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同志最容易遇上數位性暴力 憂「被出櫃」更不敢求助

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方念萱說,同志數位性暴力盛行率高的現象與同志交友特殊性,以及同志歧視的社會文化有關連,而同志必須擔心「被出櫃」風險,求助過程更加艱難。記者曾吉鬆/攝影

衛福部今天公佈臺灣首次數位性暴力調查,全臺18至74歲民衆,數位性暴力終身盛行率爲59.4%以性別與性傾向區分,「非異性戀男性」數位性暴力盛行率最高,達30.2%。研究團隊成員、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方念萱說,此現象與同志交友特殊性,以及同志歧視的社會文化有關連,而同志必須擔心「被出櫃」風險,求助過程更加艱難。

衛福部保護司委託研究團隊,針對全國5030位18至74歲民衆,以網路問卷調查方式,瞭解其遭受數位性暴力的情況,結果顯示,數位性暴力終身盛行率爲59.4%,以性傾向區分,發現同志社羣數位性暴力情況較爲嚴重,非異性戀男性終身盛行率最高,爲30.2%;非異性戀女性次之,爲15.2%。

方念萱表示,研究團隊訪談7位男同志,其中5人在高中時就遭遇數位性暴力,樣態包括遭偷拍轉傳、私密照片被製作成迷因傳散等情況;因早期社會氛圍壓迫,同志在校園常遭受戲謔,轉而至網路上發展交友模式,暴露於數位性暴力風險的比率增加,且同志社羣普遍存在「私密照被轉傳是因爲你好看」觀念,導致受害同志求助意願低。

「遭遇數位性暴力的男同志報警時,常有『被出櫃』的擔憂。」方念萱表示,受試對象反應,因對報案流程不夠了解,不知道誰能取得、保存私密影像,過程中是否有外流機會等,擔心一旦向警方報案,有可能變相讓身邊親友得知其同志身分,因而不敢求助。

方念萱說,數位性暴力防治在中央由教育部主責,包含衛福部、內政部警政署等跨部會進行討論,並優化報案流程,近期會議中討論到如何以同志需求爲中心,讓性影像報案流程隱私性更高,未來應持續精進;她也建議,近期性影像相關社會事件頻傳,防治作爲應拉高層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