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年俗年味與節日文化教育齊升溫
周慧虹
歲聿云暮年味濃,過年牽動着每個人的心。上月初,中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也意味着,即將到來的農曆蛇年春節,將是我們迎來的第一個世界非遺版春節。
與過年相伴隨的年俗,向來是中國人最講究、最斑斕的文化習俗。從美食到祝辭,從禮儀到民藝,年俗中寄託了親友團聚的美好期盼,寄予了幸福安康的生活嚮往。年俗的背後,涌動的是家的向心力、節日的向心力和文化的向心力。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可以說,以春節爲代表的傳統節日及其相關習俗,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真實寫照。過年,過的不僅是普天同慶,不僅是“家和萬事興”,還需藉此不斷延續文化血脈,凝聚起全社會和諧、團結、向上的精神力量。尤其在這首個世界非遺版春節來臨之際,我們更該因勢利導,做好節日文化教育,讓年味與節日文化教育齊升溫。
讓年味與節日文化教育齊升溫,能夠使更多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多一些瞭解,多一些尊重,多一些珍惜,多一些思考。這不只是有助於增強中華兒女的文化自信,對我們每個人而言,也能更深切地感悟年俗的文化氣息,提升過節質量。相關部門應與社會大衆雙向奔赴,適時開展節日文化教育,增加年俗年味的成色分量。
增強節日文化教育實效,需要做到知行合一。近期隨着年味升溫,一批講述傳統節慶年俗的圖書熱度走高,從民間年畫故事集《年畫傳奇》,到《中國節:一年好景君須記》《不盡長江滾滾流:中國傳統文化十二講》等著作,無不帶領讀者感受傳統農耕文明中年俗藝術的魅力。
與此同時,一些文化機構開發推出與年俗相關的經典研讀智能化應用服務,以文字美、韻律美加深受衆認知理解。類似的讀物出版、服務探索還可更廣泛、深入一些,作爲社會大衆,則不妨利用年節之機多讀、多聽、多看,彼此協同配合,使傳統節日文化知識深入人心。
年節之類的文化既要“知”,更須“行”。對此,社會相關方面適時實踐創新,例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推出“紫禁城裡過大年”“紫禁城上元之夜”等活動,呈現昔日宮廷節日景象,讓沉澱於歷史的傳統節日文化“活”起來。
再如,一些地方的文博部門通過直播講解、虛擬展覽、在線互動等形式,讓沉睡在庫房或展櫃中與年節相關的文物“活”起來。凡此種種,只要大衆樂於參與,就能夠沉浸其中,獲得真實的體驗。如果說,此類參與是表象化的“行”,那麼更關鍵的,人們能將高質量過節的追求自覺見諸行動、融入日常,爲個人不斷成長進步助力賦能。
經典浸潤,以文化人,節日文化教育的功效是深沉而恆久的。只要家庭、學校、社區、媒體、社團組織等多方位聯結,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積極參與、身體力行,與傳統節日如影隨形的文化傳統就能歷久彌新,就能幫助我們看得更遠,也能更好地回答“從哪裡來”“向何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