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光影留芳華:幾代電影工作者鏡頭內外的七十五載奮鬥往事

“爲了新中國,前進!”新中國成立幾年後,電影《董存瑞》在北京大華電影院首映。影片上映後獲得巨大成功,董存瑞的扮演者張良一舉成名。在原文化部舉行的1949年-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董存瑞》獲一等獎,張良獲演員個人一等獎。

上世紀70年代,張良與妻子王靜珠南下廣州,在這片熱土上,乘着改革開放的浪潮,夫妻二人一同接連創作出《梅花巾》《雅馬哈魚檔》《少年犯》《女人街》《特區打工妹》等多部反映時代鉅變的影視佳作。他的後代也傳承了父輩對電影事業的熱情,至今仍在電影業深耕。

今年國慶前夕,張良和妻子王靜珠向南都、N視頻記者表示,“謝謝你們想到我們,祝福大家歡度國慶”。回顧新中國電影的發展,一代又一代電影人推陳出新。資深電影工作者、張良的兒子張海洋向南都記者表示,要把父親那一輩的精神發揚傳承下去,“積極培養電影新人,推動影視行業發展”。

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經典《董存瑞》

回望新中國電影發展史,一幕幕影像閃過,經時間淘洗,經典留存。

現任廣東省影視文化促進會會長的張海洋熟悉很多經典影片,而最令他自豪的是,他的父親張良塑造了“董存瑞”的經典形象。他告訴南都記者,自己是看着父母電影長大的。

今年8月底,第十九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期間,部分紅色經典影片以舞臺劇的形式,在長影舊址博物館上演,其中包括經典影片《董存瑞》。

電影《董存瑞》片中最爲經典的鏡頭依然留在幾代人的心中——董存瑞單手高舉炸藥包,拉響導火索,高喊道“爲了新中國,前進!”

電影《董存瑞》。

1956年,電影《董存瑞》在北京大華電影院首映。影片公映後,董存瑞的扮演者張良一舉成名,成爲家喻戶曉的電影演員,當時他才二十出頭的年紀。

1933年,張良出生於遼寧省本溪市下馬塘鎮,今年已是91歲高壽。作爲新中國第一代電影人,他在親自編著的《當代嶺南文化名家·張良》一書中提到,“其實我這一生只幹了兩件大事:一件是做演員,一件是做導演。”

在成爲電影演員之前,張良在戰鬥中成長,得到鍛鍊。他15歲當上八路軍,將原名張慶鑄改爲張良。董存瑞在攻克河北隆化戰鬥中英勇獻身時,他正在東北參加解放長春、瀋陽戰役,後來轉戰華北,以部隊宣傳隊鼓手身份參加開國大典。朝鮮戰爭爆發,他又隨志願軍首批赴朝作戰,回國後被選調到華北軍區文工團的話劇團,從事專業話劇表演。

1955年初,長春電影製片廠導演郭維到華北軍區文工團找到張良,說長影準備拍攝一部歌頌戰鬥英雄董存瑞的電影,正在物色扮演董存瑞的演員,文工團領導推薦了張良。郭維認爲,張良15歲參軍的經歷與董存瑞相像,且他多年的部隊生活,參加過東北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的生活經歷,又是十分寶貴的創作源泉。

多年以後,張良提到那段經歷:“在整個拍片的過程當中,我們全組都是擰成一股繩,自己揹着揹包,自己扛着行李到老百姓家裡頭去找門板,搭牀,睡覺,很艱苦,但是全組沒有一個人有怨言。”

待到《董存瑞》上映時,張良等人也坐在觀衆席裡和觀衆一起看。他回憶道,放映完,觀衆情緒突然一下子爆發了,“全場開始喊董存瑞的名字,場面特別沸騰,很多觀衆涌上來抱着哭”。

影片獲得巨大成功。在原文化部舉行的1949年-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董存瑞》獲一等獎,張良獲演員個人一等獎金質獎章。2005年,張良版的“董存瑞”入選“中國電影百年百名經典銀幕形象”。

南派經典電影閃耀六十年代

《董存瑞》之後,張良又在主演的電影《哥倆好》中,開創了國內銀幕上首次嘗試一人分飾二角的先例,也因此獲得第二屆大衆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

張良的妻子、著名編劇王靜珠,也是新中國第一代電影工作者,二人因戲結緣,結成藝術伴侶。1972年,珠江電影製片廠向張良、王靜珠夫妻拋來橄欖枝,夫妻雙雙調入珠影廠工作,移居廣州。

張良與子女合影。

當時,廣東電影已經出了不少傑作,形成獨特的風格。

據《廣州市志卷十六》記載,新中國成立後至1965年,是發行放映業全面發展的時期。位於廣州的珠江電影製片廠(簡稱“珠影”)正是在這一時期孕育而生。

1958年5月1日,廣州電影製片廠(珠影前身)正式投產,這是繼北影、長影、上影、八一廠後的新中國第五個電影製片廠。

“1958年至1966年,珠影已接連推出一批達到全國一流水平的精品,不會輸給大廠的同類題材大片,站穩了腳跟。”國家一級影視編輯、廣東省電影行業協會駐會副會長、著名電影策劃專家祁海告訴南都記者,細品當年的南派經典電影(故事片),其中許多精品“出奇制勝”“大打翻身仗”的成功經驗,在今天仍頗有實用價值。

據《廣東省志·文化藝術志》記載,從1962年起,珠影的故事片創作有了明顯起色,先後攝製了《南海潮》《逆風千里》《七十二家房客》《大浪淘沙》《跟蹤追擊》等5部故事片。

著名電影導演王爲一被喻爲“中國電影史上活化石”,也是南國電影流派的開創者,曾執導過《珠江淚》《七十二家房客》《南海潮》《三家巷》等多部著名電影。他導演的作品充滿南國風情,嶺南的建築、服飾、民俗、戲曲,嶺南人特有的語言、氣質、家庭氛圍、生活方式等均在他的影片裡呈現。

其中,《南海潮》通過描寫廣東沿海一戶漁民的遭遇與命運,以及漁鄉兒女的覺醒與鬥爭的故事,深刻體現了我國南方沿海漁村的社會歷史風貌。

電影《七十二家房客》。

還有一部被“老廣”熟知的喜劇故事片《七十二家房客》,是當時爲數不多的粵語影片。影片以真實樸素的“電影語言”,幽默的喜劇衝突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廣受觀衆歡迎。

子承父業講述改革開放故事

張海洋向南都記者回憶,當年他隨父母移居廣州時,年僅四歲。

幾年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開啓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在這片南國熱土上,乘着改革開放的浪潮,張良轉型做導演,與妻子王靜珠一同接連創作出《梅花巾》《雅馬哈魚檔》《少年犯》《女人街》《特區打工妹》等多部反映時代鉅變的影視佳作,並獲得第七屆開羅國際電影節金像榮譽獎。

電影《雅馬哈魚檔》。

其中,由張良執導的《雅馬哈魚檔》,是第一部以個體戶爲主角的電影,更成爲改革開放初期廣東經濟發展的“活廣告”。故事、人物、場景和語言都源於廣州街頭巷尾、原汁原味的現實生活,1984年上映後在全國引起巨大反響。即便在今天看來,這個故事仍極具時代性標籤,“個體攤檔”“萬元戶”都是當時的流行詞。

這一時期,出身電影世家、從小學時客串羣衆演員的張海洋,也走上父母的職業之路。

1985年,18歲的張海洋從廣州市第95中學高中畢業後,便加入珠影參加工作。他從電影剪輯幹起,先後擔任過製片主任、導演助理等職務。當時珠影以電影爲主業,也有電視劇部。

從業近40年,張海洋蔘與製作電影、電視劇二十餘部,包括《梅花巾》《少年犯》《巴陵竊賊》《港客謀殺案》《女人街》《逃港者》《龍出海》《電影人》《回頭一笑》《破爛王》《嶺南春秋》等。

他告訴南都記者,自己對於電影的學習,一半是跟着父親學習,而另外一半則是跟其他老導演學,如丁蔭萌、曹徵、王毅等人。“他們的工作作風、藝術功力,80年代珠影人的幹勁,讓我受益終身。”

電影《特區打工妹》。

改革開放初期,勇於開拓的廣東電影人推陳出新,無論題材、類型、風格都首創了許多“全國第一”。

例如,張良、張海洋兩代人共同參與創作的《少年犯》,是第一部可讓在押犯人上銀幕演主角的電影。

祁海向南都記者介紹,此外,開拓新題材領域的粵產故事片還有不少,包括第一部紀檢題材電影《阿羅漢神獸》、第一部正面反映華僑生活的《海外赤子》、第一部反映中國四大發明的《畢昇》、第一部描寫粵港警方合作破案的《聯手警探》、第一部反映特區校園生活的《花季·雨季》。

搭建灣區交流平臺育新人

今年9月25日,電影《海外赤子》上映45週年故事分享會在廣州舉行。分享會以“我愛你,中國”爲主題,通過各行各業的海內外同胞分享自己的家國故事,讓更多年輕人懂得“愛國”的含義,自覺繼承前輩的愛國傳統,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電影《海外赤子》。

“我愛你,中國!我愛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愛你秋日金黃的碩果……”國人熟知的歌曲《我愛你,中國》,就出自《海外赤子》,傳唱至今,併入選中國電影百年歌曲精選目錄。

45年前的《海外赤子》,作爲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反映海外華僑及歸僑子女生活的故事片,以黃思華排除萬難進入部隊文工團的故事爲主線,深入一代代華僑心繫祖國的情感世界,在海內外華人華僑中引發強烈反響,獲得了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廣東省第一屆“魯迅文學獎”等獎項。

45年後,在分享會上,廣東電影人提出,堅持創作爲基、改革爲先、創新爲要,聚焦嶺南優秀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和改革開放再出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華人華僑等題材創作,努力以文藝作品彙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灣區故事、廣東故事。

對於電影創作方向,祁海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也表達了“求新”的看法。回顧過往,他說,成功的南派電影,並不是只看故事、人物、環境有無貼廣東標籤,也不是看主創人員是否爲粵籍人士,而要看影片內容能否體現廣東人特有的個性,或影片的藝術表現手法能否體現廣東電影人特有的開放求新個性。

電影力量生生不息,不僅僅體現在一部部作品的迭代創新上,還傳承於一代代電影人的責任和使命中。

作爲資深電影工作者,張海洋向南都記者表示,他始終牢記父母的教導,傳承着父輩們對於藝術的追求。他說,要把父親那一輩的精神發揚傳承下去,“積極培養電影新人,推動影視行業發展”。

2013年,張海洋組織成立廣東省影視文化促進會,並擔任會長。近年來,廣東省影視文化促進會會員企業的影視作品豐富出彩,優秀電影碩果累累,爲影視文化交流合作搭建平臺,整合影視產業資源,致力於打造廣東影視文化產業旗艦,引領中國影視產業走出國門、走向國際。

他向南都記者透露,今年他正在策劃一個電影文化節活動以及2025影視產業高峰論壇,做好在大灣區城市各地城市落地影視基地的準備工作,帶領幾家行業組織去開展行業標準化的制定工作等。

時至今日,電影《董存瑞》還在激勵着一代又一代後人,那句“爲了新中國,前進!”依然鼓舞着各行各業的社會主義建設者,爲祖國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

新中國成立75週年特別策劃——跨越時空的接力

總策劃:戎明昌 劉江濤

執行策劃:王佳

統籌:南都記者 向雪妮

主筆:南都記者 馬輝 張倩寒

本期採寫:南都記者 張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