越傾向於相信,當前的這一輪上漲“可能不會消退”。

截至本週五收盤,上證指數連續第8日上漲,從9月18日低點2689點一路漲至3087點。滬深300指數本週大漲15.70%,根據統計也是2008年以來最強的一週。海外投資者更加熟悉的中概股指數——納斯達克金龍指數同期上漲23%,恆生科技指數也上漲接近26%。

(納斯達克金龍指數日線圖,來源:TradingView)

與高盛有類似看法的還有巴克萊。該行的亞洲跨資產策略主管Kaanhari Singh,也在本週重申了對中國資產的偏好,同時強調相比於印度市場更看好中國。

Singh團隊認爲,這批刺激措施可能在未來兩年裡實質性地拉動中國GDP的增長。巴克萊團隊特別強調:這次的事件可能會很重要(This could be big)。

對於海外機構而言,中國資產本週的昂揚大漲,也暴露出他們的資產配置策略存在錯過這一輪全球矚目機會的風險。

根據統計,在本週中國資產拉昇之前,對衝基金在中國股票上的投資倉位低於7%,爲近5年來的最低水平。共同基金也只有5.1%的倉部佈局中國資產,也是過去十年裡最低1%百分位數的狀態。

更重要的是,即便MSCI中國指數本週表現超過全球市場15%(2007年以後極值!)的背景下,中國指數的滾動市盈率依然只有9.4倍,在歷史上仍然算是“非常便宜”的那一檔。從市場的交易熱情來看,這幾天滬深300指數的交易額與2014年相比,依然差得非常遠。

在美國銀行首席投資策略師邁克爾·哈內特看來,中國的這一波刺激,可能打開了一場廣泛的投資熱潮——資金將廣泛涌入美國以外的股票、新興市場和商品市場。

哈內特在週五發佈的報告中寫道:“那些被曾被冷落的資產——工業金屬、原材料和國際股票會成爲‘最佳輪換寬度投資’。目前投資者對商品的配置是自2017年6月以來最低的位置。”

與中國股票類似,大宗商品本週也已經隨着中國利好起舞。

數據顯示,在中國利好的推動下,倫銅本週四再度站上1萬美元/噸關口,這也是今年6月以來的頭一回。

(倫銅近月期貨日線圖,來源:Trading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