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企業對住宅/社會正義應扮演更積極角色
臺灣貧富對立情形不及外國,但青年低薪、資源分配不均、房價高漲等等現象導致青年躺平,不容政府小覷,建議企業設法加薪、有錢的個人可以捐贈給社會,改善所得差距,解決青年人低薪問題。圖/本報資料照片
隨着美國貧富懸殊的惡化,種族對立、社會暴力、治安敗壞事件也層出不窮。有錢人開始通過捐獻進行更多的社會公益。因爲一旦社會治安惡化,危及有錢人的生命,他們下一代進入校園也會受到相當的威脅。如果美國爆發大規模的社會運動,他們的處境將更爲困難。
回看臺灣,雖然貧富對立情形不如美國嚴重,但青年低薪、資源分配不均、房價高漲等等現象導致青年躺平、利用選舉宣泄對社會的諸多不滿,也不容政府小覷。
一般言,醫療、教育、房地產是民衆安身立命的維繫,這三樣產品是不能完全聽任自由市場運作的公共財。香港是個不佳的示範,完全聽任市場機能發揮,以至於房屋單價是臺灣的2~3倍,醫療資源分配不均;教育更是讓大學自設中小學、幼稚園,以至於香港人的競爭從幼稚園即開始。反之,臺灣前兩樣做的很成功,大學學費低廉,人人有機會接受專上教育,全民健保的運作也爲世所稱羨,但是房地產市場卻嚴重失控。
去掉3成的公共設施,臺灣雙北的房價所得比絕對是全球前20名的城市,而隨着半導體的全島設立,臺灣基本上已無低廉房價的淨土。同時,臺灣的社會住宅不到1%,應該是全球前幾低的國家。加上臺灣的超額儲蓄率14.8%,僅次於新加坡,位居亞洲第二。20年前財經官員就信誓旦旦宣稱,會把這些超額儲蓄導入基礎建設、創投、實體投資,而今一事無成,真是令人汗顏。民意代表又有不少是房地產業者,加上臺灣的土地持有稅(地價稅、房屋稅等)不到0.1%,也是房價飆漲的主因之一。
最近,房地產公司、內政部紛紛引用數據指出,房地產價格的高漲,並非生育率偏低的原因。但房仲業者列舉了多數低度開發國家如利比亞、迦納等國,證明高房價也有高生育率的國家。問題是,這些國家正在經濟發展的起步階段,農業、製造業需要較高的生育率來支撐,而且避孕技術可能沒那麼發達。而內政部也指出沒有房子的民衆,生育率反而高於有房子的人。其中的謬誤可能出在以下原因:第一,有房子的人年齡層較高,可能已降低了生育的機率;第二,高房價導致放棄買房子的念頭,可支配所得變相提高,反而有餘力養兒育女。
我們認爲,政府不應該花時間再辯解高房價不是出生率低的主因(當然青年人忙碌、渴望自由也是生育率低的原因)。一個大有爲的政府應該建設更多的社會住宅、制定政策防止企業囤地、地方政府胡亂釋放土地資源,以平抑房價,進而鼓勵青年人提高生育率,纔是關鍵。
所謂「良田萬頃日食三升、豪宅千棟夜眠六尺」,但社會的貪婪,卻造成一些人貧無力錐之地。大家也必須深思,拚命炒作房地產,雖然富甲一方,可能產生的後遺症也不少。其一,導致子女的爭產,現在社會上的房產、遺產糾紛層出不窮,過多財產反而形成禍害;其二,就算子女沒有爭產問題,但上一代提供下一代優渥的財富,是否也斲喪了子女前進的動力?他們衣食無缺,開跑車、擁豪宅,吃喝玩樂,無所事事,難道這就是我們想要的下一代?
我們呼籲社會有志之士爲年輕人着想,企業設法加薪、有錢的個人可以捐贈給社會,改善所得差距,解決青年人低薪問題,甚至成立基金會,協助解決青年低薪、高房價及遏止校園暴力等問題。不要等到年輕人羣起上街頭,再來倉促因應。另一方面,青年人也應該站出來爲自己發聲,給政府與有錢有勢者壓力,來解決青年低薪、高房價及校園暴力問題,如果青年人不挺身而出,爭取自己權益,有志之士也只能空着急而徒呼負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