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住宅應蓋多蓋少? 專家掀論戰
▲社會住宅究竟應該蓋多蓋少?專家學者提出不同看法。圖爲林口選手村社會住宅。(圖/新北市城鄉局提供)記者葉佳華/臺北報導
爲落實居住正義,總統蔡英文推動社會住宅政策,喊出8年要完成20萬戶的目標,其中12萬戶爲政府直接興建。根據營建署最新統計,全臺空屋數已突破120萬宅,有學者擔憂,興建社會住宅恐讓市場供過於求問題更爲惡化,但也有專家認爲,廣建社會住宅確實必要,長期來看有望穩定房市。
根據內政部最新公佈社會住宅推動進度,截至2月14日爲止,已完工社宅2514戶,其中臺北市507戶、新北市1727戶、桃園市225戶、高雄55戶。正興建中的社宅包括臺北市5022戶、新北市4620、桃園市1003戶以及高雄55戶。
預定2020年全臺社宅數量可達4萬1937戶,其中臺北市達1萬6067戶、新北市9815戶、桃園市4538戶、臺中6695戶、臺南680戶、高雄355戶,以及其他9縣市的3787戶。▲最新社會住宅推動進度。(圖/記者葉佳華製表)但根據營建署最新每10年發佈1次的2015年「住宅狀況抽樣調查」統計,全國住宅約有849萬5千宅,其中空閒住宅數增加至120萬5693宅,約佔整體14.19%,10年來空閒住宅比率相較於2005年,還增加0.27個百分點。
對此,前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表示,社會住宅本來就會壓縮到市場正常的需求,一旦社會住宅量太多,對於整體市場當然有影響,他強調,基於社會發展,社會住宅一定要做,但政府應該透過市場的調查去了解真正需要的量是多少,而不是爲了政績而不惜代價的蓋,「資源不能這樣濫用!」
莊孟翰也指出,目前臺灣面臨少子化、高齡化問題,更何況臺灣空屋、餘屋量龐大,像是合宜住宅或與企業合作,推動資產活化,這些都應該納入社宅規劃,「否則後面的空屋、餘屋問題,或是政府沒有能力管理社會住宅時,那該怎麼辦,這個是我們要去思考的。」
反觀,房仲全聯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則表示,「社會住宅一定要優先廣建」,他指出,一般業者多認爲興建社會住宅將提高供給量,進而影響銷售價格,但以目前臺灣社會住宅存量不到1%,「實在太低」,理想程度應該是要落在3~5%。
再者,李同榮認爲,政府若大量興建社會住宅,提高供給量,長期來講可望舒緩都會區的租金價格,不僅穩定房市,也能可消除民怨,「最起碼能讓都會區的上班族、弱勢族羣,有房子可以租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