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學區、增罰則 南韓甩行人地獄

高雄五十名小學生與老師手拉繩子「自制手提式人行道」與車爭道的畫面,去年初在網路上引起熱議,甚至被稱爲「小朋友的肉體人行道」,也凸顯國內通學通道不夠完善。致理科大應用日語系專任助理教授津田勤子來臺生活三十年說,日本學生上下學通常採取路隊方式,高年級學生會照顧低年級學生,搭配黃旗子、黃帽子讓路隊更醒目,臺灣學生則有很高比率仰賴家長騎機車或開車接送,兩地風氣差大。

津田勤子表示,在日本,小學生上學時通常會在社區某一處會合,再一起徒步前往學校,周邊有不少交通標誌,提醒用路人「旁邊有學校」,附近路口也會有導護老師或志工站崗。

翻轉行人地獄,孩子上下學安全是重中之重。南韓過去「惡民昭彰」,二○一一年起提高在學區致人死傷罰則,發揮警惕作用。立委林月琴指出,二○一○年時,臺灣每十萬人交通事故死亡率達十四點三人、南韓也高達十一點一人,兩國同樣籠罩「行人地獄」陰影,但南韓過去十餘年大力改革,交通事故死亡率降低一倍,臺灣還是「交安後段班」,韓國掃除兒童交通地獄惡名作法,值得借鏡。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說,韓國在校園附近設置了確保安全通學路線的「學區(又稱兒童保護區)」制度,修法提高車輛駕駛肇事責任與違法裁罰機制,她認爲,學區被看見很重要,要讓駕駛習慣靠近學區時就放慢速度、當心行人,靖娟近年力推「小黃帽計劃」,訓練志工利用晨光時間進校園傳達交安理念,下個目標是希望交通安全教育入課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