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eal Air AR眼鏡評測:入門定位體驗到位 感受AR魅力

【CNMO評測】近些年來,AR儼然已經成爲了大熱的方向,即使是連羅永浩這樣的互聯網弄潮兒,也投入到了AR領域,很難不讓大衆疑惑“AR到底能爲我們帶來什麼?”其實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目前AR技術已經運用到了紅外測溫、展陳導覽、工業製造等領域,讓諸多企業看到了AR技術的紅利。而在消費領域,AR尚在起步階段,有太多的發展可能性。

目前市面上也有諸多廠商在AR消費領域紮根,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Nreal,它成立於2017年,主要做的就是消費級AR眼鏡。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消費級AR眼鏡行業,Nreal市場份額佔比達75%,位居第一。在前段時間的發佈會上,Nreal帶來了最新的Nreal Air AR眼鏡,定位是“輕啓空間巨幕化潮流生活的AR眼鏡”,吸引了不少嚐鮮用戶的關注。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來看看這款產品,同時與我們手上的Rokid Air AR眼鏡做一個對比,看看它們在做AR的時候有什麼共性,又有什麼差異,或許能夠幫助大家在日後選擇AR眼鏡時提供一個參考。

外觀設計

不同於VR眼鏡的“笨拙”,消費級AR眼鏡更加追求新潮的設計,更加符合大衆的審美,同時也方便易攜帶。Nreal Air更加符合大家對於墨鏡的認知,從正面看去,其實就是一款墨鏡。而Rokid Air則更加傾向於墨鏡+科幻的風格,日常佩戴會更容易引起他人的關注,尤其是對於男生來說,Rokid Air的設計其實是難以抵抗的。

就佩戴感受來說,這與機身的重量與人體工程設計有着很大的關係,Nreal Air的重量爲79g,鏡腿轉軸三檔可調,轉軸也有40°彈性區間,佩戴感不錯。不過在長時間佩戴之後,由於鼻託受力面積小,同時鏡腿末端也未做特殊處理,所以會有壓迫感,這方面下一代產品還有升級的空間。

對比來說,Rokid Air則更加人性化,整個鼻託都做了處理,更適合大多數人佩戴,同時鏡頭內側也加了海綿,進一步減輕了對頭部的壓迫感,加上只有83g的重量,雖然重了幾克,但包括我自己以及身邊的一些同事在佩戴之後,其實會更傾向於選擇Rokid Air。

在佩戴時我們的眼部視覺來看,透過Nreal Air看到的更像是墨鏡的視界,大衆接受度會比較高,但是我也發現其內部的光學結構邊框和外部的鏡片邊框中間有很大的空隙,當我們在使用時會有很強的視覺割裂感,需要有一個較長的適應過程。

對比來看,Rokid Air由於外部鏡片有顏色,所以我們佩戴時看到的環境顏色和Nreal Air所區別,尤其是看屏幕的時候。而且它也不存在那種視覺割裂感,看起來會更舒服一些。另外,從鏡片下方觀察外部環境時,佩戴Nreal Air因爲鏡片邊框會有視野遮擋,而Rokid Air會看着更舒服一些,即使是強迫症用戶,應該也可以接受。

在面對近視用戶時,兩款產品也給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Nreal Air是採用光學鏡片定製/替換的方案,確實方便,但是限制性比較高,兩個近視度數不一樣的人可能用不到一起,而且定製光學鏡片又是另外一筆支出了。而Rokid Air採用的是度數可調節的方案,支持單眼500°以內近視調節,更加適合大多數人使用,同時也省去了額外支出。這兩種解決方案,不知道大家更傾向於哪種呢?

體驗部分

對於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數AR眼鏡來說,其實都在往兩個方向做,一個是更爲沉浸的AR空間,一個是投屏,這基本上可以滿足用戶的日常使用需求。在體驗部分,我用了兩款眼鏡之後,會覺得Nreal確實更懂用戶的喜愛,在交互上做的更有趣也更實用,反觀Rokid Air則顯得較於保守,不論是主頁面還是功能性上,都有提升的空間。

先來說Nreal Air,它基於自研的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的空間定位智能算法,打造了一套很科幻的三度全景AR空間,當我們使用的時候,會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在這個模式下,它可以實時檢測頭部運動,在身體固定場景,AR影像就好像現實一樣,中間,左、右三個方向上都有不同的內容顯示,非常直觀,也更討喜。而且,它也做到了空間無限屏,並不是簡單地左右移動,還可以縱深移動。如此一來,可玩性高了,消費者的探索慾望也就激發出來了。

對比來看,Rokid Air的佈局就顯得比較傳統,有點像目前的智能手機桌面,需要通過文件夾或者直接點圖標來啓動。對於消費者來說,可能學習成本夠低,不過也容易失去新鮮感。另外,AR的體驗感也與視場角有着很大的關係,Nreal Air做到了46°,而Rokid Air是43°,人眼專注視野範圍在45°,所以前者能看到的內容會更多,看起來也更舒適一些。

從我們看到的屏幕大小來看,由於Nreal Air做的是三度全景AR空間,所以尺寸會更大,達到了201英寸,我們在觀看的時候甚至會產生被包裹的感覺。得益於這塊大屏,我們可以在左中右三塊屏幕上分別放三個窗口使用,只需要看向不同的方向就能使用不同的APP或者服務,簡潔而高效。而Rokid Air則是一塊120英寸的大屏,更像是我們在電影院當中看到的感覺。兩款產品在使用時都支持畫面隨頭部移動和固定,可以滿足絕大部分用戶的需求。

另外,兩款產品都是將手機作爲遙控器的,不過在交互上還是有些區別的。Nreal Air下的手機更像是一把遊戲裡的“光劍”我們不用觸摸屏幕就可以移動位置,調整手機方向就可以,然後點擊可以選擇。Rokid Air的實現方式是通過觸摸手機屏幕來移動光點,然後點擊進行確定。不知道這兩種交互方式,大家更喜歡哪一種呢?必須要提的是,Rokid Air還支持智慧語音操控,這在體驗時也是一個加分項。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兩款產品均已支持截屏或者錄屏,這對於用戶來說其實帶來了很大的便捷,在向朋友分享的時候不會出現不知如何分享的尷尬,簡單點幾下就可以把AR世界中的畫面分享出來,非常不錯。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AR眼鏡的時候,這兩款不管是哪一款其實都比較考驗手機的散熱能力,尤其是打遊戲的話,手機會發熱量巨大,當然,這也是整個AR或者VR行業面臨的問題,所以建議大家在準備用它打遊戲或者長期使用的話,配一個散熱背夾,這樣體驗會更好一些。

可擴展性

不同的用戶在使用AR眼鏡時會外接不同的設備,有的是手機,有的是電腦,有的也可能是遊戲主機,這就很考驗眼鏡的適配性,否則很容易直接勸退一部分人。在適配性上,我們也從官方找了一些資料供大家參考。

Nreal Air支持多種投屏連接方案,連接手機和平板就是移動的私人影院,不過需要是type-C接口並且支持DisplayPort輸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DP;連接iPhone/iPad/Mac的時候,如果是Lighting接口,則需要加一個適配器,如果是Type-C接口,則可以直接連接;配合PS、Xbox、Switch遊戲主機/掌機可以成爲遊戲外接巨屏,不過注意接口不同的話就需要連接適配器使用;配備Type-C接口的Windows筆記本也可以直連Nreal Air,建議大家可以試試。

Rokid Air同樣也具有豐富的可擴展性,支持DP輸出的手機可以直接連接,並且能使用AR模式或者投屏模式;有Type-C接口的筆記本、臺式電腦、平板且支持DP輸出也可以直連,可以使用投屏模式;如果手機、筆記本、臺式電腦不是DP輸出但支持無線投屏功能,使用無線轉換器可以連接;遊戲機、臺式電腦不支持DP輸出擔憂HDMI接口,使用HDMI轉換器連接即可。

比較下來,兩款產品的可擴展性都是不錯的,不論是手機還是平板還是筆記本都可以使用,大家可以放心購買。不過轉換器在這裡邊扮演着一個重要角色,而且我也看了官方的價格,轉換器的價格都不便宜的。

總結

對比下來其實不難看出,Nreal Air在設計部分還有一些可以優化的空間,做到更好的人機交互體驗。而在體驗上,Nreal Air的設計是非常大膽的,很有想法,做出了一些很符合AR視界的交互設計,提升了用戶的可玩性。如果你對AR眼鏡這類產品比較感興趣,可以關注一些我今天對比的兩款產品,各有千秋,各有優勢,也都是目前我們消費者可以買到的價格相對來說比較親民的產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