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改命必做的1件事,建議你從現在開始(希望你不會後悔太晚看到)

之前,鄧紫棋在某節目中說的一句話,上了熱搜。

節目組給歌手歐陽靖出了一道題,問他:

如果這是最後一次和好友鄧紫棋見面,你會對她說什麼?

他想了一會,真誠地說道:

“可能你常常覺得自己不夠,不夠你心目中的標準,沒關係的,不夠也不是問題。”

一直以來對自己要求完美的鄧紫棋,聽完歐陽靖的鼓勵,坦言:

“人有時候要承認自己不夠,也是一種勇氣。”

聽完他們的對話,我深有感觸。

生活中有很多人,每天都過得小心翼翼,怕犯錯,怕自己不完美,終日內耗焦慮。

不允許自己犯錯的人,會覺得“無論什麼事都必須獲得100分的結果,否則就是失敗”。

而事實上,對待所有的事都追求滿分,並不現實。

犯錯≠失敗。

一旦“絕不能犯錯”的思想過於強烈,就容易堆積壓力,造成情緒崩潰。

生活中所有的擰巴、疲憊、敏感、不自信,大部分都是因爲:

我們不允許自己犯錯。

而當你試着練習“允許自己犯錯”這種心態後,也許你會發現:

“原來,人生並沒有我想的那麼糟糕。”

那我們具體可以怎麼實現呢?

今天,壹心理想和大家聊聊:如何允許自己犯錯。

不允許自己犯錯,短期內看似乎是很積極的一種心態;

而長期來看,其實會不斷吸食你的精神能量,讓你不斷自我懷疑,極度缺乏安全感。

就像有網友分享的:

工作時間久了,容易得“怕錯症”,每天都過得很緊繃。

一篇稿件,雖然已經仔細琢磨、反覆推敲了,還是遲遲不敢交,因爲怕哪句話不夠完美,看的人不喜歡怎麼辦;

接了一項任務,開會時認真聽一遍,回去後本子記一遍、再審覈N遍,但在彙報時,還是會緊張到發抖,怕漏掉一個萬萬沒想到的關鍵點......

無論做什麼事情,總怕自己做得不夠好,稍微有點瑕疵就覺得自己犯了天大的錯,反覆糾結。

而這並不意味着你做什麼事都會很成功。

甚至很多時候,還會爲了避免犯錯、避免失敗,錯過更多寶貴的機會。

這就是“完美主義”的顯現,過於“害怕犯錯”“恐懼缺憾”,也是一種“病”。

喜劇演員馬麗,在一次採訪中透露,因爲對自己要求太狠,逼到自己患上重度抑鬱。

別看她在舞臺上精神飽滿,似乎有用不完的力量,然而在私下,她卻十分焦慮與害怕;

以至於無論是自己拍過的電影還是其他作品,都不敢看,生怕看見自己哪裡演得不夠好。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高蘭·沙哈博士說過:

“這是一種‘流行病’,我們所處的社會對人們提出的要求就是不斷做出成績。”

這些完美主義者們,即使事情最終圓滿地完成,也還是不會快樂,TA們更在乎的是:

“那又怎麼樣呢?”“接下來的事情能成功嗎?”

TA們總是對自己提出過高的要求。久而久之,便會積鬱成疾。

在造成抑鬱的原因中,有一種不爲人知的潛在心理機制,就是“追求完美”。

因爲追求完美,容易引發抑鬱症,而進入抑鬱狀態後,往往會進一步追求完美;

如此一來,便進入了惡性循環。

人生是用來盡情體驗的,不是用來演繹完美的;

愛自己的前提,是允許自己犯錯。

現實中,遇到問題我們的確需要反思和改進,才能更好地成長。

但反思,絕不是自我否定。

那些真正困住自己的,也根本不是困難本身,而是自己一遍遍的負面暗示和自我否定。

《完美主義扼殺效率》一書中指出:

完美主義,並非一種性格,而是習慣。

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很多完美主義者都容易內耗和抑鬱,TA們力求事事完美,不允許自己犯一丁點的錯。

然而,根本沒有十全十美的人生,生活本就是一場不完美的旅行。

唯有心態改變了,習慣纔會跟着改變;習慣改變了,性格纔會跟着改變;

一旦你的性格改變了,人生的走向就可能完全不同。

心理學中有一個“犯錯誤效應(pratfall effect)”,指的是:

身帶小錯誤或不足的人,往往會更富有吸引力。

完美無缺的人,在社會生活中反而不太受人歡迎,因爲太過完美無瑕,會給人不真實的感覺,讓人敬而遠之,有時候還會讓別人覺得自己很挫敗。

出於自我保護的目的,大部分人往往不喜歡靠近太完美的人。

人際關係中,最討人喜歡的,反而可能是聰明而帶有小缺點的人。

看似優秀的人,在不經意中犯點小錯誤,會讓人覺得:

原來聰明的人,也會和別人一樣會犯錯呀。

如此一來,反而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沒有完美的人,只有不斷在試錯中成長的人。

被稱爲“積極心理學之父”的塞利格曼博士說:

“有時候遇到難解決的問題,一定不能傻乎乎地一條路死磕到底;

而是要首先接受“不可能”這個現實,然後,迂迴變通地想其他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

比如:你想像雄鷹一樣展翅高空,但是人的基因顯然不支持你學會這種技能,就算你花一輩子來練習,也不可能完成這個目標。

但是,如果你能早點接受這個現實,你就可能另闢蹊徑,發明出飛機這樣的飛行器,讓自己用其他的辦法實現飛的夢想。

所以,與其不停糾結而阻礙自己,不如換個角度看自己。

在一次次的錯誤總結中,我們會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和生活方式。

歌德曾說:生活裡重要的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結果。

每天學習、工作中,不允許自己放鬆、更不允許自己犯錯,是我們在進行一場漫長的“自我PUA”……

因此,只有允許自己不那麼完美,纔有機會遇見更好的自己。

生活中即使一時選錯了職業,看錯了人,也沒有關係;

不要苛責自己,更不要拿刀子反過來戳自己。

在裂縫中拼命生長,一樣會開出新的花。

爲此,我想和你分享3個方法,希望你學會爲自己鬆綁,走向更好的人生:

a.扔掉心中錯誤的放大鏡,提升“容錯力”。

看到有位網友,因投資上的決策失誤,造成了一些不可避免的損失;

因此她一直在懊惱悔恨,覺得自己犯了個特別愚蠢的錯誤,耿耿於懷好幾年:

她一直想,如果當初決策沒做錯,現在自己的生活不知好多少倍。

其實,這屬於一種客觀性錯誤,我們無法完全靠人爲去避免;

最有效的方法不是一直放大這件事情的結果,而是總結經驗,更好地突破壁壘。

心理學中,有一個詞叫“容錯力”。

指的是一個人對非原則性錯誤的包容能力。

容錯力高的人,比起犯錯後的崩潰、焦慮,TA們情緒更穩定,行動力更強,會得到更好的經驗。

一般來說,容錯力越高的人,內心越鬆弛,相對更容易幸福。

適當練習自己的容錯力,允許他人犯錯,更允許自己犯錯,也會讓關係更加美好。

扔掉心中錯誤的放大鏡,不要擴大自己的錯誤,不必事事追求完美無瑕。

b.改變不合理信念,建立自信。

一位朋友曾分享過這樣的經歷:

她父母學歷很高,所以她一直覺得自己也應該如此。

但偏偏,她對學習不感興趣,更喜歡跳舞。

因爲常常“不務正業”,她花了7年時間纔讀完大學。

這期間,她覺得自己很失敗,而陷入抑鬱。

一方面覺得自己應該好好讀書纔對得起父母,纔是“有用之人”。

一方面,她又很想在自己喜歡的事業上發光發熱。

後來,她的心理諮詢師對她說:“你要試着改變不合理的信念。”

包括絕對化思維、過分概括、以偏概全、全盤否定等。

比如:

不要去迎合社會或他人對自己的要求和期望,不要因爲達不到別人的目標而自我否定;

不要只將目標集中在消極的一面,而是積極挖掘自己其他方面的優點和成果;

不要對自己樹立過高的目標,這會讓你不斷被現實與目標之間的差距擊垮;

如果沒有達到預期的那樣完美,也沒關係,如果達到了,就盡情爲自己鼓掌。

生活中,我們首先要接納真實的自己,將原有的自卑轉化爲自驅力;

然後用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來自我成長,一步一步建立自信。

即使技不如人又如何,即使自己速度很慢又如何,只要不斷給自己建立自信,最差的結果,不過是大器晚成。

c.培養成長型思維

《思維模式:新成功心理學》中,作者指出:

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與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是人類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類型。

固定型思維是,只相信我們固有的才智與能力;

有這種思維的人,比較傾向於迴避挑戰與失敗。

而成長型思維則是:相信通過練習、堅持和努力,會有成長的無限潛力。

有這種思維的人,能夠沉着應對挑戰,不怕犯錯,也不怕難堪,而是專注於成長的過程。

固定型思維更關心別人如何看待自己;而成長型思維模式則更關心自己能否自我提升。

敢於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允許一切發生,見招拆招,才能成爲你自己。

武志紅老師說過:人生,本來就是一個巨大的試錯場。

不犯錯,怎麼會找到正確答案;不犯錯,會錯過更好的自己。

接受自己身上那些灰暗的部分,原諒自己的遲鈍和平庸。

允許自己出錯,允許自己偶爾斷電,帶着缺憾拼命綻放,這纔是成年人蛻變的最好方式。

祝你今天也能接受真實的自己,真正地愛自己。

世界和我愛着你。

作者:青允、一顆多肉

編輯:笛子、Jessica

圖源:pexels

“錯誤是成長的階梯,而不是失敗的標誌。”

如果你也總是不敢犯錯,難以接受失敗和難堪,並因此感到了焦慮和壓力,不妨加入壹心理療愈互助羣——【情緒加油站】。

在這裡,你可以免費學習【470個心理學療愈小妙招】,改變固有思維認知,培養成長型思維,用全新視角看待問題;可以與羣友溫暖互助,學會包容和接納自己,成爲一個更加自信、更有力量的人;還可以免費觀看心理諮詢師乾貨直播課,與諮詢師實時互動,獲得專業心理指導,允許一切發生,體驗生命更多可能性!

立即點擊海報,免費進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