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新生校園“歸屬感”?
本站教育訊
在被調查的學生羣體中,高職高專院校新生入學滿意度最低,爲35%,不滿意的原因集中反映在人際交往困難、學習方式方法不適應、專業不適應三大方面。
新生迅速融入校園生活 作用深遠
“學生的學業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新生入學初期的經歷。”合肥某高校心理研究與諮詢中心主任說,如果在入學初期適應不良,可能導致新生學業興趣淡漠、學習參與度降低、學習成績不佳、人際關係出現障礙、精神和健康狀態不良、沉溺網絡,甚至是中斷學業。
新生的“適應症”問題日益引起高校和教育部門的關注,“今年9月份,教育部就發佈了普通高校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基本要求,包括瞭解自我、發展自我、提高自我心理調試能力,以及性心理和戀愛心理等內容都要求成爲大學生的必修課。”安徽萬通汽車專修學院素質教育中心張主任分析說,增強新生校園滿意度和歸屬感,離不開素質教育中心和教學、管理、後勤等學院各部門的密切配合。
萬通教育 培養新生校園“歸屬感”
學生的滿意度及歸屬感,緣於對學校教育精神的感染和認同。據瞭解,安徽萬通新生一入學即可獲得《新生手冊》一本,對學校的辦學歷程、教育精神、綜合實力、學院概況等等進行詳細的介紹。並在開學典禮上,由校長爲全體新生帶來一節生動的入學教育,闡述萬通教育愛與責任,萬通學子奮發進取、相親相愛的校園精神,讓每一個學生都感覺自己是萬通“大家庭”的一員。
另據悉,安徽萬通自主編制的《素質教育課本》也於2011年投入使用,包括入學教育、品德教育、職場教育三大版塊內容,其中有相當的篇幅針對新生教育而編寫。足見對入學新生教育的重視。
除此之外,在專業教學方面,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上課,還須觀察學生的適應程度和課程消化吸收情況,接納學生的合理意見,在此基礎上調整自身的教學方法,秉着一切以學生爲中心的原則。學生的校園“歸屬感”在點點滴滴中不斷積累,從而推動學院“教”“學”“管”各方工作有效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