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美國再伸黑手
蔡英文總統自行宣佈開放美國萊豬進口之時,爲了替其出賣臺灣人民健康找到立足點,帶出臺美將簽署雙邊貿易協定(BTA)的風向。日前美國主管貿易協定談判的貿易代表萊海澤卻表示,由於任內時間有限,加上美臺尚有多項未解決的貿易爭端構成障礙,美臺BTA談判迄今遲未展開。赤裸裸揭穿蔡政府昧於良心出賣人民、說謊成習的真面目。
萊氏的談話中還特別點出「我們與臺灣有龐大且不斷擴增的貿易逆差」的新議題,隱含着此將爲美國打算與我方談判的貿易障礙之一,不禁讓人勾起1986年起,在美國政治壓迫下新臺幣持續大幅升值,造成產業大舉出走的恐怖記憶。
1981年新臺幣兌美元匯率爲37.8比1,臺灣貨品貿易總順差僅14.1億美元,對美出口佔我總出口34.6%,貿易順差34億美元。至1985年匯率貶至39.8,貿易順差驟增爲106億美元,對美出口佔我出口亦升至48.1%,僅次於前一年的歷史新高48.8%,對美順差則快速突破達100.3億美元。
於是在美國政治高壓下,1986年新臺幣兌美元開始升至35.5,隔年復跳升爲28.5,貿易總順差和對美順差均創歷史新高,分別達187億美元和160億美元;之後,雙雙開始走下坡。至1992年新臺幣兌美元匯率繼續升達25.4。到1996年匯率雖稍降爲27.5,但我貿易順差已衰退至136億美元,對美出口佔我總出口萎縮至23.2%,順差減爲69億美元,取而代之的是香港和大陸。
總計1986~1989年,新臺幣兌美元升值已超過1/3,出口產業陷入流血輸出的慘境,加上勞工短缺、環保意識高漲,經營環境惡化。政府乃於1990年開放對大陸地區間接投資,爲掙扎中的傳統產業找到一線生機,大舉前往大陸投資,帶動臺灣對大陸的出口和貿易順差。1985年,陸港佔臺灣出口僅7.7%,我方貿易順差22.2億美元;至1996年,陸港佔比提升到23.6%,順差大幅增至251億美元,完全取代美國在臺灣的地位。
近兩年由於美中貿易戰,雙方互課高額懲罰性進口關稅,臺商將部分產能移回臺灣而使我對美貿易順差大幅增加。2015~2018年美國佔我總出口比重約12%,我方年貿易順差平均68億美元;近兩年美佔我出口比重提升超過14%,前年我方對美貿易順差增爲114億美元,去年更跳升到179億美元,警訊再現。
美國每年公佈匯率報告與匯率操縱國家,三項衡量標準之一是對美貿易順差超過200億美元,去年底下半年報告已將我方列入觀察名單,現在其貿易代表又放出訊息;鑑諸美國過往和近期對我所用手段,再度伸出黑手脅迫我政府將是預料中事,蔡政府能不做好準備超前部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