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不建議炒作【打疫苗N天后孩子死亡】,因爲……

媒體又在炒作一條河南的疫苗負面新聞,#2月齡男嬰接種疫苗14天后死亡# 這個微博話題的瀏覽量已經超過4000萬。

我覺得,任何接種疫苗後出現的健康問題,媒體最好都不要去報道,因爲不管結果如何,報道都沒有意義。

這類負面事件結果有兩種,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巧合,只有極少數是疫苗不良反應。

如果是巧合事件,那就屬於狼來了。反覆喊狼來了,終究會降低公衆對疫苗安全的信心,可能導致接種率下降,感染疾病風險增加,倒黴的還是孩子。

如果確實是疫苗不良反應,在現有技術水平下也無法避免,任何一方都沒有責任,報導後除了引發公衆的焦慮,沒有任何正面意義。業內當然對這些疫苗不良反應知情,也在努力改進疫苗技術,這和是否報導沒關係。

比如脊灰的活疫苗會導致罕見殘疾以及病毒返祖致病力增強,我國也正在用安全的滅活疫苗逐步替代活疫苗(參見:脊灰疫苗有“好”有“壞”,又一個省決定全用“好”苗,你呢?)。媒體去督促國家儘快完成全部4劑疫苗替代,那纔是正事,如果去詳細報道活疫苗導致的殘疾個案則沒有意義。

我國也已經制訂了完全的疫苗不良事件調查/處置/補償流程,按流程走就可以獲得公正的結果。國家層面2008年出臺鑑定辦法,各省也全部出臺了各自的補償辦法。

另一方面,如果是疫苗接種過程中弄虛作假,那倒是應該通過報導加以監督。不過,這種報導不能偏袒任何一方,不僅僅是接種機構/醫生可能有問題,受種者一方也很可能有貓膩。

別遇到受種者貓膩的情況,媒體就選擇性失明。比如,有的孩子其實已經夭折,被家長包裹着裝做健在兒童去打疫苗,幸虧接種醫生警惕性高,否則大概率又是一波疫苗把孩子打死的輿論。

如果你因爲這種報導而對疫苗的信心有所動搖,那就做個測試吧。

測試:有A、B兩種社會讓你挑,你選哪一個?

A社會:不存在疫苗。1000個新生兒生出來一年內要死掉100個(死亡率10%)。由於不存在疫苗,媒體也就沒法報道打過疫苗後死掉嬰兒,老百姓根本不知道疫苗是何物,所以也談不上喜歡或者反感。

B社會:普種疫苗。1000個新生兒有900個接種各種疫苗,還有100個拒種任何疫苗。一年後接種疫苗的900個孩子裡有5個死亡(死亡率5.5‰);拒種疫苗的100個孩子死了10個(死亡率10%)。媒體不去報導拒種疫苗但去世的10個孩子,只報導打疫苗後死亡的5個孩子如下:

甲寶寶打乙肝疫苗後14天猝死

乙寶寶口服疫苗後30天發癲癇

丙寶寶打白百破疫苗後20天全身紫癜出血

丁寶寶打手足口疫苗後次日吐奶昏迷

戊寶寶同時接種麻腮風和乙腦疫苗後1個月突發腦梗

請問:你願意生活在哪種社會裡?你對B社會的媒體如何評價?你如果身處B社會,媒體這樣報導,你還會相信疫苗的安全性麼?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