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輸液大作戰 衛福部一紙公文替廠商解圍

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指出,目前輸液整體產量相當吃緊,在政府統籌的情況下,廠商在這樣的情況下無法依約交付藥品,也是可以理解並支持的。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市佔率達7成的輸液大廠永豐,因出現重大違規,目前不得生產,爲避免缺口擴大,衛福部透過「國內廠商增產、國外專案輸入」雙管齊下盼緩解,因應國內產能目前爲中央控貨,食藥署發函相關機構,希望在這段時間,對廠商原先供應合約的罰則予以豁免,醫藥界對此多表支持。

永豐公司新莊工廠被判定嚴重違反GMP,其製造許可效期至今年5月 10日,廠商未完成改善並經食藥署同意展延製造許可前,不得生產藥品,而這也衝擊國內輸液需求,以500cc單位換算,永豐的月供應量爲196萬袋,初步推估6月約有110萬袋缺口,7月起則每個月須補足150萬袋。

食藥署週二舉行「第四次國內含葡萄糖、氯化鈉、林格氏液等大型輸注液供應協調會議」會議,會中決議,「永豐公司停產輸注液藥品缺藥期間,爲妥善分配大型輸注液藥品予國內各層級醫療機構,本署請相關輸注液廠商配合控貨供應輸注液藥品,以致無法依原訂採購契約足量或限期內供應藥品者,得檢具佐證資料向醫療機構提出系屬雙方締結契約中不可歸責、不可抗力等聲明,醫療機構應就藥商檢具資料及實際情形,特予考量。」

意即廠商若無法依合約供貨,但有相關證明,盼醫療院所可免除罰則。並已行文藥師公會全聯會、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臺灣基層透析協會等單位。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輸液由食藥署儘量統一調度,但有國內輸液業者反映,一些醫院基於合約,要求廠商增加出貨量,有囤貨意味,但受限供貨合約,廠商也不能不出貨。但如果大家都囤貨,分配上反而不公平,也會更爲吃緊,所以週二開會後,就發函給醫事機構與藥廠,必要時配合廠商配貨。

林靜儀舉例,如果醫院原先合約供應量80瓶,基本上需要多少,叫多少貨,但廠商發現有醫院叫貨量增加,限於合約不得不出貨,雖然沒有強制力,但如果沒有這一紙解釋令,廠商難跟醫院溝通,爲何出貨量無法配合要求。

現在輸液短缺,並非因爲戰爭或疫情,必須由中央統籌,單純是市場短缺所致,林靜儀表示,後續法源會加強衛福部強制力,現在則是讓廠商可向醫院反應,彼此互相體諒各退一步,未來也會啓動價格調整,因應專案進口及國內廠商加班製造成本,待供貨穩定,衛福部也願意就廠商成本,並經由健保共擬會討論。

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說,廠商大部分與大型醫院訂約,若未依約供貨將面臨罰則,但有籤合約的小型醫院較少,目前輸液供應吃緊,有會員反應,每問藥劑部門,都說剩下一週庫存,也許中間會補貨,但若無法確保穩定供貨,醫院當然會緊張。

臺北榮總院長陳威明表示,手術等需求目前都正常。北榮副院長林永煬表示,永豐市佔率高達7成,發生這樣的突發事件,大家都不樂見,醫界將支持,當務之急是把事情處理好,滿足病人需求。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指出,站在醫院立場,可以理解廠商因特殊原因無法供貨,新光采取兩項因應措施,第一是啓動備援,找到替代的合約廠商,目前有不少醫學中心也都是如此,同時等待6月專案輸入的產品補上缺口,不過通常大醫院會有優先供貨權,政府應全面盤點中小型醫院狀況。

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指出,政府對於其他廠商採取這樣的措施可以理解,畢竟現在類似口罩實名制,整體產量相當吃緊,在政府統籌的情況下,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無法依約交付藥品,可以理解並支持。

但黃金舜話鋒一轉,從公會立場來看,永豐這次無法供應生理食鹽水,並不是因爲天災、地震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無法量產,而是廠商生產過程不符合單位進行,主管單位不該協助不法廠商規避責任,違規廠商還是應該受到應有的處罰。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說,解釋令讓廠商比較有理由向醫院反應,彼此互相體諒各退一步。圖/取自藥師公會全聯會官網

對於這一紙解釋令,醫界多表達支持。圖/取自藥師公會全聯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