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滑信託被“叫停”,銀行理財何去何從?
導語:長期看,嚴監管有利於倒逼銀行提升投研能力,在資產配置策略上更加精進。
01 理財產品“淨值穩定術”
2022年11月中旬,債市開始一波寬幅回調,一直延續到轉年3月。那段時期,理財收益率明顯下降,甚至其中不少產品“破淨”。個人投資者則一度談“理財”色變。
理財的主要投資者,是廣大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普通人羣。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來自於存款戶,把理財的安全性放在優先級最高的位置上,承受回撤的能力較弱。
爲了迎合投資者訴求、謀求淨值穩定,一些理財子公司與信託合作,進行專戶理財。
作爲對抗債市波動的新工具,依靠信託的平滑專戶,被稱爲“平滑信託”。平滑信託通過調節產品間的收益,能夠幫助理財產品保持淨值穩定。
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在各理財產品披露的前十大資產中,持有較多信託計劃的主要有平安理財、信銀理財等股份行理財子公司。南銀理財、渝農商理財等城商行理財子公司,也有不少參與其中。
依託協同優勢,上述股份行理財子公司,與集團內兄弟公司,如平安信託、中信信託等,會進行較多合作。
每款信託的資金,可能來自不止一款理財產品。這就使得與理財的合作的信託產品,規模大增。
舉例來說,某信託產品P,可同時被一家理財公司的多款產品持有。從名稱上也顯而易見,諸如日開2號、定開3號、定開5號、定開8號等此類。
並且,每款理財產品下面,還有多個子類。若全部算上,持有同一款信託產品的理財產品數量,可多達100只以上。
02 平滑信託,如何操作?
平滑信託如何操作?
在多款理財產品的資金支持下,信託產品會把超出業績比較基準的超額收益,放在同一個信託專戶裡。
當理財產品淨值出現較快下行,信託便把專戶產生的超額收益,填補到理財產品裡去,以保持該理財產品淨值穩定。
如遇到類似2022年11月那樣大規模的債市回調,這樣“以豐補欠”的方式,就能幫助理財產品安然度過波動期。
當時,也正是在平滑收益的依託下,加之債市向好,居民對於理財產品的恐懼得以消解,理財規模開始逐步恢復。
信託與理財,看似實現了雙贏。但同時,該模式的合規性也遭遇詰問。
2018年出臺的資管新規,曾明確提出“三單管理”要求。即每隻資管產品必須單獨管理、單獨建賬和單獨覈算,以實現向淨值化轉型。
平滑信託的模式下,理財產品雖然看起來符合三單管理,但由於通過信託間接實現“資金池”運作,免不了在產品之間調節收益的嫌疑,更有違資管新規的初衷。
03 “叫停”後,誰最受影響?
業內人士透露,目前監管層已關注到該模式,要求理財公司暫停此類業務。
據媒體報道,或存在部分銀行理財,將平滑信託積累的收益讓渡於新發的小規模產品,釋放收益、提升業績後以此攬客。這樣的業務模式,有違資管新規產品淨值化管理的要求,屬於較爲隱蔽的灰色地帶。
接下來,信託產品的管理或會被“嚴監管”——不僅不允許新增,存量的產品也會被納入監管範圍,不允許平滑信託繼續運營。
如新政策出臺,受影響較大的,將主要是股份行理財公司和部分投研能力相對的小銀行。
2023年末佔據理財市場前三位的公司,分別爲招銀理財、興銀理財、信銀理財等股份行理財子公司。而六大國有行理財子公司,只能屈居其後。
可見,這幾年理財市場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些股份行理財子“取勝”的方式,各有千秋。即便沒有違規使用平滑信託,但一般而言,它們確實在打法上的創新性更高、主動性更高,難免有些會被質疑“監管套利”。
儘管資管新規已出臺近6年,但實操中,各類資管產品仍有相當程度上的不透明空間,給監管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今年2月曾傳出,理財通過保險通道持有協議存款的做法,今後將受到限制。或許從監管角度出發,在該模式下,存款仍然在金融體系內“空轉”,並未真正助益實體經濟。
業內人士大多認爲,監管“叫停”,有助於銀行降低資金成本,但也給銀行吸收存款加上了難度。某些吸納存款本就艱難的銀行,日子更不好過了。
如果再失去平滑信託,爲理財創造高收益的“工具箱”內,可使用的工具變得更少。收益波動率加大,理財產品的“信仰”也將受到挑戰。並且,長期看,收益率還會有所下降。
資管走向“真·淨值化”,是必由之路。但對於還未適應淨值波動的個人投資者,如何面對理財產品波動加大、收益下降、還不保本的現實,恐怕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04 理財還有哪些“大招”?
隨着監管越來越嚴格,理財提升收益率可用的工具,似乎不多了。
但如認真“挖潛”,理財子公司仍有文章可做。
比如,對比公募基金和保險產品,銀行理財在資管市場的優勢,主要在網點和客羣。
銀行是網點最多的資管機構,是金融體系的毛細血管,經年累月,已滲透進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對銀行有堅固的信任感。
基於這樣的信任感,理財子公司仍可抓住“絕對收益”的定位,做多低波動的穩健產品,少量佈局中高風險的混合類和權益類產品。
這也是理財子公司謀求生存的差異化哲學。
除了已被監管關注的協議存款和平滑信託,理財還可與多類資管機構進行主動管理類的合作,多方面藉助其擅長之處,幫助理財產品實現穩健運作。
比如,券商具備權益類產品的投研能力、銀行體系內則有債券交易的豐富經驗、基金可主動發揮擇時和槓桿策略、保險資管對長久期穩健管理頗有心得……通過委外合作,理財可遴選出優質的機構,共同探討與創新更多合規產品。
此外,理財背靠銀行體系,可充分對接銀行優質客戶的融資需求,將表內需求轉到理財,以獲得更確定性的收益。
依託銀行風控系統篩選出的客戶,可對其長期跟蹤從而接觸到基礎較好的直接融資項目。這也是其他金融機構難以匹敵的優勢所在。
“資產荒”+嚴監管的當下,理財再次走到十字路口。何去何從,恐怕不止是各大資管機構,正在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