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拜登當總統 對氣候變遷投資意味着什麼?
施羅德環球氣候變化策略基金經理人Simon Webber指出,隨着11月的大選逼近,美國對新冠肺炎的迴應似乎將成爲選舉的主要議題。其他大量的議題也在爭取選民的關注度,而氣候變遷在美國政治議題上往往不像在歐洲那樣獲得高度宣傳。然而,大選的結果對氣候變遷非常重要,尤其是關於政策和相關投資的部分。特別是,兩黨的政策立場截然不同,以至於選舉結果將對受影響企業的投資前景至關重要。
先觀察到,拜登對氣候的承諾與最近推出氣候計劃的衆議院民主黨團一致。可能最重要的是,美國在2050年以前要達到淨零溫室氣體排放(greenhouse gas,GHG),與歐盟在「綠色新政」計劃中的期限一致。
其實設定遙遠的目標日期很容易,但需建立在短期目標實現,才能確保長期計劃能執行,否則這些目標日期也無法實現。拜登的能源政策着眼於再生能源,並制定了一些可衡量的短期目標。包括在五年內安裝五億個太陽能電板,以及六萬颱風力發電機。
民主黨議員制定的計劃提供了進一步的細節,並強調了他們的野心。淨零碳排放的截止期限已經在幾個產業中看到:從2030年開始,新建築需要達到淨零碳排放,新車則是2035年、電力生產則是2040年。
在美國兩極對立的情況下,美國對於中國的貿易態度卻達到跨黨派的共識。另一個跨黨派達成的重要協議,就是投資基礎建設。
新聞報導指出,川普正考慮一項一兆美元的基礎建設計劃,以幫助經濟從新冠肺炎中復甦。主要會聚焦在道路與橋樑,以及5G網路與農村寬頻。
拜登的氣候政策強調,基礎建設是對抗氣候變遷相當關鍵的一環。其中一些政策的目標是減少碳排放:例如,在2030年前達到五十萬輛電動車充電站的目標。
然而,拜登的計劃還包括打造可承受野火、洪水與海平面上升等具適應力的城市,這不僅包括道路與橋樑,還有綠色電網以及改良的水利基礎設施。
雖然這些領域在拜登與民主黨的計劃下會獲得較大的投資,但其他領域可能遭受損失。例如終止對燃料補貼。這可能是與當前政策劃清界線,因爲燃料遊說團體是川普重要的支柱之一。
談到氣候變遷政策,美國兩位主要總統候選人提供了二元選擇。不過,這種兩極化應不會持續太久。共和黨中的年輕成員一直在呼籲領導階層,在對抗氣候變遷方面應採取更大的行動。
不管選舉結果如何,相信之後的行動會能慢慢形成共識,即使目前仍在激烈辯論中。
各州已經意識到需要爲氣候變遷與減少碳排放做好準備。以加州爲例,該州是美國太陽能發電的領先者,2019年有18%的發電量來自太陽能。
其他州也可以善加利用其地理位置。我們看到狂風大作的中西部州逐漸轉向風力發電,因風力發電的成本在這些地區比其他能源發電較低。
而且,拜登與民主黨團都指出,在美國與其他經濟體的就業市場受到新冠肺炎打擊之下,這些氣候政策可以創造就業機會。根據拜登的計劃,前述的六萬颱風力發電機將會是「美國製造」。
如果在拜登領導下,美國也會重新加入2015年的巴黎氣候協定。協定的締約國承諾將全球氣溫上升幅度限制在攝氏兩度。2015年美國在歐巴馬領導下爲簽約國,但川普誓言退出協議。
新冠肺炎將國際焦點從氣候危機重新聚焦在健康問題上。因爲疫情的關係,今年於蘇格蘭格拉斯哥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COP26)已經被延後至2021年11月。
但即使我們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氣候變遷仍在發生。藉由再次承諾巴黎氣候協議,拜登可以持續對氣候變遷做努力,並對全球經濟減碳(decarbonising)挹注動力。
具體地說,我們認爲,如果拜登當總統可見到美歐合作對中國施壓,以履行其氣候承諾。與美國的貿易爭端,以及美國對氣候策略的被動態度,也提供了中國在氣候變遷議題上躲藏的機會。重新正視氣候議題的美國,會與歐洲站在一起,在減碳議題上有更大的影響,並確保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讓我們看一下電動車,以瞭解未來的潛力與變化速度。根據國際能源署(IEA),全球電動車銷售在2019年突破210萬輛,年增率爲40%,但仍意味着電動車只佔全球汽車銷量的2.6%。同時,在美國,汽車與小型車的銷量超過1,700萬輛。
如果2035年的期限成爲法規,在15年內,這些車輛都需要變成電動車。電動車的佔有率從零到2.6%花了15年,下個15年將朝100%的方向發展。
其實不管誰當選,支持能源轉型的經濟論點都會維持,因爲我們目前看到這領域的強勁投資前景。不過,拜登當選的話,尤其再加上民主黨拿下參議院,將對轉型帶來巨大動力。在這樣的情況下,電動車、再生能源、氫能、電池儲能與更多產業的成長展望都會加快,投資人不妨關注。
但最重要的是,國際政治將有更大的結盟圍繞着快速減碳的需求,預期這會爲世界其他地區追隨美國與歐洲的領導帶來推力。然後各產業就有機會成功實現低碳轉型,並帶來投資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