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一件事檢驗誰纔是孫中山繼承者──未酬邦國中興之72(朱偉嶽)
一張孫中山、蔣介石與毛澤東的合成照片。(黃哲民攝)
前文述及中山先生青少年時期曾毀神像,遭族人批評;後來較洪秀全更進一步,受洗加入了基督教,但看孫氏事後的作爲,並不極端。尤其同盟會的政綱爲「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其中「驅除韃虜」一說,實似脫胎自太平天國「韃靼妖胡,惟此敬拜,故當今以妖人目胡虜也。」
孫氏在民國肇建後,立即把「驅除韃虜」改爲「五族共和」,深深表現了孫中山的靈活與睿智。孫中山的靈活與睿知不僅表現在這一點上,孫氏深具太平天國的革命精神,否則他不會到處給人題「天下爲公」,但他沒有主張立即行公有制,他對蘇聯的制度說:「師其意則可,師其法不可」;對於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他主張「節制資本,平均地權」。很明顯的是,他在檀香山及香港成長,有足夠的英文能力閱讀當時歐美重要思潮的原籍,又在英國及美國、日本各地旅居觀察,對各地的政治、經濟體制及人民生活有切膚的瞭解。
他山寨林肯總統民有、民治、民享(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的概念,建立他的三民主義論說。我們必需要知道的是,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概念,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而是西方世界在我國約略爲13~14世紀的宋、元、明三朝好幾百年以來,西方各國商業社會實際形塑的歷史,其知識界對一場大致發生在14世紀至17世紀歐洲的文化運動亦即文藝復興(The Renaissance)、天主教在16世紀至17世紀的教派分裂後的宗教改革運動,和一場在17世紀及18世紀於歐洲發生的啓蒙運動,民有、民治、民享之說是上述西方諸歷史事件的總濃縮,而後由歐洲各國的移民帶往美洲這片新土地,要在這片新土地之上建立一個新國家而作爲這新國家民有、民治、民享的願景。
但孫先生不是盲目的山寨這願景,首先他就說明他的學說,是建立在華夏自文王、周公、孔子以降的道統上,規撫歐美新說而成。如民族主義,主張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權主義,除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外,增加華夏固有的考試權及監察權;民生主義,公有制或私有制是視情況需求的選擇,不是強行的規定。
以上是中山先生的建國概論,建國的實行重點原則是:「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實行的綱目就是他的實業計劃,公路、鐵路、港口等公共建設,耕者有其田、節制資本、漲價歸公等主張了。據劉成禺先生回憶,公元1904(光緒30)年,孫中山在舊金山「曾論及設會(指1905年成立之同盟會)必先有主義」。
當時,民族、民權主義之名已經確定,孫中山苦苦思索第三主義的名稱,劉成禺「進曰:『中國俗語,事不過三,所謂智仁勇,所謂土地人民政事,君子三畏三變,正德利用厚生。』」言及於此時,「先生推案而起曰:『得之矣,第三主義定爲民生主義,本汝言厚生意也。意義包括宏大,俄之虛無共產,德之國家社會政策,英、美、法之社會主義,皆在民生主義涵蓋之下,推廣之,將成世界主義矣。』」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從此確定。三民主義就像一張網,把全世界的政治思想精華,就由這位孫先生,張網納入其中了;他自信將成爲世界主義,這位先生,當時年38歲,難怪當時許多反對他的人,稱他爲「孫大砲」。
1905(光緒31)年,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闡明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主張同時進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推翻清朝君主專制制度,建立共和制的中華民國。在發刊詞中,孫中山認爲歐陸列強的發達,爲民族、民權、民生循序實踐而成。而中國要跟進,則需吸收宣揚最進步理想的知識於人心並且實行,這就是民報的職責。同年12月香港《民國日報》代售《民報》廣告,該報社社長、革命黨員馮自由,認爲「提倡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一語冗長不便,首以「三民主義」代稱。
1906(光緒32)年12月2日,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民報一週年紀念會發表「三民主義與中國民族之前途」爲題的演講,內容是三民主義與五權憲法的雛形。孫氏在一百多年前提出這種說法和主張,正可說明他理解到過於急切實行共產公有制,或過於放任偏向資本主義的民主自由都可能帶來的弊害,孫中山乃折而中之,像是一位走在中庸道路上的人,或和他幼年時曾讀過《中庸》有些關係。
孫氏的機要秘書戴傳賢,就是一位服膺中庸之道的粉絲,他就認爲三民主義:「完全淵源於中國正統思想的中庸之道」。蔣緯國的生父就是戴傳賢,由蔣介石撫養長大;有一次蔣緯國將軍邀集的午餐聚會,他認真地簽名送了一冊他着的書給我,書名就是《弘中道》,真是「克紹箕裘」了。事實上中庸之道,就是勸人不要走極端,而要和諧折中之意。人類社會,是變動不居的,任何事情,都有正面或反面,亦即陰陽關係。
所謂折中,原則上左或右兩端要先固定了,然後纔可以折中。問題在兩端也都在變動不居之中,故折其中,也是一個動態的中。因之要折中有意義,兩邊要考究當時雙方的立場,從當時雙方的立場尋求折中,纔是中庸的真意義,否則中庸會變成沒有立場的討好。
中山先生是一位歷史人物,假如把孫中山當作一位歷史上走中庸路線的人,那追隨過孫中山先生的豪傑志士很多,試以曾主持或主建過國家的中央政府,以他們的影響或號召力,有大批政、軍、學人士曾追隨過他們,各有建設國家不同的主張和路線,若依此標準扼要選取的話,中山先生的3位著名弟子應是汪精衛、蔣介石和毛澤東。
他們走得如何?若把這3位弟子或粉絲們的作爲排比一下,似可說蔣介石走在右邊,在耕者有其田及振興實業方面,蔣氏在臺灣有初步的成績,或也影響了鄧小平先生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毛澤東則走在左邊,他很誠實地試行了公有制,並把原來孫中山指稱一盤散沙式的中國,組織成一個強固的戰鬥體;愛國心是急了些,人民公社終於歇下來了,但繼承毛氏的鄧小平先生,接續了這強固的組織體,容許私有經濟的存在,大力推動和蔣記國民黨在臺灣極爲相似的改革開放事業。尤其在實施孫中山的實業計劃方面,鄧記夥伴們的成就輝煌,並能推陳出新;民權及民生方面,當然還有可改進的地方,有待繼續努力,事屬當然。汪精衛呢,在反歐美殖民主義及發揚傳統文化方面,對蔣、毛、鄧諸派似都留有深刻影響。
孫中山山寨了林肯總統民有、民治、民享的主張,他還有一點和林肯也很相似;我們知道美國慘烈的南北戰爭,林肯是堅持維護國家統一的人,以至於賠上了他自己的生命。孫中山呢,他也堅持以武力維護中國的統一,他藉助蘇聯建立黃埔軍校,就是他態度的表白。但是他也儘可能掌握任何可能的和平機會。他冒病赴北京和北洋政府談統一大業,不光未現而逝,也是賠上了老命,留下了如花美眷宋慶齡小姐。
故要檢驗是不是孫中山的信徙,我認爲最重要的前提就是看他是不是贊成統一,在這前提之下,誰比較更像是孫中山的繼承者,也才比較有其意義。孫中山先生自小受私塾教育及自修儒家經典,初高中至大學則受英、美教育薰陶,加上他有不短時間基層的打工生活,以及在英國、美國、日本及東南亞等地的旅居觀察,故可以說他是一個比較接近於世界公民的先行者,看他動不動就說「世界大同」,到處給人提「天下爲公」4個大字,若不是他心中念茲在茲於此,何以會嘮叨再三。
清末民初,民意鼎沸,羣賢並起,早之康有爲、梁啓超,嚴復、黃興、蔡元培、丘逢甲、汪精衛、胡漢民、廖仲凱、宋教仁、李大釗、陳獨秀、胡適、毛澤東等等思想界前軀,及軍政界袁世凱、黎元洪、蔡鍔、唐紹儀、段祺瑞、馮玉祥、閻錫山等等,在民國初立,推舉臨時大總統時,中山先生是衆望所歸之人。這些清末民初的碩彥豪雄,無一不是人中俊傑,但我們若細心考究,中山先生確是一位中外文明合璧,不偏不倚的君子人物。難怪今之海峽兩岸,還要爭論誰是正宗繼承者了。或者,要把汪蔣毛鄧多把粉絲們紐在一起以後,纔是力主世界大同、天下爲公,孫中山先生主張的王道之路。
孫先生逝於他追求統一的途中,他辭世時最後的叮嚀是:「和平,奮鬥,救中國」,就是當年對各股粉絲們的呼籲;因爲那時主要幾股不同股束的粉絲們,其時是會自相殘殺的。今天,不幸的殘殺已經過去,爭論的因果漸明,而華夏中國商業化最後一段途程,行九十里者半仍待完成。
全球各地的炎黃子孫們,當大家面對着21世紀的大國博弈的時候,這博弈已不像是黨派之爭,倒像是王道文明和霸道文明的對決;要借用民國13(公元1924)年11月間,中山先生在日本神戶曾對日本政府及國民提出諍言,更動其諍言對象,與海內外華夏子民共勉:「從今以後對於世界文化的前途,究竟做西方霸道的鷹犬,或是做東方王道的干城,就在華夏子孫們去詳審慎擇。」
(作者爲前中科院第二所資深研究員)
【未完待續,朱偉嶽專欄每週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