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原石鑽石”緣何走紅?

參考消息網3月24日報道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3月22日報道,不施雕琢、以天然形態與色澤展現魅力的“原石鑽石(未切割鑽石)”正受到追捧。在追求“內斂光澤”審美的風潮下,人們開始重新審視“原石鑽石”所獨具的“自然之美”。

隨着熱度持續上升,珠寶拍賣會上開始出現高稀有度“原石鑽石”的身影。在日本引發熱議的是2024年12月由每日拍賣行主辦的一場珠寶拍賣會。

拍賣會展出一顆10.84克拉的正八面體“原石鑽石”。正八面體鑽石原石被稱爲“可鋸型鑽石原石”,是鑽石原石中品質最高、最稀有的品種。經激烈競拍,這顆鑽石最終以800萬日元(約合5.4萬美元)成交,爲起拍價8倍。

10克拉原石經過切割打磨後,其重量將降至大約4克拉。行業內的普遍觀點是,此次中標價格高於待加工材料的市場行情,體現出該鑽石原石作爲天然原鑽的獨特價值得到市場認可。

在今年3月14日舉辦的另一場珠寶拍賣會上,數件“原石鑽石”展品也以高價成交。

“能夠親手感知大自然的震撼體驗實在難得。”去年12月競拍成功的三十多歲男子向記者如此表示。他的神情中透着滿足。

保持原石狀態的鑽石完整保留着在地球內部形成時的自然印記,包括正八面體結晶形態、表面特有的“三角座”紋理,以及包裹體形成的朦朧色澤。

從事珠寶鑑定等業務的珠寶顧問原田信之表示:“相較於耀眼奪目的鑽石,現代年輕人更偏好沉穩光澤,這與‘原石鑽石’的特性高度契合。”

一位來自大阪的女性在東京選購了一枚“原石鑽石”戒指。她表示:“‘原石鑽石’既有切割鑽石所不具備的原始美感,又保持恰到好處的通透感,適合日常佩戴。”

利用“原石鑽石”打造全球唯一訂婚戒指的定製服務也已問世。

博報堂生活綜合研究所研究員加藤葵(音)指出:“隨着社會變遷,婚戀市場中‘應該如此’的價值觀逐漸淡化。人們更傾向於追求‘自己想要的’事物。”

在日本作爲訂婚戒指開始普及的“原石鑽石”,對全球富裕階層而言不僅是佩戴品,還是一種代代相傳、用於財富保值的收藏品。因其單位重量價格高於黃金,價值密度更高。這種鑽石正在成爲富裕階層資產配置的選擇之一。

精工切磨的成品天然鑽石雖爲消費者所熟知,但其市場表現持續低迷。究其根源,在通脹長期化的背景下,消費者愈發傾向於節儉消費。而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工合成技術取得突破使得平價合成鑽石崛起,這一趨勢正在對天然鑽石形成衝擊。(編譯/沈紅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