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以恢復民間往來緩解臺海危機

旺報社評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冠疫情後首次出國訪問中亞,人大委員長慄戰書先後訪問俄羅斯、蒙古和韓國,副主席王岐山赴英國參加女王國葬。大陸領導人恢復外訪,代表北京在疫情威脅下,已做好恢復正常國際交流的準備。臺海陷入前所未有的緊張,如何趁此機會重啓兩岸民間交流,對兩岸和平大局產生正面作用,兩岸學界與智庫應超前部署,提出切實有效的政策建議。

做好恢復交流的準備

如果不是傳染力更大、免疫逃逸能力更強的Omicron變種病毒出現,今年初大陸成功舉辦北京冬季奧運後,就會開始逐步鬆綁防疫政策,並對外恢復交往。從大陸最高層外事活動可以看出:冬奧期間,習近平等中共七常委進入「冬奧閉環」出席開幕式並與普丁等外賓會面,閉幕後至少14日未出現在公共場合,相信在遵守隔離規定。此後3個多月內習近平、李克強等都僅以視訊方式參加國際活動。

冬奧結束後,香港Omicron達到高峰,並傳入上海造成2個月封城,在嚴防死守、防疫優先的政策主導下,除了主管外事的楊潔篪、王毅頻頻出訪、國家副主席王岐山赴韓國、菲律賓短暫出席首腦就職典禮之外,其他大陸高層領導人全部暫停了線下外交活動。不過,大陸將冬奧「小閉環」模式應用至接待外賓,如美國副國務卿雪蔓、美國氣候代表凱瑞、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都以「點對點」快閃式訪問大陸,但僅在北京停留,而且無法與大陸正國級領導人見面。

大陸6月發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九版)》,將入境隔離時間縮短爲「7+3」,大陸領導人外訪鬆綁。6月底習近平率團離開中國大陸,赴香港參加迴歸25週年慶典,同樣採取「小閉環」、「點對點」模式,不僅乘高鐵往返、不在香港過夜,據港媒披露與習同場的當地政商知名人士亦要求提前集中隔離。不過,對比習近平離開香港以及抵新疆考察的時間點,中間11天沒有公開活動,說明此次訪港回程後,習近平也按照《第九版方案》的最新標準接受檢疫。

隨着習近平疫後首次出境行程順利落幕,大陸外事活動進一步排除疫情干擾。例如7月底印尼總統佐科威訪問北京,並當面向習近平發出回訪邀請,預示着習近平11月赴印尼參加G20峰會幾成定局;再如多間國際媒體透露G20拜習會基本成局、北京邀請多位歐洲領導人二十大後訪陸等消息。再觀察此次習近平訪問哈薩克、烏茲別克並出席上合峰會,雖因防疫考量未參加峰會多邊晚宴,但此次上合峰會上,無論是最終的宣言,還是中方發言稿,都已基本不再着墨於防疫,而是轉向疫後民間交流與加強供應鏈合作。

香港先行先試助復甦

大陸高層領導人恢復正常外事活動,是準備重啓國門恢復國際交往的訊號。無獨有偶,自從習近平今年7月1日要求香港必須保持聯通中外的特殊地位後,原本在「清零」和「共存」之間糾結的香港政府,出現恢復國際交流的跡象。香港和臺灣一樣維持「3+4」入境檢疫,但港府已明確提出11月實行「0+7」以爭取國際商務人士的規畫,並獲得了親北京港媒的支持。北京深知疫後復常對經濟復甦、國際交往的重要性,並賦予香港「先行先試」的角色。

過去2年來的防疫政策就像一把無形之鎖,極大化限縮了兩岸民間交流的規模和成效,從雙方執政者而言當然是無奈的選擇,但此時真的到了檢討和改變的時候。兩岸隔海分治70多年來的歷史證明,兩岸民間愈隔絕、誤解和敵意就愈深,臺海兵戎相見的危機就愈近。目前兩岸還有少數航線、還有互設駐點人員、也還有兩岸協議下訊息通報機制在部分運作,這已是兩岸當政者之間僅存的交集。以疫後復原爲契機,恢復民間往來、擴大兩岸交集,對緩解當前的緊張與危機有百利而無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