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自費藥太貴 醫籲納健保給付
乳癌蟬聯20年臺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一年新增超過1.7萬人罹患乳癌,且死亡率逐年上升。(王家瑜攝)
乳癌蟬聯20年臺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一年新增超過1.7萬人罹患乳癌,並且死亡率逐年上升。醫師指出,晚期乳癌新藥治療費用高,當健保未全額給付,患者常無力負擔,因經濟重擔而停藥,呼籲優先考慮轉移性乳癌病友需求,加速晚期新藥給付。
一名40歲女性確診HER2陽性乳癌,即便經過手術,卻又發生腦部轉移,面臨數次換藥又復發,終於等到新藥問世,接受治療後乳房腫瘤有明顯變小,卻因自費重擔而三度停藥,在用藥改善與停藥惡化的希望與絕望中循環,最後仍不敵病魔而離世。
臺北慈濟醫院副院長暨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張耀仁指出,臺灣乳癌死亡率難以下降有三大因素,首先是臺灣的乳癌發生率高,再者是早期乳癌診斷比例不夠高,不少患者初診斷就是第四期轉移性乳癌,最後是臺灣對於乳癌藥物的健保給付沒有完全跟上國際治療指引,尤其是晚期乳癌患者新藥,自費負擔過重,可能因此延誤病友用藥機會。
過去新藥等待納入健保的時間需要近3至4年,臺中慈濟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林金瑤表示,現在健保給付腳步明顯變快,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一線用藥已與國際接軌,但晚期二線用藥仍需努力,如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早已是國際治療指引建議的第二線治療首選,但在臺灣仍未取得健保給付。
臺灣乳癌篩檢跟早期治療已漸入佳境,晚期乳癌治療同樣攸關死亡率下降與否,醫界呼籲政府重視給付缺口,加速給付晚期新藥,在健保資源有限的情況之下,借鏡韓國癌症新藥給付採部分負擔,是可考慮策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