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放棄造電動車 其實是最棒的決定?企業經營就該學「善用有限資源」
蘋果公司。 美聯社
上月有一則大新聞,蘋果宣佈取消規劃10年的電動車計劃「泰坦計劃」(Project Titan)。蘋果在電動車上花了很多資源,但到現在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整個電動車事業部約有2000人,目前會重新分派到其他部門,特別是生成式AI。
蘋果最近市值被微軟超越,主要原因是微軟在AI佈局大獲全勝,除了投資OpenAI外,上月又和另外一個法國生成式AI業者Mistral形成策略聯盟。
蘋果進入電動車領域的教訓:關鍵佈局太慢
蘋果一直計劃進入電動車領域,曾想和現代汽車(Hyundai)、中國奇瑞共同研發Apple Car,但後來都不了了之。現代汽車做得非常好,已和旗下品牌起亞汽車(KIA)成爲美國第二大電動車業者;奇瑞最近則和華爲結盟。企業如果在關鍵佈局上,過度猶疑、沒有執行力,很快就會被競爭者超車,這就是蘋果的教訓。
反觀中國比亞迪(BYD),以電池起家,2003年才透過購併跨入汽車領域。經過一系列佈局、垂直整合,最近超越特斯拉、躍居全世界最大的電動車業者,甚至打造自己船隊,運送電動車到海外,形成無與倫比的競爭力。
常被拿來和蘋果對比的,還有華爲,美國前幾年制裁華爲,剛開始的確把它打趴了,但華爲去年推出高性能的手機東山再起,市佔率也回到世界前5名。
華爲更厲害的在於電動車佈局,重點並不是打造自有品牌,而是和其他汽車業者合作,包括賽力斯、奇瑞和長安汽車。華爲開發電動車技術平臺,帶動中國電動車產業,雖然還沒辦法到比亞迪的地步,但已震撼市場。
另外,「中國的蘋果」小米在3年前宣佈跨入電動車產業,投資超過人民幣100億,今年推出首款電動車。從比亞迪、華爲、小米的例子,可以看出中國企業的執行力。
蘋果推出Vision Pro、做摺疊手機,是否看錯趨勢?
蘋果另外一大失誤是看錯趨勢。原本Meta積極佈局元宇宙,佐柏格(Mark Zuckerberg)甚至把公司名字從Facebook轉爲Meta,但一看趨勢不對立刻放棄,轉型投入生成式AI,打造開源式平臺。如今Meta市值大反攻,增加了幾千億美元,成爲最受關注的AI概念股之一。
反觀蘋果推出的Vision Pro、佈局元宇宙,定價高達3499美元,叫好不叫座,只能應用在小衆市場。這很可能是對趨勢的誤判,在不該花資源的地方,放了很多資源,該加強的地方卻沒有加速佈局。
蘋果還有一個失敗的地方,就是宣佈在2026年推出摺疊手機。摺疊手機早在中國造成熱潮,華爲囊括近4成市佔率,韓國三星也很強。假如蘋果現在纔要進入,且後年才推出產品,要如何有競爭力?
蘋果放棄造電動車給的4個啓示
當前蘋果最大弱點,在於缺乏獨特的AI策略,微軟、Google、亞馬遜均大力佈局生成式AI,但至今看不到蘋果在AI有具體行動。
由以上例子可以歸納4點:
1.企業對趨勢掌握非常重要。
2.如果錯了要立刻轉向,毫不猶豫壯士斷腕。
3.要把資源放在最重要的趨勢上面。
4.執行速度纔是成功關鍵,而不是技術。
如果說蘋果有什麼做對的話,那就是放棄電動車。現在連馬斯克都承認,中國電動車非常難纏,蘋果還有什麼機會?早點出場,至少不會變成明日的笑話!
※本文由商周.com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