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亞汽車放棄更高股比:進退之間那些”小算盤”

在內卷嚴重的緊湊型SUV市場,自主、合資品牌都鉚足了勁發力,畢竟稍有鬆懈就有可能被排除在榜單之外。

撰文丨陳景儒

責編丨指紋

設計丨PinZow

在其他合資品牌忙着攻城略地擴大市場時,韓系品牌起亞汽車卻以股權變更一次次衝上頭條。繼與東風汽車集團“離婚”後,悅達起亞的另一大中方股東悅達投資也說“不玩了”。3月1日,悅達投資發佈公告稱,公司放棄參與悅達起亞本輪增資,增資後悅達投資持有悅達起亞股權比例將由25%降爲4.2%。

出人意料的是,悅達投資放棄部分將由江蘇悅達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出資,而不是傳聞中的韓國起亞汽車。 此輪增資後,起亞汽車和悅(參數丨圖片)達系持股比例仍然爲各50%。 此前,有傳聞稱,起亞汽車欲謀求對悅達起亞的控股地位,但按目前來看這一情況或將不會發生。 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人都針對此事展開了探討。

悅達投資:恕不奉陪了

起亞汽車在中國的合資歷史可以追溯到2002年,當時韓國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與江蘇悅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東風汽車公司共同成立了東風悅達起亞汽車,三方股比分別是50%、25%和25%。不過,東風汽車公司在去年底已經掛牌轉讓所持東風悅達起亞25%的股份,當時接盤的是江蘇悅達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權轉讓完成後,股權結構變爲起亞株式會社、悅達汽車集團、悅達投資各持有50%、25%、25%。

今年2月7日,韓國起亞株式會社與鹽城市人民政府、江蘇悅達集團簽署擴大投資協議,通過擴大投資、導入新車型、發展新能源汽車等方式,迅速提升整車銷量及產能利用率。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作爲投資方之一的悅達投資卻不參與增資。 悅達投資公開表示,考慮到目前國內汽車行業競爭激烈,及本公司新項目投資資金需求,所以放棄參與本次增資。 至此,新公司股比爲起亞株式會社、悅達汽車集團、悅達投資各持有50%、45.8%、4.2%。

事實上,悅達投資放棄對悅達起亞的增資,也是基於汽車行業當下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做出的決定。 數據顯示,自2016年創下近65萬輛的年銷量紀錄後,東風悅達起亞就開始走下坡路,至2021年,年銷量僅剩15.8萬臺,並且下滑的趨勢仍未停止。 銷量持續下滑使東風悅達起亞經營業績每況愈下,自2017年至今,東風悅達起亞在不到5年的時間裡累計虧損90.35億元。 毫無疑問,東風悅達起亞深陷發展窘境正是悅達投資收縮戰線的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新股東悅達汽車集團是去年6月份才成立的,悅達集團持有70%股份,鹽城市國有資產投資集團持有30%股份。 而在悅達投資的股權結構中,第一大股東江蘇悅達集團持股32%,另外還有多家基金公司持股。 這樣的股東結構也註定悅達投資不敢做“虧本買賣”,冒險增資一家財報連年虧損的企業對股東而言就是不負責表現。

韓國起亞不太給力?放棄謀求控股權

事實上,自2018年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合資股比放開以來,很多海外車企都積極尋求增持合資股比。在合資乘用車股比全面放開的大背景之下,寶馬集團成爲中國第一家將合資企業股權從50%提升至75%的外資車企。

相信很多人都以爲起亞汽車會效仿寶馬集團的做法——提升合資公司股比、爭取新合資公司主導權。但從此次股權變動來看,兩者的股比關係未發生根本性變化,悅達汽車集團與悅達投資爲同一實際控制人,合計持有悅達起亞50%股權,與起亞汽車持有的股權相同。這樣的結果也表明,起亞汽車放棄了謀求控股權的想法。

不過從之前透露的跡象來看,起亞汽車還是希望在華能擁有更大的話語權。一方面國內乘用車合資股比已放開限制,也讓股權變動成爲合法合理;另一方面,現代起亞集團方面多次表示中國是其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會繼續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支持力度,還有就是起亞汽車韓國總部派遣了多位高管到悅達起亞就職。

而起亞汽車選擇與悅達股權對等確實出人意料,但這邊背後更多是利益的考量。 首先,起亞於悅達起亞和寶馬與華晨寶馬不同,寶馬提高股權可以直接獲得更豐厚的利潤劃分,但目前悅達起亞是處在嚴重虧損狀態,起亞汽車當然希望有合作伙伴分擔資金壓力。另外,悅達起亞整個生產與銷售體系大部分都在悅達手中,起亞汽車暫時也離不開中方夥伴在國內市場的資源。 還有,無論是東風公司還是悅達投資的撤出,都不會對起亞汽車造成實質性損失,反正韓方負責出技術,中方負責出資金,這樣更有利於其提高合資公司內部的控制力。

當然,這事還有一方是不能忽視的,那就是鹽城市政府。 衆所周知,鹽城是江蘇省最大的乘用車生產基地、國家級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每年能爲鹽城乃至江蘇省帶來很大一筆稅收。 而悅達起亞對鹽城來說又是非常重要的汽車製造商,所以鹽城是不會輕易放棄悅達起亞的,擁有國資委背景的悅達汽車集團當然願意斥巨資接手悅達投資的股份。

悅達起亞新出路在哪?

不過,當下對於悅達起亞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提振起亞在華銷量。事實上,這幾年東風悅達起亞銷量低迷與韓系車“不思進取”有很大關係。衆所周知,起亞汽車剛進入中國市場時,憑藉時尚外觀、性價比高等標籤贏得不少國內消費者的青睞。

但是最近幾年,主流自主品牌進步很快,並且掌握了各種核心技術,比如比亞迪DM-i、長安汽車藍鯨發動機,吉利CMA模塊化架構等。在自主品牌崛起之後,韓系車遲遲找不到應對的辦法,市場份額自然就被蠶食。

雖然目前在國內市場面臨着諸多困難,但起亞汽車依然頗有信心,並且似乎找到了“救命解藥”。首先是產品層面,起亞汽車要引入更多的新車型。按照今年的新車規劃,全新起亞KX5、新款K3以及新款KX3等車將在國產上市。今年也是悅達起亞開啓電動化的元年,除了將引入HEV混動車型之外,純電動車型起亞EV6也將在今年實現國產,並且2027年之前在國內推出7款純電動車型。

除產品端投放外,悅達起亞還表示將強化營銷活動來塑造品牌新形象。最近,悅達起亞宣佈推出第二季“發現新起亞”品牌體驗活動,通過開展上門試駕和上門養護等創新舉措,讓用戶足不出戶便可隨時隨地享受新車試乘試駕或免費的養護服務。

雖然悅達投資放棄了增資,但起亞汽車和悅達系持股比例仍然爲各50%,兩家企業的股比關係並未發生根本性變化,這也意味着起亞汽車暫時放棄了增持的想法,依然以50%的股權在國內開展業務。當然,這一事件仍未結束,後續起亞汽車和悅達汽車集團的股比談判仍在進行中,說不定又有其他的股比版本出現。不管如何,悅達起亞現在最關鍵的還先想辦法提升業績,只有盈利了才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