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平板平臺 因材施教

針對日前聯合報報導指出「生生用平板/非所有教學都適用」,及去年偏鄉學校開機率偏低等二項議題,筆者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平板、大屏、單槍投影、數位學習、AI軟體平臺等,這些工具本非萬能,當然無法適用於所有科目。就像老師一樣,無法一位老師教所有科目,我們應該瞭解這些工具的用途與侷限,在適當的領域正確使用這些工具,來幫助學生學習與提升教學效率。

二、善用個人化載具與軟體來因材施教,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國內外許多研究已證實,舉國內最近的分析爲例:根據國教署去年十二月扶助學生學習的「科技化評量」結果顯示,三個月內使用「因材網」學習超過四小時以上者比未使用者,國、英、數三科的通過率分別高出約百分之十二、百分之十五、百分之十三;去年十四縣市五年級全體學生學力檢測的結果,也顯示善用因材網的學生成績高於不常用的學生。此外,無論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或美國教育部發布的數位學習指引,日、韓、新加坡等國家數位學習推動政策,都很清楚說明要善用載具來推動個人化學習。因此我們要討論的應是如何在適當的科目,降低老師應用的門檻,提供好的支持作爲。

三、目前透過教育雲的OpenID,已可讓師生使用單一帳號及密碼登入六十二個以上的學習平臺或軟體,大量降低使用的門檻,教育部也在因材網上建置了小學至高中的各種領域免費數位內容,並整合國資圖、科博館、國家圖書館等館所之電子書及數位資源,讓教師可以方便備課。此外,今年八月廿二日也公佈了校長的數位領導指引、教師的數位教學指引3.0,及家長數位學習指引等,並同步辦理相關研習,提升校長數位學習領導與教師數位教學的能力。

四、爲提升教師應用載具教學的能力,教育部推動入校入班(手把手)服務計劃來協助教師進行數位教學,由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領航教師,陪伴生手教師進行數位教學,指導課堂軟硬體操作方式及排除問題,併入校示範教學,以提高教師數位學習之意願。偏鄉學校整體的平板月平均使用率(扣除維修與備用平板),也從去年九月的百分之八十四點一提升至今年六月百分之九十九點五,已經有明顯提升。

五、載具的使用是漸進的,日本於二○二一年即已「一生一機」,且推動時把載具視爲一種文具,但實際有效應用還是需要逐年提升的。在過去半年,我帶領縣市的夥伴們去參訪日、韓、新加坡,夥伴們也發現我國的數位學習處於領先地位,各項配套與成效評估機制相對完整,而從各項數據與學習成效的結果顯示,數位學習的推動正穩健的向前邁進,未來政府應該持續優化網路與建置免費的數位內容,並提供在職教師更多數位教學的專業支持。

六、偏鄉教師流動率高,因此常常會是初任的公費教師或代課教師在偏鄉教學,職前教師的師培課程也應隨時代趨勢而強化數位學習相關課程。此外也應多鼓勵代課教師一併參與在職教師的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