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爲自然立傳的書(文思)
王曉莉
關於閱讀,世上每個好讀書的人應該都有話可說。以前看到“三更有夢書當枕”這樣的句子,總是神往。枕邊盡是自己要讀的好書,讀書人至樂也。現在生活經驗多了,知道枕邊皆是書,睡起覺來都是硬硬的書脊,哪裡會舒服?這樣的詩句代表的,其實是一種渴望日夜與書做伴的心情。若用現在的流行語表達就走心多了,有一句叫做“唯有美食和書籍不可辜負”。美食令我們在大快朵頤之時,心靈也留下愉快的記憶。而書籍,那些對美的感悟、對生活的心得,讓我們的心去到一個更廣大的世界,原本侷限的視野由此獲得開拓。美食與書籍,就是這般滋養身心、令人留戀的好物。
世上書的種類繁多,即便再愛讀書的人也不能讀完。我小時候有志向要把所有著名的文學作品都讀一遍,後來知道那是自己不懂事,海水用瓢去飲,怎可能窮盡?且慢慢也知道,人生在世,讀自己喜歡的書更要緊,讀到可以影響自己人生的書就是幸福。
說到影響人生的書,我近年來比較沉迷的是關乎生態與大自然的文學書籍。起因是一年春天,我突然在一塊僅如電腦屏幕大小的野外草地上,發現有五六種植物分佈:紫花地丁、卷耳、寶蓋草、繁縷、婆婆納……它們每一樣都蓬勃舒展,卻從根莖到葉片各不相同。往年我走過這塊地多少次,卻從沒發現過有這麼多種植物,它們之間又有這麼多不同。還有從我們身邊掠過的鳥,看上去都差不多,實際上千差萬別。大自然一直都是這樣無窮無盡地存在着,以花草的方式,以鳥與魚的方式,以雷電風雨這些天氣與氣候的方式。但如果不是觀察這塊草地的契機,我不會想到這些,也不會在那一瞬間認識到大自然的神奇。
在這樣的心靈發現之下,我突然非常想重讀青少年時期已迷戀並熟記於心的古詩詞。毫無疑問,中國古詩詞幾乎就是自然博物的彙集,我們瞭解的每一種自然之物,往往在古詩詞裡都能找到對應。這些詩詞真是中國人與自然傾心相交與相托的深刻寫照。我從書架上取下珍存多年的《陶淵明集》《王維詩選》。當重新讀到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時,我感到,陶淵明以自然入詩,終又在詩歌裡,存留下中國人共有的另一個更恆久更廣袤的自然。我又讀王維,他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幼年的我讀時,以爲是寫大自然極美的一句。現在,我明白王維不僅是在寫大自然,更像是在寫我們每個人曲折而多思的人生——這句詩幾乎是在寫一個哲學命題了。
我一面重新開啓閱讀古詩詞之旅,一面狂熱地購買、閱讀近些年出版的許多有關植物、動物以及自然的書。鄭逸梅先生的《花果小品》,像一張張清淡的花草素描;日本作家柳宗民的《雜草記》,更近於一本植物科學書;又有上世紀的英國人J.A.貝克寫的《遊隼》,是他用了幾十年時間對遊隼這種鳥類的追蹤記錄,也是我讀到最細膩的寫鳥類的書。
所有這些自然文學書籍,都是作者在自然中沉浸許久得出的寫作結晶。這方面的代表,還有寫下《瓦爾登湖》的梭羅和寫下《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的盧梭。梭羅主動放棄波士頓蒸蒸日上的生意而獨自到瓦爾登湖邊生活了兩年,因爲他想了解並證明,人活得更爲從容究竟需要怎樣的條件。而盧梭,在隱居一個小島的幾個月裡,與植物交上了朋友。他們重返自然的理由各異,最終卻都成了爲大自然爲花鳥蟲魚立傳的人,成爲寫作、描摹大自然的高手。
這些作家與書籍之外,我不能不提到契訶夫。在我心目中,契訶夫是自然的知己,他似乎瞭解每一朵雲的心事,他能看見每一匹馬的哀愁,他也不忘打聽路過的每個村莊的消息。同時他把於大自然中獲得的那些真諦,傳遞給讀者如我。每次讀契訶夫寫景,都讓我想立即衝出家門,回到森林、草原以及流水旁,看雲朵看月亮看馬匹牛羊。對生活,契訶夫或許有無法抹去的悲觀,但是對大自然,他只懷着深深的愛意。
有一天,我在公共汽車站等車,看見兩個六七歲大的男孩蹲在地上盯着地面看,幾分鐘都不起身。從我的角度看那塊地,感覺空空蕩蕩的什麼也沒有。於是我湊近了仔細看,原來在地磚的縫隙之中,一條不到3釐米的小蜈蚣在蠕動,似乎決定不了自己的去向,於是來來回回地折騰。兩個孩子就這樣看着蜈蚣,討論它會去的方向,一會兒爲小蜈蚣發笑,一會兒又發愁。最後,小蜈蚣終於折騰到站牌的後面去了,兩個孩子趕緊跟隨,也移了過去。直到車來了,他們的媽媽喊他們上車,他們才戀戀不捨地離去。
那兩個孩子蹲着看蜈蚣,彷彿車站、目的地等其他事物都不存在了的場景,令我感動。我想這就是赤子之心啊。所謂赤子之心,其實就是完全的興趣與興趣帶來的完全的專注。在孩子的眼裡,一條小蜈蚣等於一個世界。世界很大嗎?似乎並不如一條蜈蚣有趣。蜈蚣很小嗎?它足夠看上一小時一天甚至一年。
這兩個看蜈蚣的孩子,也許長大了就可能成爲那些自然文學的寫作者,那些爲自然立傳的人當中的一個。他們對大自然幾乎天然充滿着好奇與愛,並能沉浸其中,徹底忘記自我。他們在觀看自然之中的萬事萬物時,覺得這一切都與“我”有關,或“我”即是萬事萬物。我是婆婆納草,是河流、臘梅樹,是南飛的天鵝與北歸的雁,我就是自然。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13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