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號房在臺上演…孩子是如何上鉤的?心理師教7招保護個資與人身安全
這世代的年輕孩子,隨便一位都比我們大人更精熟網路及數位裝置的操作;但面對網路上無所不在的陷阱,腦袋並沒有因此進化得更靈光。 示意圖/ingimage
網路陷阱:誘騙、色情與性剝削
這世代的年輕孩子,隨便一位都比我們大人更精熟網路及數位裝置的操作;但面對網路上無所不在的陷阱,腦袋並沒有因此進化得更靈光。
當你以爲壞人都藏在社區附近的陰暗角落時,專家正在警告,潛藏在虛擬世界中的詐騙與剝削,纔是你真正該提防的。
孩子是如何上鉤的?
先來聽聽宇巖的故事吧!
宇巖是個國二男生,在班上成績中上,行爲大致循規蹈矩。和大部分的同學一樣,每天會上網玩一下線上遊戲。他在線上遊戲中,認識了一位網友小芸。因爲幾次合作很有默契,小芸主動提議互相加line,以方便聯繫。
日後,小芸與宇巖就常在line上聊天,一開始是聊些與遊戲攻略有關的事,後來,聊及生活中的瑣事。小芸說,她是個高中生,功課壓力大,父母工作忙碌,不太關心她,她常覺得很寂寞。她覺得能和宇巖聊天很開心,希望宇巖當她的男朋友。
有一次,小芸問宇巖有沒有看過女生自慰,宇巖覺得不太對勁,但心中莫名興奮。後來,小芸時常提起一些性方面的話題,也開始傳一些露骨的畫面給宇巖,說是自己胸部、臀部等私密部位的照片。小芸問宇巖想看更多嗎?宇巖當然想!小芸要宇巖也傳張自己裸露生殖器官的照片過去,纔要讓宇巖看更多。宇巖不疑有他,既然是男女朋友,應該沒關係,於是照辦了。
後來,小芸好幾次要求宇巖幫她買遊戲點數,但宇巖說自己身上沒那麼多錢。小芸卻生氣地抱怨宇巖一點都不在乎她,宇巖只好偷拿父母的錢。幾次之後,宇巖感到很不安,鄭重地拒絕小芸的要求,但她卻說:「別忘了,我手上有你的裸照喔!」
宇巖這才意識到,對方也許一開始,就不懷好意。事到如今只好硬着頭皮,向父母全盤說出這些事情,請父母出面解決。
如果宇巖沒有向大人求助,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
那位名爲小芸的高中生網友,肯定會對他糾纏不已,繼續索討更多的金錢,進而要求他交出帳號密碼、家人的個資,或者出賣朋友來「抓交替」。如果宇巖不從,就威脅公開裸照,讓他的聲譽不保,宇巖只能任對方予取予求。
網路誘騙的方式推陳出新,大多都是利用人性的好奇、貪婪或恐懼心態,取得受害者的個資或私密影像,進而抓住把柄,再借此要脅,逼你就範。詐騙者常是亂槍打鳥,在各種有聊天功能的網路平臺上隨意搭訕,利用兒童或青少年的好奇、同情心或想結交朋友的渴望,逐漸取得信任,再讓你一步一步地走進預先設好的圈套中。
二○二○年南韓媒體披露震驚社會的「N號房事件」,主嫌在網路上經營類似聊天室的「房間」,每個「房間」都有編號。會員付費後,依照付費多寡,可以進到不同房間裡觀看女性裸露的不雅影像。房間裡的主角有許多是兒童或青少年,影片內容包含了性侵、性虐待等不堪入目的情節,甚至有的以直播的形式供會員觀賞。
這起駭人聽聞的性剝削事件,其實已經持續了數年之久,受害少女不計其數,凸顯了網路色情與誘騙氾濫的問題。究竟,這些不幸的孩子,是怎麼落入魔爪的呢?主嫌利用涉世未深的少女想快速賺錢的渴望,在網路上發佈高薪兼職廣告,吸引許多有金錢需求的少女;主嫌再進一步要求他們提供個人資料或隱私裸照。如此,主嫌等於握有被害者的把柄了,便進一步要求少女錄下更多不雅影片,甚至約出來予以性侵。被害少女大多擔心自己的名譽不保,不敢不從,只能任憑主嫌擺佈。事後有受害者向媒體表示,當時以爲只要提供清涼照片,就能獲取大筆金錢,或者,以爲只是單純的援交,沒想到,卻落到這般下場。
以網路做爲誘騙或性剝削工具的事件在國內也時有所聞。不久之前,有位十四歲少女,在網路上認識三十一歲犯嫌。犯嫌以少女才華洋溢,想栽培她發展演藝事業爲理由,哄騙少女離家,再把她囚禁於事先打造的夾層密室中。幸好警方快速偵破此案,少女得以平安返家。後來得知犯嫌專挑家境清寒的未成年少女下手,利用少女懵懂無知且一心致富的心態,誘騙上鉤。
復仇式色情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網路安全問題,是「復仇式色情」,常發生在情侶之間。
舉個常見的校園案例,小華與小明在學校社團中認識並交往,也常在校園中大方放閃。過一陣子,傳出兩人分手的消息。隔天,全校議論紛紛,原來,小華的私密影片被放到網路上瘋傳。才一個晚上,幾乎全校同學都看過這段影片,連別的學校的學生都知道這件事。
後來,學校調查得知,是小明不滿小華提出分手,心有不甘,便決定在網路上公開小華之前傳來的私密影片,以及兩人親熱時的影像。他決定來個玉石俱焚,做爲報復。小華因此心理嚴重受創,她的世界在一夕之間崩解。一方面,光想到不計其數的同學正看着自己的身體品頭論足,覺得快要崩潰了。後來,又聽到同學的閒言閒語:「誰叫她當初要拍這些影片?」「是她自己活該!」「她就自己犯賤呀!」之類的話語,又是二度傷害。
我們確實很少考慮到以數位形式保存的資料,不論是聲音、圖片或影片,是如此容易被複制並散播,一旦放到網路上,就全面失控了。熱戀中的情侶,愛得死去活來,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切,毫無保留地獻給對方。萬萬沒想到分手後,那些當初「愛的證明」,竟成了對方遂行報復的武器。
保護個人資訊安全
我們不希望這樣的事件再度發生,但類似事件卻層出不窮。
爲了避免孩子成爲下一個受害者,建議家長可以善加利用這類新聞事件,與孩子討論網路安全與自我保護的話題。你需要明確地讓孩子知道一個觀念:「網路上是沒有秘密的」,所有的隱私都有被公開的可能,不只不該把私密資料放在網路上,更不可以告知任何人,包括信任的好朋友也是。
你或許可以這麼做,來保護孩子的個人資料與人身安全:
至於,如何防範「復仇式色情」呢?
圖爲《脫癮而出不迷網:寫給網路原生世代父母的教養書》書封,圓神出版社提供
最簡單的方式,不是別把私密影像傳給對方,而是,根本不要拍下這類影像,連留着自己欣賞,都儘可能避免。再重申一次,所有以數位形式保存的內容,都能輕易被複制與流傳。不過,對方可能會因此抱怨:「不傳給我看,就是不夠愛我。」請教導孩子如何迴應伴侶的情感勒索:「我認爲,我們之間的愛情,不需要透過這種方式來證明。如果你愛我的話,請你尊重我。」
讓孩子知道,以尊重爲前提的親密關係,纔是健康的。如果對方仍死纏爛打,那麼,或許該認真考慮,是否還要繼續這段關係了。這是情感教育的一部分,而情感教育的核心,就是尊重自己與尊重他人。
(本文出自《脫癮而出不迷網:寫給網路原生世代父母的教養書》,圓神出版社出版,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