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罷免回正軌
(圖/羅智強提供)
立法院12日安排協商提高罷免門檻的《選罷法》修正案,引發綠營不滿,還說過去修《選罷法》都是經過充分討論。但事實上,2016年民進黨卻是靠着全面執政強制下修門檻,讓罷免案在全臺烽火連天,也導致政壇動盪不安。
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選舉,都是以得票多寡來決定勝負,確保當選人是多數選民所支持,過去的罷免門檻採取「雙二一」,亦即投票人數必須超過選民的半數,且同意票過半才能通過,就是在避免少數民意否決多數民意。
2014年爆發太陽花學運,傾綠團體發起「割藍委運動」,北中南鎖定多位國民黨立委發動大罷免,但不是未成案,就是投票後被否決。
2016年蔡英文執政,民進黨夾立院多數席次,大幅調降罷免門檻,下修連署比率,還刪除「雙二一」,改爲只要有25%選民投票,且同意票大於不同意即可通過,讓罷免淪爲選輸者的鬥爭工具。
無論是總統、縣市長,還是民代,做得不好,4年後自然會被選民淘汰,民進黨下修《選罷法》門檻,卻讓許多人才剛當選,還未作出政績,就被拿來祭旗,上月剛落幕的基隆市長謝國樑就是最好的例子。
罷免團體提出的理由是謝國樑的政見跳票,且招標與活動爭議頻傳,但謝上任不久,政見是否跳票還未可知,爭議傳言事後更證明多爲無稽之談,儘管最後罷免案未通過,卻已勞民傷財。
既然當選者是由多數選民選出,要罷免也應由多數民意決定,賴清德總統上任後一再喊朝野和解,那就從修《選罷法》開始,讓罷免門檻回到正軌,也讓當選人能好好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