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調查臺灣學生「數學焦慮」 也是全球第3

PISA報告評比顯示,臺灣學生數學、閱讀、科學素養排名均較2018年進步。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二○二二年PISA成績日前出爐,臺灣學生數學能力上升至世界第三,僅次於新加坡與澳門,但臺師大衍生教育新創企業數感實驗室卻示警,指臺灣學生雖交出漂亮的能力成績,但背後數學焦慮指數亦同樣高居世界第三;教育部長潘文忠也坦言,臺灣學生確實高成就亦伴隨高焦慮。

數感實驗室指出,臺灣學生交出漂亮的數學能力成績,卻也有着高度的「數學焦慮」。根據PISA調查,通常數學焦慮高的國家,學生成績多較差,但若以OECD平均成績四七二分爲基準,教育表現好的國家多都在基準線以上,此時便會發現,臺灣學生能力雖高居第三,數學焦慮指數同樣位於全球第三,僅次於西班牙、日本。

數感實驗室分析,臺灣學生可說既焦慮但成績亦好,背後原因可能是學生需投入較多練習時間以換取成績,或普遍認爲數學成績等於數學能力,且考試時間短,但題目數量多,因而有「大家考試都還OK,但大家都怕數學」的現象。

北投國中數學老師林柏嘉表示,高成就伴隨高焦慮一直是東亞周邊國家的狀況,主要在於東亞家庭重視教育,而學生的學科表現又和升學緊密連結,學生無論能力好壞普遍都存在焦慮感,能力好的學生憂心被超越、被比下去,能力中後段的學生則怕追不上同儕。

林柏嘉坦言,社會觀念很難扭轉只能嘗試改善,如過去基測曾經採用六十分制,但逐漸演變成會考的等級制,就是希望模糊化分分計較的心理,也確實有助於緩解升學壓力。

潘文忠表示,亞洲家庭通常求好心切,也希望子女表現好上加好,一定程度上造成學子內心焦慮,臺灣學生確實是高成就、高焦慮。

潘文忠說,「過去的數學對學生打擊確實很大。」但新課綱已考量到學生志向不同,將數學科拆分爲A、B版本,如理工傾向的學生跟人文社會學科生即有不一樣的數學需求,讓學生不會均採用一樣的難度,「選擇需要的數學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