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偉:離諾獎最近的中國科學家,可以讓你看清木星上的車牌

他是英語考試只有40分的“學渣”,41歲卻成爲了中國最年輕的院士。

他的研究實在是太高深,以至於很多人認爲是一場騙局,他的研究實在是太偉大,以至於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倫琴發現x射線一起,被《科學》雜誌選爲“百年物理學21篇經典論文”。

他是第一個拿下菲涅爾獎的中國人,這是以19世紀最偉大的光學家菲涅爾命名的獎項,而第二個拿下該獎的中國人是他的大弟子陳宇翱,第三位獲得該獎的是他的二弟子陸朝陽。

他是中國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人,這纔是孩子們真正該追的明星。

可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是誰,他是潘建偉!

大家好,我是奧利給!哥們兒,如果覺得給力奧哦,記得加個關注,真的喜歡的話,別忘了點個贊!

我們就來做一回粉絲,來八卦一下國際巨星潘建偉的成長!

1970年出生的他,在浙江東陽一個農村長大。小時候頑皮不好好讀書,到縣城上學的頭一年,英語成績只有40分。

自尊心受到打擊的他開始了拼命地追趕,17歲那年他考上了中國科技大學,在這裡,他和愛因斯坦“靈魂相遇”,愛因斯坦追尋的量子世界,也成了他最想要打開大門的新世界。

1993年,美國研究人員提出了量子通信理論,歐盟、日本也都開始集中力量研究,唯有我國,因人才匱乏追趕得十分辛苦。

直到潘建偉的出現。

1996年,潘建偉來到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攻讀博士,泰斗級導師安東•塞林格問他:“年輕人,你的目標是什麼?”

他不假思索:“我想要在中國建一個世界領先的量子物理實驗室。”

僅僅一年之後,1997年,也就是在潘建偉攻讀博士的第二年,他的論文“實驗量子隱形傳態”發表,被《科學》雜誌評爲年度全球十大科技進展,一下子轟動整個世界。

這篇論文所研究的成果,被全球公認是量子信息實驗領域的開山之作,這一年,他才27歲。

2001年,潘建偉歸國,他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在中科大組建了量子物理與量子信息實驗室。

他當了七年的“搬運工”上演了“乾坤大挪移”,一點點將海德堡大學的實驗室搬回中國科大,“搬家清單”足足列了120頁,大到激光器,小到12毫米的鏡片,全部搬回了國內!

當時一家德國媒體採訪問他:“爲什麼回去?”他回答說:“我們熱愛科學,但我們更愛祖國。”

潘建偉所帶領的團隊主要有三個研究方面,第一個是量子計算;第二個是量子加密通信;第三個是量子精密測量。

在量子計算機問世之前,世界上運算速度最快的經典計算機是日本的超級計算機“富嶽”,它能每秒運行44.2億億次浮點運算。

打個比方,富嶽一秒鐘的計算量,頂上全世界所有人不眠不休以每秒一次的速度要算上兩年,所以它被全世界公認爲最強經典計算機。

2019年,美國高科技公司谷歌發明量子計算機“懸鈴木”,比日本“富嶽”快一萬倍左右。

就在美國人沾沾自喜之際。2020年,中國量子超級計算機“九章”橫空出世,比美國的“懸鈴木”快出100億倍。

2021年10月,“九章二號”誕生,比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億億億倍,比“九章一號”快100億倍。

量子領域,我們本是最落後的,可是最終我們跑贏了日本、跑贏了歐洲、跑贏了美國!

2016年,在潘建偉的帶領下,我國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量子科學試驗衛星“墨子號”,2022年5月,實現了地球上相距1200公里的量子態遠程傳輸,外媒驚歎:“沉寂千年的中國,誓迴文明創新之巔。”

很多人還是在質疑:能實用嗎?到底能做什麼用?

正如晶體管是計算機的基礎,激光技術是現代互聯網的重要支撐……量子力學的研究正在成爲下一個科技時代的技術儲備。

倒退三十年,很多人家裡電話都還沒裝上呢,如果有人跟你說將來可以隨時隨地視頻通話,你會不會覺得這個太不現實,科幻小說而已。

再舉一個例子,將來使用量子技術的精密測量儀器,可以讓你在地球上看清7億公里外木星軌道上的車牌,如果把它用在軍事上,這是多麼顛覆性的技術啊。

所以,量子技術已經成爲世界各國的重要戰略佈局。

而現在,在量子領域,已經沒有人能小瞧中國人,在潘建偉的帶領下,中國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由一個不起眼的國家,已經領先歐美,領跑世界。

腳踏大地,仰望星空,中華民族正因有潘建偉這樣的科研領路人,才能從遍地荒蕪中奔向星辰大海,實現偉大復興!

我是奧利給,下期接着聊。

#潘建偉##潘建偉的量子通信最近怎麼無聲無息了##墨子號##量子通信##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