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褲底分泌物出現2顏色 恐是癌症警訊
女性私密處每天都會出現的白帶,其實具有抗菌、預防生殖泌尿道感染及潤滑的功能。(圖/pixabay)
私密處出現異常白帶、褲底常溼溼黏黏,除了是因爲細菌或黴菌感染,從中醫角度來說,白帶其實也反映出五臟六腑的狀態。中醫分析4種異常白帶體質,快來看看你是哪一型。
女性私密處每天都會出現的白帶,主要是由陰道內膜、子宮頸、子宮內膜的分泌物構成,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分泌物,其實具有抗菌、預防生殖泌尿道感染及潤滑的功能。
一般女性的白帶應呈現蛋清狀、顏色透明或微白,不會有任何味道。正常的白帶分泌量與女性荷爾蒙息息相關,平均每天會有少量2~5ml的分泌物,若處於排卵期、月經前、妊娠期,受體內雌激素上升影響,白帶量通常會增加、較黏稠,屬於正常生理性的改變。
但若在其他時間,陰道分泌物突然多到需要使用護墊、外型呈現豆腐渣狀,或是出現異常顏色如黃綠色,私密處甚至會發癢、散發異味,就有可能是遭到細菌或黴菌感染,屬於病理性的白帶;若出現褐色、紅色分泌物,則有可能是癌症的警訊,都必須儘快就醫治療。
不過,有些女性白帶量多,並不是因爲細菌或黴菌感染,而是體內「臟腑失調」導致。「從中醫角度來說,這些白帶量多的女性,多是因爲臟器失調,造成溼氣過重,產生過多白帶,」彰化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部主任呂友文指出。
體內溼氣重的女性,平時通常愛喝冷飲、吃冰品,常吃沙拉、奇異果、火龍果等生冷食物或甜食,抑或是因爲老化、重病等因素,導致脾腎功能弱化、代謝功能變差。「當脾、腎臟功能失調,過多溼氣無法正常代謝排出,只好下注到陰部,造成大量白帶,這類女性常感覺褲底溼溼黏黏的,有不舒服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婦科主治醫師沈俐伶進一步解釋。
女性私密處的分泌物不僅能反映體內臟腑狀態,若分泌物多又長期不重視清潔衛生,很容易遭細菌、黴菌感染。醫師提醒,長期反覆感染可能造成陰道、子宮頸、骨盆腔發炎,影響範圍不容小覷。從中醫角度來說,白帶屬於「水溼」症,可分爲以下4種類型,大多可藉由調整體質來改善:
類型1/脾虛型
白帶型態:白帶量多、透明或白色、味道不明顯
脾虛型女性通常愛吃冰品、冷飲及生冷食物,造成脾胃功能的傷損,以致體內水溼無法正常代謝,溼氣下注導致白帶量多。建議這類型的女性,除了少吃冰飲及生冷食物,還可吃點四神湯健脾益氣、去水溼。
類型2/腎陽虛型
白帶型態:白帶多、透明或白色、味道不明顯
中醫建議腎陽虛的女性一定要忌吃冰及生冷食物,並配合溫陽中藥調理。(圖/pixabay)
全身症狀:時常腰痠、臉色蒼白、頻尿、怕冷、容易疲勞 腎陽虛型的女性體內寒氣重,只要一吃到偏寒性的食物,如白蘿蔔、大白菜、瓜類等,白帶症狀就會加重。建議腎陽虛的女性一定要忌吃冰及生冷食物,並配合溫陽中藥調理。
類型3/腎陰虛型
白帶型態:白帶量過少、陰道乾澀
全身症狀:潮熱、盜汗、失眠、多夢、口乾舌燥
腎陰虛型的白帶常出現在經常熬夜、喜歡吃燒烤、炸物、辛辣食物的年輕人,或是更年期婦女身上。這類體質的人由於體內津液不夠,分泌物相對較少,當私密處的潤滑度不夠,再加上陰道抗菌的恆酸性值改變,就容易誘發私密處感染。
建議這類型的女性,除了少吃冰冷食物之外,可多吃滋陰潤燥的食材,如黑白木耳、山藥、枸杞等。
類型4/溼熱型
白帶型態:白帶量多、質地黏稠、呈黃綠色或白色豆腐渣狀,私密處常有灼熱或搔癢感且伴隨腥臭味
全身症狀:可能合併陰道炎、子宮頸炎、骨盆腔炎,表現出下腹悶痛、抽痛或是腰骶痠痛的症狀
這類型女性通常長期壓力大、情緒不佳,造成肝氣內鬱、日久化熱,若與體內溼氣相合,容易產生溼熱體質形成溼熱型白帶,出現白帶質地黏稠、顏色偏黃或綠、有異味等明顯的感染症狀。建議這類型的女性平時要規律運動、調節壓力,少吃重口味食物。
》5叮嚀,甩開惱人白帶
瞭解自己屬於哪種類型的白帶問題後,除了從飲食着手調理外,也要從日常作息改善,才能減少感染的風險。
1.少吃甜食:精緻甜品通常含過多的糖份,吃多了容易影響脾胃運作,加重白帶症狀。
2.避免使用護墊:使用護墊會讓私密處於悶熱、不透氣狀態,成爲細菌溫牀,容易引發感染。若白帶過多已造成生活困擾,建議平時可以多帶一件棉質內褲更換。
3. 避免過度灌洗陰道:清洗私密處時使用清水沖洗即可,建議一天不要清潔超過2次,過度沖洗反而會破壞陰道的pH值,使具有保護作用的分泌物流失,容易造成致病菌感染。
4.避免久坐、穿緊身衣褲:上班族長時間坐着不動,骨盆腔血液循環不好,若再穿着緊身衣褲,私密處長時間處於悶熱狀態,容易增加私密處感染的機率。建議平時穿着透氣的寬鬆、棉質衣物,也要記得每週適度運動,促進身體血液循環。
5.養成良好衛生習慣:衛生棉裡的經血因悶在私密處,長時間下來容易滋生細菌,因此月經期間即使經血量不多,也要勤換衛生棉。此外,還要注意每次性行爲前後的清潔衛生,以免致病菌趁虛而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