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載人飛船票價披露:單座1億美元,爲啥比美俄載人飛船都貴?

預計再有不到半個月時間,問天號實驗艙就要搭乘長征長征5B遙三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升空,成功對接天和號核心艙後,我國長期在軌進行各項航天試驗的實力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問天號成功發射後,十月份我國再次發射夢天號實驗艙後,我國曆經二十餘年,將正式建成屬於我國自有的長期在軌載人空間站。

這不最近網絡上就有人公佈了我國神舟系列載人飛船和天舟系列貨運飛船的發射成本等詳細信息,這兩大參數表格中,詳細列舉了神舟和天舟飛船各自的參數和成本等信息,並且推算出單次神舟載人飛船發射成本大概在12億人民幣左右的話,那按照一艘神舟載人飛船最多搭載三名航天員計算,單張票價將高達7億人民幣,也就是1億美元左右。

而一直以來,外界普遍認知都是中國航天進行同樣的航天任務,都要比美俄便宜得多。那爲啥神舟載人飛船單張票價1億美元左右,比此前美俄公佈的聯盟號載人飛船和載人龍飛船單張票價都貴得多呢?

首先來看俄羅斯聯盟號載人飛船的單張票價:

今年3月22日,美國NASA航天員馬克·範德·黑乘坐俄羅斯聯盟號載人飛船返回地球,俄羅斯給出的報價是20億盧布,也就是3420萬美元;當然這個只是返回的票價,和神舟載人飛船單張票價約1億美元包含往返完全不同。

所以再來看2020年美俄製裁緊張時期,俄羅斯當時給美國NASA報出了9500萬美元的歷史高價,但是介於當時美國自己並沒有載人飛船,所以只能忍痛接受天價保單,這種趁機擡價的價格並不能算作真實的價格。但是從今年俄羅斯給出的正常報價來看,一艘聯盟號載人飛船也能乘坐3名航天員,3420萬美元只是返回的票價,而進入太空是需要增加發射成本的,按照往返至少*2計算的話,聯盟號載人飛船實際往返國際空間站的單人成本大概在7000萬美元。

其次再來看看美國的載人龍飛船發射報價:

在2020年6月之前,美國還沒有成功發射載人龍飛船之前,俄羅斯一度將自家聯盟號發射報價提升到9500萬美元,但是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後,這個價格雖然已經下跌不少。但是相比載人龍飛船給出的單張票價5500萬美元相比,聯盟號載人飛船的票價貴了一半之多。

而載人龍飛船的票價之所以便宜得多,最爲主要的原因就在於載人龍飛船本身就是一種大型載人飛船,其內部空間最多可以容納6--7人,比神舟和聯盟載人飛船載人數量多了一倍。假設相同飛行距離的話,單次載客量大的飛船,肯定單個座位的成本就更低了,所以這是載人龍飛船的單個座位票價爲啥只有5500萬美元的原因之一。

前面也說過航天員進入空間站的成本除了飛船自身的成本,還有發射成本。雖然現階段爲了保證發射安全,載人龍飛船每次發射使用的都是一手全新制造的獵鷹9運載火箭。但是獵鷹9運載火箭本身研製和生產成本就很低,而且無論是載人龍飛船還是執行載人龍飛船發射任務的獵鷹9運載火箭,在安全返回地球后都沒有被直接報廢,而是專爲備用狀態。比如獵鷹9火箭最貴的一級火箭返回後,雖然不會執行載人龍飛船發射任務,但是依然會被用於執行衛星等無人航天器發射任務。

那麼回收重複使用,也就使得其發射載人龍飛船時的平均成本更低一些。返回地球的載人龍飛船專爲備用後,說不定後面被翻新後就會重複使用,那麼製造成本也就隨着發射次數的增加而不斷降低。所以本身大載客量、低發射成本、重複使用也就使得載人龍飛船現階段就能報出比其他任何載人飛船都低得多的發射報價。

那爲啥我國的神舟載人飛船發射成本,比美俄載人飛船都高呢?

一、神舟飛船研製年代久遠,早在1999年神舟一號無人飛船就成功發射,相比美國2020年首次利用載人龍飛船執行載人航天任務早了20年之久,二者使用的諸多航天技術也完全不同。加之我國爲了提升載人航天任務的安全可靠性,在很多關鍵部件上採用了多重可靠性設計保障,而載人龍飛船則沒有這些備用設計,所以在成本等多方面也就存在差距。

相比俄羅斯而言,聯盟號運載火箭在過去的幾十年服役生涯內,除了執行載人飛船發射任務、貨運飛船發射任務外,還經常執行普通的衛星發射任務,而且其自服役以來,已經累計發射次數已經超過1500次,且過去幾十年中飛船並沒有經過技術升級改進,所以隨着發射次數的增加,其單次火箭發射成本也就低得多。

這一點是發射次數比聯盟號要少,且絕大部分航天任務都只用於神舟載人飛船的長征2F運載火箭所不能比擬的。

二、神舟載人飛船是全球範圍內現役的載人飛船中,發射可靠性最高的航天器,比如長征2F運載火箭的發射可靠性高達0.9894。而聯盟號運載火箭雖然官方並未公佈可靠性具體指標,但根據此前官方只公佈其可靠性大於95%計算的話,其安全可靠性是要低於長征2F的。

再來看看執行載人龍飛船的獵鷹9運載火箭,獵鷹9運載火箭雖然此前回收的一級火箭,曾經完成過11次成功發射回收的歷史記錄,而且隨着發射次數的不斷增加,可靠性也在不斷提升之中。但是現如今這枚運載火箭仍然在某次發射任務中會發生嚴重爆炸事故,所以可靠性如何也就冷暖自知了。

這也是爲啥NASA要求SpaceX公司發射載人龍飛船時,必須使用全新制造的獵鷹9運載火箭,以及載人龍飛船爲啥拋棄整流罩、且飛船逃逸系統具備全程動力逃逸、返回的原因。所以在很多人看來,載人龍飛船不用整流罩、且自身標配的大推力逃逸發動機直接具備逃逸、安全降落功能,比神舟、聯盟都先進,實則只是SpaceX對於自家運載火箭和載人飛船可靠性不高的“公衆詞”罷了。

當然隨着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成功發和返回,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國載人航天任務就會從神舟載人飛船轉向新一代載人飛船,畢竟前者內部空間更大、載人數量也能達到7名航天員,且這艘新一代載人飛船也具備返回重複使用功能,而且其通過對接不同的助推器,更是能夠同時兼容近地軌道航天任務和載人登月、載人登陸火星等深空探測任務。

反觀俄羅斯的聯盟號作爲現役最老的載人飛船肯定不說了,新一代的雄鷹號載人飛船,雖然和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一樣,具備最多6名航天員載人數量,且也具備近地軌道和深空、登月探測任務。但是以俄羅斯當下的經濟實力,別說儘快用雄鷹號載人飛船替代聯盟號載人飛船了,就是像我國一樣製造一艘試驗飛船都短期內實現不了。

再看美國新一代載人飛船中的佼佼者載人龍飛船,其雖然相比神舟、聯盟先進得多,但是相比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差距很明顯,比如載人龍飛船雖然最多能夠搭載7名航天員,但實際上受限於內部空間限制,其最多隻能搭載4名航天員。

具體從數據來看,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發射質量21.6噸,返回艙在軌質量7噸,着陸重量6噸,可居住容積13立方米;排名第二的美國載人龍飛船,可居住容積只有9.3立方米;而即使是美國新一代載人登月飛船,雖然發射重量高達25.8噸,返回艙在軌質量8.5噸,着陸重量6.1噸,但它的可居住容積卻只有9個立方米;俄羅斯的雄鷹號載人飛船雖然也能搭載7名航天員,但是其內部空間仍然比較小,只有11立方米。

所以總結來說的話,其實我國的神舟載人飛船發射成本雖然高達8.5億人民幣,算上長征2F運載火箭的發射成本,單人發射成本接近1億美元,相比美俄的載人飛船略高或者基本相當。但是這也是因爲我們對於載人航天任務的安全可靠性要求更高,有着更多的備份系統存在,所以實際發射成本也就更高了,就像幾百萬的汽車和幾萬元的汽車都有三大件、都有座椅、方向盤等等,但是實際感受、安全性等多方面都不是一個檔次一個道理。而且我們新一代載人飛船已經用數據證明了其自身相比美俄新一代載人飛船都更要先進,所以沒什麼可爭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