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露逐夢

新華社柏林2月25日電 題:夢露逐夢

新華社記者劉暘

勒沃庫森女足隊員和工作人員稱沈夢露爲“Lulu”,簡單、可愛、俏皮、好記。當她們得知沈夢露的“夢露”是瑪麗蓮·夢露的“夢露”時,驚訝又興奮地說,她有一個美麗的名字。

美麗的沈夢露很喜歡勒沃庫森,這個看上去似乎有些單調乏味、只有企業和工廠的德國小城。

“在這裡可以保持專注,認真踢球。”沈夢露說,“距離科隆、杜塞爾多夫等城市比較近,有時會去散散心,尤其想吃中餐時,杜塞中餐很棒。”

今年5月10日,沈夢露將迎來23歲生日,而轉天就是德甲女足聯賽本賽季最後一輪比賽。她將迎來加盟勒沃庫森後一個完整賽季的檢驗。

去年7月,勒沃庫森俱樂部宣佈與沈夢露簽下爲期兩年的合約,她從蘇超凱爾特人正式轉會登陸德甲,實現從歐洲第二梯隊聯賽到五大聯賽的突破性躍升。

她清晰記得在勒沃庫森的第一個主場比賽(第二輪)時,不少華人球迷特地趕來看她。那場比賽“藥廠”2:2戰平法蘭克福,沈夢露沒有得到上場機會。第三輪“藥廠”客場挑戰埃森時,她得到寶貴的20多分鐘上場時間。

“藥廠”女足賽場並不是男足主場拜耳競技場,而是在拜耳競技場旁邊的一塊球場,場地四周能容下的球迷數量並不多。中文吶喊助威聲讓她感到格外激動。

沈夢露回憶說:“有時華人球迷能來幾十位,如果是在大球場,可能聽不到他們的聲音;在女足場地,能聽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做客不來梅,對方將女足比賽安排在與不來梅男足同樣的威悉球場,那場比賽觀衆到場約3萬人,熱烈的氛圍讓沈夢露震撼。

“女足能獲得這麼多人支持,是特別振奮和鼓舞的事。”她說。

沈夢露是左腳球員,能守善攻、技術全面,“藥廠”女足主教練佩措爾德在不同陣型的多個位置上試探她的潛力。

“中後場所有位置裡,除了中後衛,我都踢過一圈了。對我來說,這是一種挑戰和歷練。”沈夢露說,“也許有些位置並不是我最熟悉和擅長的,但球隊需要時,我必須能勝任。”

2023-2024賽季,沈夢露效力蘇超凱爾特人女足時,擔綱左邊翼衛,打進4粒進球,幫助球隊奪得蘇格蘭女超冠軍。她喜歡偏攻擊型踢法,但在勒沃庫森,她需要承擔更多防守任務,至今還沒有打入進球。

本賽季至今,沈夢露在兩場比賽中首發出場,分別是第八輪客場挑戰科隆和第九輪主場迎戰波茨坦渦輪,出場時間分別是70分鐘和60分鐘。

“說實話,兩場首發踢的是我不擅長的位置。但我覺得很好地完成了教練佈置的任務,幫助球隊取得兩連勝。”她說。

最讓沈夢露和全隊上下開心的一場比賽是勒沃庫森主場擊敗歐冠常客、德國女足國腳大本營沃爾夫斯堡。可惜的是,她在這場比賽沒有得到上場機會。

沈夢露爲自己制定的第一階段目標已經完成,即適應德甲女足的節奏和風格。

“和之前效力的葡萄牙、蘇格蘭聯賽相比,德甲節奏更快、技戰術水平要求更高、身體對抗更激烈,挑戰更大。”她說,“我在勒沃庫森的最大收穫是,知道在高水平、高強度比賽中,如何專注自己,提升技戰術的能力和意識。這裡注重技術進步、團隊合作和意志力建設。”

自19歲就開啓留洋生涯的沈夢露,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從葡萄牙體育到歐倫競技,再到凱爾特人和勒沃庫森,每到一個新球隊,就要儘快融入,學習當地語言和文化習俗。

此前她系統學習過葡萄牙語,現在又要學習德語,勒沃庫森隊內國際球員多,包容度高,英語交流也必不可少。跨文化融合對留洋球員來說,是一道必須跨過的門檻。

“整體來說,我在德國的生活、比賽挺順心的,但有時會感到孤獨,除了隊友,很難交到朋友。”沈夢露說。

陌生環境、融入球隊、提升技術都不是讓她最焦慮的難題。作爲職業球員,她必須時刻面臨激烈的隊內競爭,最擔心的是踢不上球。

沈夢露第二階段目標是贏得主教練更多信任,爭取更多有效上場時間,爭取更多場次首發,在球隊站穩腳跟。

“只有足夠的出場時間才能保證狀態,纔有機會發揮水平,展示進步,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她說。

出場時間不夠也影響到了國家隊對她的考察。目前中國女足國家隊正在西班牙征戰國際比賽,沈夢露此次沒有得到徵召。2023年,她首次入選女足國家隊,最終落選女足世界盃大名單。在沈夢露心中,爲國征戰,始終是最高榮譽,也是終極奮鬥目標。

“如果我在這裡表現不好,也會影響中國女足運動員的形象。”沈夢露說,“在選擇勒沃庫森的那一刻,已經做好心理準備,我面對的是更高水平聯賽和挑戰,必須改變自己、提升自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