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出訪固邦交 賴總統莫失焦(李正修)

賴清德總統(左)30日率團出訪太平洋友邦,並向送行人員揮手致意,他行前表示此次出訪開創價值外交新時代,讓世界看見臺灣是促進全球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關鍵力量。(範揚光攝)

賴清德展開就任總統後的首次元首外交,出訪我國的南太平洋3友邦馬紹爾羣島、吐瓦魯及帛琉,預計過境夏威夷與關島。出訪前夕,美國突然宣佈最新對臺軍售案,共軍的擾臺演訓亦無間斷。兩強權在臺海交鋒,既是對賴政府的共管,也是習近平與川普交手的前哨戰,反而使得賴清德此行的外交任務失焦。

中華民國爲主權獨立國家,雖僅與12個國家有正式外交關係,不過臺灣在高科技產業鏈及印太地區的戰略樞紐位置,都讓我國的生存發展有超乎實際國力的影響力。因此,國人都支持總統進行正常的外交訪問,中共不應動輒以各種理由打壓臺灣的國際空間。

然而,民進黨應嚴正看待兩岸溝通機制中斷的各種負面效應,而不是操弄「外交轉內銷」的宣傳戲碼,每次都把總統能否過境美國當成外交的最大成就,這是對欲拜訪友邦的極度不尊重。很顯然,賴總統就任後半年才得以出訪,且選擇南太、而不是中南美洲,最大因素應該就是美方不願意因賴的過境影響其總統選後的美中關係,迫使賴不得不先轉往南太友邦。

民進黨把外交工作當成蓄意刺激中共的工具,不把鞏固外交承認及拓展國際空間視爲第一要務,纔會每當有邦交國轉向時,綠營每每都將矛頭指向北京,接着批評斷交國背信忘義,從未嚴肅思考整個國際局勢及區域地緣政治的轉變,加深對我國外交關係的深沉衝擊。

美國向來把中南美洲視爲後院,不容外來勢力介入,也讓我國得以維護最大邦交國區塊。只不過,隨着中國大陸政經實力崛起,牢固不破的門羅主義也出現裂痕。美國國會通過希望能協助鞏固我邦交國的「臺北法案」亦難阻擋北京滲透,蔡英文8年丟了10個邦交國,如果賴清德不想方設法重拾兩岸互信,新一波斷交潮恐怕會隨之而來。

美國與中國大陸的外交戰觸角已延伸到了南太平洋,華府希望維護該地區的穩定,而北京欲突破第二島鏈的封鎖。中共近年來介入南太國家內政的作法屢遭批評,不也是臺灣得以插手的切入點。

中共是否會如同我國安官員事前預測,藉賴清德出訪之際對臺進行軍演,抑或以變相方式持續恫嚇臺灣仍不得而知。賴總統應瞭解,對美關係確實是我國外交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絕非全部,更不能忽略維護正式外交關係對鞏固我國際地位的必要性。

川普即將重返白宮,美中競合勢必衝擊臺灣的外交空間,賴政府不能以爲高喊「臺美關係堅若磐石」就可迴避眼前挑戰。各國正爲即將到來的新大國競爭預作準備,臺灣更不該缺席。

(作者爲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