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困難!逾6成癌友治療後性生活出問題 癌團盼設醫療指引

不少癌症病友關心癌後性生活如何恢復,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供癌友諮詢服務,告訴病友如何使用性玩具,爲保全病友隱私,會談會在隱蔽的會談室進行。記者林琮恩/攝影

癌症平均存活時間延長,癌症病人關注重點,已從疾病治療,到罹癌後的生活品質。癌症希望基金會近期一項調查顯示,超過6成癌症病友,認爲治療後的身心理變化,已讓親密關係受到影響,不少病友難向主治醫師啓齒,選擇至婦產科、泌尿科、身心科就診,但國內缺乏罹癌後性生活治療指引,其他科別醫師不具備腫瘤科治療副作用等專業,而腫瘤科醫師也不知如何處理性生活議題,必須查找資料才能想到解方,讓病友無法系統性獲得幫助。

癌症希望基金會針對所服務的癌友進行調查,發現64.2%病友認爲自己因癌症治療,影響性生活與親密關係,且61.8%癌友缺乏性慾、60.5%陰道乾澀/搔癢,是癌友性生活最大的兩項問題。

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說,癌症病友在治療後性生活,面臨性慾低下、女性陰部乾燥、失眠等複雜問題,而國內多數癌症治療醫師是男性,女性病友羞於開口,癌症醫師沒有處理癌後性生活經驗,病友只能轉而至其他科別尋求協助。

蘇連瓔表示,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路(NCCN)已訂出癌友生理、心理方面性生活指引,癌症希望基金會雖擬定「性福處方」相關手冊,提供性諮詢、輔具資訊、團體課程等協助,但癌友性生活協助不只有性玩具、潤滑液這麼簡單,也涉及「處方用藥處置」,希望由婦產科醫學會等各科別合作,訂出指引,才能保障病人權益與治療安全。

對此,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表示,訂定指引並非不可行,但必須邀集專家、蒐集臨牀實證等,需耗費較長時間,且癌症病友性生活面臨的問題相當複雜,各癌別需要的治療方式不同,例如子宮頸癌患者可使用荷爾蒙藥物,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及乳癌患者,則有使用賀爾蒙方面的禁忌,必須改以玻尿酸治療,或使用潤滑劑、陰道雷射等,改善乾澀問題。

黃建霈說,性生活的問題不僅與器官功能有關,也涉及癌友與伴侶的默契、心理狀態等;由於癌症治療科別醫師,未必理解性生活方面治療如何進行,建議女性癌友可找婦產科醫師、男性癌友找泌尿科醫師諮詢,不過,「醫師不是萬能」,並非每位婦產科醫師都對性學方面有足夠理解,但臺灣就醫方便,建議癌友可多方嘗試。

臺大癌醫分院身心科主治醫師徐勝駿說,癌症病人在性方面的身心治療,與一般民衆因老化導致性能力退化的狀況不同,協助癌症病友治療的醫師、心理師,必須對癌症治療有基本認識,才能知道如何協助病友。

癌症從化學治療到免疫療法,進展非常快速,非腫瘤科別的醫師,必須時時更新資訊,才能找出病友困境,進而梳理治療對癌友造成的身心影響,如失眠、情緒起伏很大可能都是副作用造成的影響。

隨癌症存活率延長,癌友開始關心如何在治療後恢復性生活,病友團體提供癌友服務的區域,新增了性生活輔助用具專區,但藥物開立,仍須由醫療端介入協助。記者林琮恩/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