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新觀察:當短劇不再付費,精品化內容潛力巨大

近日,國內首部聚焦古籍保護的微短劇《重回永樂大典》正在熱播中。以“微短劇”這一全新藝術形式,展示古籍修復的科技與情懷,讓觀衆感受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這在國內尚屬首次。更引人關注的是,不同於傳統短劇需要付費觀看,《重回永樂大典》全集免費。

打開播出平臺紅果短劇,發現免費的還不止《重回永樂大典》這一部,多部曾經的爆款短劇似乎都在一夜之間全都不要錢了。用戶們欣喜若狂,業內人則反思驚覺:“短劇行業變天了?”

實際上,短劇行業的確正在經歷一場深刻變革,免費短劇模式的崛起成爲這場變革的重要驅動力。近年來,隨着用戶內容消費習慣的變化和技術的進步,免費短劇模式因其海量新增內容預算、廣泛用戶基礎、更開放的內容創作環境以及更注重內容而非單純的付費門檻等特點,成爲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這種模式不僅爲精品短劇的創作提供了更多可能,也優化了用戶體驗,推動了行業向精品化、多元化方向發展。

免費短劇模式正當時

告別傳統短劇付費時代

自2018年短劇萌芽伊始,行業的發行模式主要是用戶通過應用內購買來觀看短劇。這一模式下,內容版權方的變現模式依靠商業投流,在強情節、多反轉處留下“鉤子”吸引用戶付費,並在短時間內快速收回成本。在這種傳統模式下,短劇的創作和發行往往受到資金和用戶付費意願的限制,導致一些高質量但題材新穎或受衆相對小衆的作品難以獲得應有的關注和回報。且隨着“爆款神話”引來短劇呈現井噴式發展,大量內容涌入導致同質化嚴重,投流成本增加,但付費人羣卻增長緩慢、成本回收週期變長。

那麼,有沒有一種模式,既能讓用戶以更低的成本看劇,還能提升劇集的變現水平,讓內容版權方賺到更多錢?於是,免費短劇應運而生。

以目前國內頭部免費短劇平臺“紅果短劇”爲例,在該平臺上,用戶無需付費,只要觀看3~5秒廣告即可解鎖後續內容。但,免費模式能賺錢嗎?自然流量+廣告收入,成爲免費短劇最鮮明特點。“免費”降低了用戶參與門檻,以優質內容吸引自然用戶流量,形成口碑傳播,進一步拓寬短劇市場的受衆基礎、擴大用戶規模。同時,用戶數量擴大,亦會促使廣告數量激增,廣告變現成爲短劇行業的重要收入來源。

免費短劇模式通過自然流量與廣告變現的協同作用,爲行業帶來了海量新增內容預算。預算的增加,意味着短劇行業將迎來更多創作機會和資源投入。內容創作者可以更加專注於內容創作和品質提升,促使更多類型和題材的作品得以涌現,從而讓短劇行業更多元化發展。

精品內容成主流

廣泛用戶基礎激發內容創新

很多高質量的短劇常常在免費市場更易取得成功。爲什麼?

在免費短劇模式下,內容版權方不再依賴單一的付費收入來源,因爲比起付費短劇的情緒卡點,自然流量+廣告變現模式更注重點擊率、完播率、播放時長等數據,這就倒逼內容版權方在創作過程中更加註重劇本的打磨、演員的選擇以及拍攝和製作的質量等方面。同時,免費短劇市場的用戶基礎更廣泛且多元,對內容的需求也更多樣化。因此,只有具備高品質、創新性和吸引力的短劇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由紅果短劇聯合出品的《重回永樂大典》就是一個經典案例。該劇聚焦“古籍保護”這一獨特題材,在免費短劇模式下,《重回永樂大典》不僅成功吸引大量觀衆,還因其精良的製作和深刻的文化內涵獲得廣泛好評。該劇通過講述古籍修復師邵白與《永樂大典》“書靈”元鑑的故事,展現了古籍修復工作的艱辛與意義,引發了觀衆對古籍保護的關注和思考。這種題材新穎、製作精良的短劇,在免費模式下得以脫穎而出,成功讓大量用戶觀看、分享,併爲內容版權方帶來可觀的廣告收入,成爲行業精品。

同樣由紅果短劇聯合制作的免費精品短劇《錦衣巷》,講述少年爲滿足爺爺的願望,重振曾經齊聚傳統手藝人的老巷子,再現舊時盛況的故事。很難想象,這樣一部以川劇文化爲創作核心並推動其傳承和發揚的作品,竟然是短劇。而在北京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發展基金2024年度擬扶持項目中,該劇也入選了網絡微短劇擬扶持及獎勵作品名單。這便是免費短劇模式帶給用戶和行業的可視化紅利。

對於用戶而言,精品短劇提供了更加豐富多樣的內容選擇和高品質的觀看體驗,滿足了用戶的娛樂需求。同時用戶通過觀看和分享精品短劇,也爲內容版權方帶來更多曝光和流量,進而促進變現增長。而隨着用戶規模的擴大和廣告收入的增加,內容版權方也將獲得更加穩定的收益來源。這種變現模式不僅降低此前對單一付費模式的依賴,還提高了內容版權方的抗風險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在此基礎上,對行業生態而言,精品短劇的涌現推動行業多元發展。這種發展趨勢亦反過來促使內容版權方更加註重劇集本身的優質化創作。這種雙向促進的良性循環亦爲行業帶來持續繁榮。

行業重組 角色互換

內容方掌握更多話語權

在國內,用戶的消費心智一直是“免費的”。免費短劇的出現,可謂是順應潮流的產物。從長遠來看,免費短劇市場擁有無限潛力,不僅能夠吸引大量用戶,更可以推動商業模式的創新和市場拓展。

在付費模式下,內容版權方由於依賴平臺方商業投流,一直長期處於弱勢地位。免費短劇模式的出現,重塑了行業格局。內容版權方和平臺方將進行重新定位,產業鏈的核心角色也從此前掌握投流生死大權的小程序平臺方,轉爲擁有優質內容生產力的內容版權方。內容版權方從被動地位轉爲主動地位,掌握更多的話語權和收益分配權,產出的差異化優質內容也會在自然流量池中獲得更多機會。紅果短劇等平臺的成功,正是內容版權方地位提升的有力證明。

尊重內容版權方,讓它們獲得持續不斷地收益,整個短劇行業纔能有源源不斷地好內容,行業持續穩定發展。而在免費基礎上,短劇變現的想象空間則更大。品牌定製短劇、“文旅+短劇”等多種合作方式都需要通過免費模式觸達更多潛在受衆,帶來更精準的用戶和更持續的用戶關係。

今年10月12日,在首屆中國廣播電視精品創作大會微短劇“何以賦能”平行論壇上,“跟着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第四批推薦劇目發佈,《重回永樂大典》等55部優秀主題微短劇作品入選。該計劃便是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佈,入選作品全部聚焦微短劇賦能文化和旅遊,以“微短劇+”推動實現“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這些作品大多是免費模式,以短劇優勢結合各地文旅資源進行深度開發利用,開拓更多元化的變現渠道。

未來可以預見到,免費短劇市場將會不斷擴張,推動行業以高質量內容爲核心動力,創作出更多具有社會意義、審美追求和商業效益的精品短劇。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磊

編輯/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