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與法理臺獨的距離
旺報社評
賴清德總統在國慶晚會、國慶典禮兩大場合先後強調中華民國存在113年的歷史事實,民進黨當權派爲他辯護,獨派批評他陷入大中國框架,但聲量微弱,馬英九以杯葛國慶典禮表達抗議,大陸認爲是「新瓶裝舊酒的臺獨怪論」,文攻之餘並舉行「聯合利劍-2024B」軍演。
務實迴歸中華民國論述
從520就職演說、黃埔百年、金門演說到國慶演說,再到重陽節看望榮民時又提及古寧頭、八二三,賴清德兩岸論述有明顯的調整。在就職演說中,賴清德強調臺灣400年曆史、基於國民主權的兩岸兩國互不隸屬,未承諾依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被認爲凸顯臺獨主張。此後,大陸發動「聯合利劍-2024A」軍演、出臺「懲獨22條」反制,美方也清晰表態一中政策、反對臺獨。
從黃埔百年演說開始,賴清德的兩岸論述出現兩點變化:第一,回顧「中華民國在大陸」的歷史記憶,如國軍北伐、剿共、抗戰,如113年前推翻帝制的武昌起義,再如「中華人民共和國75歲以上民衆的祖國可能是中華民國」,闡述大陸人民與中華民國之間仍存在歷史聯結;第二,正式場合較多以「兩個中國」概念定位兩岸,較少使用民進黨常用的「一中一臺」,淡化「中華民國臺灣」,凸顯「在臺灣的中華民國」。
變化的同時也有不變,同樣有兩點:第一,仍然不承認兩岸依憲法屬於一個國家或一箇中國的事實,迴避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存在的「大陸地區」,也避談兩岸同屬中華民族;第二,傾向以對抗思維定位兩岸關係,藉助1949年後國共隔海分治、對峙的歷史,來論證抵抗對岸犯臺的正當性和必要性。因此,賴清德在口頭上回歸中華民國論述,但兩岸情勢並未隨之好轉,臺灣內部也依然莫衷一是。
但不可否認,賴清德目前的論述,無論是從歷史脈絡、還是政治脈絡,都是民進黨兩岸論述離中華民國最近的一次。1991年《臺獨黨綱》主張透過公民投票另起爐竈,建立「一中一臺」的兩岸兩國關係;1999年《臺灣前途決議文》強調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只是名稱爲中華民國;2016年蔡英文提出依憲政體制處理兩岸事務,任內的雙十國慶,不再避諱青天白日滿地紅等中華民國符號。
民意引導政治光譜位移
由此可見,民進黨的國家定位、兩岸論述逐漸靠向中華民國,並非斷點跳躍或臨時起意,而是漸進、自然的演進過程。即便賴清德有「臺獨金孫」之稱,但兩岸論述還是順着蔡英文8年的方向,繼續向中華民國邁進。如果只是字斟句酌看賴清德現在的講稿,當然會看到兩國論、抗中保臺,但如果放眼過去30年民進黨兩岸論述的整體脈絡,政治光譜位移的背後,反映出兩點重要現象:
第一,並非民進黨兩岸論述塑造了臺灣民意,而是臺灣民意引導了民進黨兩岸論述的變化。所謂「臺灣民意」指的是結構性的深層民意,不因一時、一事、一人而改變:如法理臺獨不可行、兩岸要維持某種程度聯結、臺海和平是臺灣人民安身立命之本、中華民國認同是最大公約數、統一需經人民同意。
第二,和平解決兩岸分歧,不只是臺灣社會主流民意,也是國際社會共識。動武並非中共優先選項,臺獨亦非臺灣主流民意。近年來美中關係丕變,「臺灣不獨、大陸不武」仍然是美方對臺海情勢的基本認知與決策目標,這限定了民進黨兩岸論述的方向,只會離法理臺獨愈來愈遠、離中華民國體制愈來愈近。
臺灣歷經陳水扁、蔡英文兩任民進黨總統治理16年,並未實現臺獨,「臺獨金孫」賴清德就任後,美中雖陷入全方位的激烈競爭,右翼政客甚至企圖打臺灣牌刺激中國,但與法理臺獨的距離反而更遠,大陸對臺灣應更加自信、更有定力。一方面可以透過兩岸交流,爭取臺灣主流民意引導民進黨兩岸論述,從中華民國向中華民族轉變;另方面,大陸應與美方討論「臺灣不獨、大陸不武」的制度化安排,降低國際社會對臺海的焦慮,如此對兩岸關係與中美關係有利,對三方發展與繁榮也都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