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耕365/你認爲做公益是捐款好 還是行動重要
圖、文/善耕365
農曆新年將至,已經舉辦了32年共計22屆的「街友宴」,今年仍然持續照常舉行,不過主辦人「刈包吉」廖榮吉表示,今年舉辦完之後,希望能找到接班人,未來持續進行這項街友宴的活動,78歲的廖榮吉也因爲自己的年事已高,加上體力、財力日漸不足的情況下,決定尋找有心人士接續設宴,他開出條件是有耐心、度量,最重要的是有一定的財力,因爲臺灣正面臨着捐款減少的社福寒冬,他說:「沒有錢怎麼做愛心!」
「捐款」確實是最直接、最普遍的一種公益行爲,但也是最常受到輿論的批評和審視,所以在「爲什麼我們總是對公益嚴格,卻對信仰寬容!」(http://npost.tw/archives/39553)裡面提到了,受到捐贈的單位或團體,都應該要做到各項財務的公開、透明化,清楚說明每筆金錢的流向,誠實坦率的面對大衆,纔不會到最後淪爲私人的斂財工具,也能讓每個人在面對捐款機會的同時,可以更安心、更信任的,完成不一樣的思考和選擇。
早在2014年8月,1111人力銀行的「企業社會責任暨上班族公益行爲調查」中顯示,就有將近4成的受訪民衆所任職的企業,有在推動或鼓勵員工參與公益活動,而其中又以捐款捐物資(66.94%)佔比最高,其次還包括有:弱勢族羣的陪伴照顧(47.58%)、捐募發票(34.68%)、急難救助、探訪(25.81%)、定期捐血活動(22.58%)…等類型的公益參與。另外在受訪民衆中,有高達8成6進一步表示,自己本身就有參與公益活動的習慣,其中的35.48%受訪者更直言,是受到公司正面鼓勵的影響後,纔開始養成這項強化善行的舉動,而在深入探討受訪者們,個人偏好投入的公益活動性質時發現,以「捐款支助」(40.38%)獨佔鰲頭,其次分別爲「勞力陪伴」(22.40%)和「捐贈物資」(22.08%),證明了「捐款」仍是目前最爲熱門的公益參與項目,所以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幫助一家社福團體,到底是該出錢還是出力比較好呢?或許捐款是一項實際又直接的幫忙,但是無法量化的參與與愛心,所造成的影響力又該如何評估呢?
微公益,出錢好還是出力好?
「微公益」是中國大陸的用語,是從微文化的觀念下延伸出來的,主要是說明從微不足道的公益小情開始着手,強調積少成多的成效,透過這樣的微公益模式,讓更多人意識到做公益、付出愛,不見得要很有錢才做得起,個人的力量或許很微薄,但如果能集合羣衆微小的力量,相信也是能夠照顧到需要幫助的人,甚至創造善的無限循環,而造就出不同凡響的影響。
先前就有人以「微公益,出錢好還是出力好?」這個主題,作了一次小型的調查發現,認爲捐款(出錢)好的受訪者說,既然說好是要隨手做公益,限制的門檻不能太高、太複雜,就像小額捐款或是零錢捐這類型的活動,每個人都可以參與,以量取勝、積少成多,另外,捐款可以救急需、救窮苦,就像「愛心營養午餐」、「老人送餐」,可以提供所需的營養,改善貧困孩子及老人們的身體狀況,是實實在在、標竿立影的改變。」而認爲參與(出力)重要的人則表示,做公益的實質意義,就是要宣揚一種大愛的精神,雖然捐款很實際,改善效果也好,但是如果能真正讓自己參與其中,在自己感動的同時,也能帶動感染其他人的影響力,這樣可以在更大範圍內,將公益的正能量發輝到最大,不斷的延續傳遞下去。
2016年7月9日,阿里巴巴集團的主席馬雲,出席全球XIN公益大會的時候,公開說明爲何在2014年雲南地震只捐了100萬,卻在2011年日本311地震捐出300萬,他說:「公益需要的不只是錢,今天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任何國家、任何災區,不會因爲你捐出去的一點點錢而發生變化,你捐了錢,是你自己發生了變化;因爲你發生了變化,世界纔有可能發生了變化。捐款真正發生變化的不是災區,而是你自己。」(自由時報,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758272)阿里巴巴集團在2015的一年裡,一共捐了超過2億人民幣作爲公益基金,一開始他以爲只要有錢的話,做公益就已經很足夠了,但很快明白一個道理,光有錢是遠遠不夠,公益還需要大家花出時間、熱情、智慧去參與。他說,公益與慈善的差別在於,慈善需要的是給予,而公益需要參與,公益不是要看花了多少錢,而是看你喚醒了多少的愛心,因爲每個人狀況不同,未必都有能力去做慈善,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可以去做公益、參與公益。
所以在2017年12月1日,在阿里巴巴合夥人的第一個公開會議上,馬雲鄭重宣佈阿里巴巴最重要的戰略,啓動阿里巴巴的脫貧基金,5年內投入100億元參與脫貧攻堅,扶貧是授人以『魚』,脫貧是授人以『漁』,致富則是造魚塘,爲脫貧創造條件,所謂「扶人先要扶智」,阿里巴巴推出的扶貧觀念,不是僅僅的捐錢、捐物資,是想要如何把捐募到的錢變成財富,並且讓人們能夠持久地賺到財富,這是巨大的挑戰,更是企業界難得的機遇。因爲社會公益事業不能光光靠幾家企業在支撐,需要有更多同行者的參與,所以比捐錢更重要的,是要能成功喚起人人蔘與,他希望大家都能加入這個計劃當中,他舉例說明:一個貧困地區,不會因爲你捐了5塊錢,或10塊錢而發生變化,但是你個人則會因此產生變化,當你開始轉變了之後,這個社會纔會跟着有所變化,實際上這100億可能解決不了多少的問題,但是因爲100億所帶動出每個人的行動和參與,將可能改變許多貧困所面臨的問題。
大概從1980~2000年之間出生的青年人,在美國稱爲「千禧世代」,這個世代的青年人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他們對於公益的看法,期待更加透明、改變說故事的運作方式,更喜歡把科技跟慈善相互結合,所以他們對於捐款給大型機構沒什麼興趣,他們更想要的是結合自身技能和價值,改變舊有傳播溝通的方式,嘗試改善結構性的政治或社會問題,除了捐款,他們更希望能參與志願服務,把自身的才能與公益目標結合在一起,特別是教育、健康照顧、環境保護這3項議題,更容易得到、引起他們的共鳴。
當這個世代逐漸成爲全球社會經濟的中堅主力後,他們把捐款視爲一個生活方式的選擇,在面對各式各樣的捐款選項和機會的時候,他們會思考、在乎這些捐款後續所帶來的改變和影響,也因爲這種捐款的偏好模式,將逐漸改變過去慈善組織在募款宣傳上的各項運作,這種新思維就是所謂的「行善本身的成因,遠比機構的形象還重要。」而且數位時代與科技所帶來的改變,往往會讓最初因爲新思維加入的捐款人,最後也成爲一個最忠實的推動支持者。
在這個社會上,不論是哪一個世代的人、也不管是贊成「捐款好」的人,還是支持「參與重要」的人,雖然大家所主張的方法,所追求的過程或許都不盡相同,但是大家還是都有一個共識、一個共同的理念,就是不管是捐款還是參與,只要能真正、有效的去幫助到別人,這就是一種暖心的幸福,所以仍還是有許多的志工,不遺餘力的以行動參與公益活動的方式,來成就更多的公益事務,因爲他們相信「將每一個人微小的力量團結凝聚後,所帶來的影響和改變將不可限量。」
善耕雲端找公益,服務學習真E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